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共赴两世 » 第十五章 卧龙凤雏,大闹文会

第十五章 卧龙凤雏,大闹文会

    “秦王世子,代王世子到!”

    烟雨阁阁主在门外高声呼喊,脸上肥嘟嘟的喜悦再难抑制,甚至就连身上的肥肉都在颤颤。

    由不得他不开心,毕竟一个世子来了就罢了,再加上这另外两个,以后他的烟雨阁都可以改名了,到时候改作“三藩共聚楼”,在京城中也算是一大亮点。

    其他的大官员们有的目露惊喜,有的不做表态,而有的,则是一抹怒色隐于眼角深处。

    赵王世子韩辰明显愣了片刻,但还是回过神来,站起身相迎接。

    不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唉呀,韩兄拥此盛会,今日我可要来捧一捧场!”

    而除却代王的高声,其余的却是那些个小姐丫鬟们的低声轻呼。

    “秦王世子好俊啊!”

    “代王世子也好俏!比女子都好看!”

    韩辰刚离开位置,封常清便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黑金云袍在身,封常清可谓是独树一帜,而他身后站着的高大侍卫也是博得了众人眼球。

    身高九尺,面容却不似中原人,唇胡须浓密,而颔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耳环,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

    是归顺的南匈奴人。

    匈奴人一般身材矮小壮实,鲜少有这么高大的战士,因而这位勇士便得以成为了代王世子的贴身侍卫。

    “我的侍卫,呼延烈。”

    那位匈奴侍卫拱手一礼,一举一动间恐怖的肌肉不断压缩释放,将在场的武官们都看的些许后怕。

    至于秦王那边嘛......

    “我家的门客,也是我的侍卫,呃,朱有财。”

    老朱倒不觉得尴尬,反而也是拱手一礼,随后在征得韩辰同意后紧挨着赵本初坐下。

    韩辰虽然一直面带着笑意,可还是给两人一个警告性的目光,好似在说:别搅乱了我的文会。

    封常清也给了他一个眼神,只不过是一个眨眼,加上他那桃花眼眸,一瞬间倒是俘获了不少女侍的心。

    “咳咳。本官屈庆甫,见过两位世子。”

    礼部尚书屈庆甫对于韩辰,那是真的志同道合,毕竟两人都喜好诗词,所以交流也比较亲切。至于其他二位,那就是真的不喜欢了。

    一个是“西凉小霸王”嚣张跋扈无恶不作,一个是“代地温柔乡”酒肆勾栏无所不去......

    就这样的两人,屈庆甫要不是看在对方身份的贵重,都不屑于与他二人坐在一起。

    “好说,许大人!”

    封常清一来便拿着酒水喝,不时还给女侍投去眼神,哪里注意屈庆甫的问候?

    “屈......”

    “哎呀,不小心,不小心。”

    封常清在赵本初左边倒着酒水,也不知道为何,就洒在了说话的赵本初白裤子上,连忙就要拿着桌上的白布给他擦擦,还是老朱急忙制止,“封世子,当不起啊,当不起啊,小老头来就好了。”

    赵本初被打断了,也就不好去问候屈庆甫,后者也只是皱着眉头偏开脑袋。

    不过他移开了目光,一旁的柳元应那可是盯得死死的。

    “在下吏部右侍郎柳元应,见过两位世子!”

    柳家?

    听得其名字,本来擦着裤子的赵本初却是抬起脑袋,正好对上柳元应直勾勾的眼神,好似饿狼一般。

    “赵世子应当知道我的,我就是襄阳柳家,柳元应。”

    一旁众人不知道他为何又强调了一遍,毕竟未出阁的女子平白无故离家千里,这样的“丑闻”柳家可没让外界知道多少。

    赵本初感受到了敌意,自然也没在怕的,“那么柳大人应该也知道我,西凉,秦王世子,赵本初。”

    说话间,一旁低着脑袋的老朱也慢慢睁大浑浊的双目,抬起头来。

    “哼!”

    柳元应先撤回目光,喝了一口闷酒。

    一边的封常清物色美人之余也发现了这茬,不过说实话,作为代王世子,他不屑于一个四品官员的敌意。

    “咳,既然人都到齐了,那么文会也该开始了。”

    文会,无非就是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琴声悠扬,加上重头戏的论文采。

    大汉朝喜好诗词一道,自从武帝设立乐府令以来,各地的乐府歌以及乐府诗便走进大街小巷,或者说在大街小巷更加闪亮。

    “今次虽然是风雪文会,大家也不必拘于一格,可以尽情抒发自己之感,尽情将所见以及所愿赋于诗词歌赋。”

    韩辰一杯酒饮尽,便是率先说道,“本世子有一首拙诗,此番便斗胆做那抛砖,引出各大家之玉!”

    听得韩辰这么说,一旁的屈庆甫更是欣赏。贵为世子,却这般谦虚,到底是一位君子!

    “万里白雪连长空,独卧庐中感不同。

    边军尚在北风中,浮生由且笑谈空?”

    一首诗作罢,屈庆甫却犹在回味之中,等到韩辰将要坐下,这才悠悠然询问,“韩世子,此诗可有题目?”

    “有,《望雪奋书》。”

    “甚善。”

    屈庆甫一边捋着白白胡须,一边慢慢站了起来,“万里白雪成景色,独卧庐中成角色,边军在北风,乃是遥望之感,乃是观想所思,北风与白雪,构成边军之苦。

    此‘浮生’二字极妙,既是指‘偷得浮生半日闲’二字,指代安稳生活的百姓,对应那‘北风’中的边军。也可指代独卧于庐中的自己。

    至于那‘笑谈空’想必是在勉励,勉励安稳之中的众人莫要‘偷闲’,毕竟众人之安稳,乃是来自北军将士!”

    说罢,屈庆甫望着北方站定,眼角中隐隐泛起泪花。

    “犬子也在北军,此时燕地苦寒,也不知其是否暖和。”

    众人听得此话,也是不由得思念起边军中的同僚或者友人,那些个武官本来不知道何意,经过屈庆甫的解读,这才恍然大悟。不少人甚至举起酒杯喝了一口口闷酒。

    北军苦寒,南方尚暖。提及此事,难免心中苦涩。

    “依我看,世子殿下这一首,乃是勉励诗,勉励大家奋起读书,不要辜负了边军将士的守卫。”

    韩辰举起酒杯,言辞热烈,“懂我者,屈公也!”

    说罢,韩辰乃是一饮而尽,那些个大官武将们纷纷起身,举起手中酒杯。

    赵本初也拉着老朱站了起来,毕竟他就是从边境来的,虽然没有下雪,但也知道西凉将士很苦,此番言语,尽入其心!

    可是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唯独代王世子慢悠悠爬了起来。

    屈庆甫心中一声斥责,但还是跟着韩辰喝下杯中酒水。

    刚一入口,那一个慢悠悠的代王世子却是开口。

    “依我看,此诗不过尔尔!”

    “噗!”

    酒水还没入喉,屈庆甫已经吐了出来。

    礼数失了不少,屈庆甫连忙向韩辰请罪,紧接着皱眉头看过来,“代王世子可是觉得我解说的有误?”

    一旁的众人此时也是微微有愠怒,一起看向封常清。

    而后者小脸红红的,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慢悠悠说道,“其一,赵王世子哪能卧于庐中?这是虚构事实。其二,边军不止北地,西凉军吹的是北风吗?西凉军会淋雪嘛?以偏概全!其三,边军驻守,乃是为了国家,关你读不读书何事?该读还是读,该玩还是玩!”

    代王世子所说,简直就是顽劣发言,就是一个班中最恶劣的****蛋里挑骨头也要诋毁你。

    至于最后那句“该玩还是玩,该读还是读”简直就是无可救药的体现!

    屈庆甫差点没忍住怒骂出声,就差把他赶出去了,此时喉咙中好似有一团火,但却发不出来。因此屈庆甫大口喝下一口酒,正准备好言辩解,可谁知那封常清摆明了就是来闹的。

    对他来说,这可是一个大好机会!

    首先,长安城中不少达官贵人都聚集于此;其次,同为异姓王世子的韩辰是主办人;最后,他的友军——赵本初也在旁边。

    “本初兄,如何?你见过西凉大雪吗?”

    “这......”

    赵本初也看出了,封常清这是要带着他一起搞事了。

    “本初兄,西凉军苦吗?既然苦,那诗中为何只有北风吹着的北军,没有西凉军?”

    赵本初不知道说些什么,等他想好了要开口的时候,韩辰早就按捺不住开口了。

    “封常清,此乃文会,你既然不懂诗词,那你可以出去。”

    韩辰可不在意什么逐客不雅,他对文学之喜好,不容得别人来亵渎。

    从一开始他就三令五申不要让此二人坏了文会,可是他封常清只知道藏拙,完全没有听他的话!或者说他都不用藏,他就是拙劣的!

    “哼,谁说我不懂?”

    说罢,封常清还真就是看向烟雨阁大气不敢出的阁主,“取笔来!”

    他甚至都不知道笔墨纸砚一起才能写。

    烟雨阁阁主先是看了一眼韩辰,后者此时正在气头上,哪里顾得上这些,于是他又看向了屈庆甫,后者点了点头,这才去取了。

    不过呢,说好了是‘笔’,他还真就是取了一支上号狼毛笔。

    封常清摇摇晃晃走上前去,提起毛笔。

    一旁的众人表面上不作声,心里却都笑了起来。

    怎么?没有墨水,没有纸,你写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