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共赴两世 » 第十九章 宫廷争论,三英辩群雄

第十九章 宫廷争论,三英辩群雄

    “我虽然一眼就看出它是一杯毒酒,但是秉持着实践出真知的态度,我还是服下了它。”

    在一众文武百官吃惊的神色中,赵本初继续高谈阔论,而且越说越离谱。

    “当是时,我得知那小贩要离开,我直接一声口哨,刹那间,一匹骏马呼啸奔出。我平地跃起,一步坐稳,紧接着就是一阵飞奔......”

    实际上当时赵本初刚穿越过来,连马都不会骑,当时还是从马厩顶上跳到高大的马背上的。

    也就是踏雪麒麟被他从小骑到大,不然换做其他马匹,他估计都被踹下去了。

    赵本初不时抬头看着听得聚精会神的天子,手上的动作也越来越多。等他讲到再入望春楼的情节时,更是像一个说书先生一样,手舞足蹈。

    硕大的金銮殿内,倒是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

    讲到后面,为了更加贴合自己的纨绔身份,赵本初大手一给,“讲的我口渴了,请问陛下,可否拿壶酒来?”

    文武百官们,尤其是晁云霆,听得这话,无不都略显惊讶。尤其是晁云霆,甚至都已经迈出了一步准备教训这个小子了。

    可谁知,龙椅上那位,却是轻轻抬手,“赐御酒!”

    赵本初愣了愣,迅速回过神来。在一旁等着魏公公去把那一杯御酒端了上来。

    本初伸手接过,正准备道谢,可瞳孔却如同毒蛇一般收缩,容不得犹豫,赵本初用力捏紧金杯,高声谢过陛下,随后一饮而尽。

    天子看来很喜欢赵本初讲的故事,而赵本初可能也是普天之下第一个向天子讨要御酒的人物。

    一旁的封常清人都看傻了,还能这样?

    “我一个扫堂腿,那人便腾空而起,可谁知!”

    赵本初一个向前,挥动右拳,“我一拳打出,正在他飞起的片刻,一个大力开山,他就又被我打了下来,如同一根萝卜似的,栽在地板里。”

    配合上赵本初的倾情表演,当时的情景在众人印象中可谓是绘声绘色。而赵本初也没忘记他的主要目的,那就是尽可能地夸大,因此,在“再入望春楼”这个戏份里,他没有提过老朱一回,而且还说自己“一拳打碎红梁柱,一脚把望春楼踩得摇晃,一撞把人掀六层楼高......”

    他的表演也很浮夸,因而一旁的文武百官们都难以忍受。

    只不过,台上的天子看的很有意思,并且还连带着赏赐了另一杯御酒。

    等了约莫三柱香时间,赵本初这才结束自己的精彩表演。

    “以上,便是西凉小王爷计破刺杀客的全过程。”

    晁云霆等人听完,如释重负,心里无不都是“终于结束”之类的想法。

    只是大家都没注意到,赵本初一直紧紧捏着那一只金杯......

    “好,好一出计破刺杀客。”

    天子缓缓起身,一股难以言表的帝王威势如同一道道狂风袭来,文武百官当即俯身行礼,就连那七王之子也纷纷低头,唯独赵本初略微失神,好在韩辰拉了拉衣角,这才回过神来,跟着俯身。

    天子夸赞了?是的,天子居然夸赞了秦王世子的故事!

    “本初,你这故事可有话本写下?”

    这是我现场编撰了,哪有?

    于是赵本初当即回答,“未曾。”

    “好!哈哈。”

    天子挥了挥龙袍,随后双手握紧玉带,看着下方答话的赵本初,“那么朕有一个提议,不若让翰林院的学士帮你写一本,正好在民间流传一番。”

    嗯?

    赵本初人懵了。

    嗯?

    文武百官人傻了。

    “什么?”

    封常清轻轻低喊一声,满脸的难以置信。

    在这个落针可闻的时候,封常清这一声低喊,也足以传遍所有人的耳畔。

    “怎么?常清有什么疑问?”

    封常清赶紧低头,“回禀陛下,常清只是认为这故事中有些情节过于夸大,可能不适合传播。”

    也不知道为什么,封常清的脑袋这个时候转的很快,当即理清楚了其中的利害。

    这要是真的发行民间,到时候每个人不都说他秦王世子英武有谋了?那么他们的藏拙怎么办?

    所以封常清为了赵本初着想,只好这般开口。

    哪知,龙椅前的天子很“固执”,“不必,我认为这故事跌宕起伏,很有代入感,讲的惟妙惟肖,百姓会很喜爱。”

    听得如此,封常清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而赵本初更是无奈,谁知道自己这么夸张的描述居然进了皇帝的心里。

    于是他只好破釜沉舟,“回禀皇上,其实里面有些情节乃是我杜撰的,或许不太......”

    “没事,自有翰林学士处理。”

    天子挥了挥手,几人只好退下了。

    宫殿后,帷帐内,一众皇子公主聚在一起,当然了,里面并没有刘怀的身影。

    此时一个小公公从帷帐外低着脑袋进来,还没等说话,当今的太子就将他扶了起来,“小公公,廷上可有何趣事?”

    小公公哪里当得起?此番激动地把皇家要给赵本初出一话本的事情说了出来。

    听得这话,大家都是一阵发笑。

    当中,二皇子笑得最开心,也是直接说道,“哈哈,这一回他们还怎么‘藏拙’?等到话本一出,整个长安都会知道他赵本初英武聪慧,到时候满街都是他的拥戴者。”

    此言一出,众人都或多或少地点头应和。

    在几人看来,这些藩王世子进京,最重要的当然是“藏拙”,现如今看他们还怎么办!

    “什么藏不藏的,大家都是大汉臣子,为臣者,国为先,不要妄自揣度。”

    太子此言一出,众人也便没有答话了。

    可是众人的亲信,小公公紧接着却说道,“刚才秦王世子说完后,问了陛下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世子殿下问,这御酒可是宫中谁人酿造,他说这酒很香,他十分喜欢,想要采购......”

    “哈哈哈!他到底是真的傻还是在装?御酒还能采购?”

    “哈哈,老二,看来你这酒送的很到位啊!”

    “哈哈哈!”

    朝廷之上,关于三位异姓王世子的话题总是很多的。

    当前,晁云霆也是按捺不住了,便趋前,朗声道,“陛下,代王之事尚未有所定论,今日既然代王世子在这里,那么我们也该好好商讨一番了。”

    听得这话,封常清握紧了拳头,却又很快松开,抬起头来看着那一道慷慨激昂大说其词的丞相。

    “月前一败,代地兵马损失过万,朝廷兵马损失难以计数,百姓遭受掳掠,边疆百里,皆为大火熊熊!苍天啜泣,难言民之哀伤!建国八十又一,却少见如此大败,现如今,天下万民都还在等待着一个答复,一个结果!”

    晁云霆话音刚落,身后一众文官一旁的一众武官纷纷趋前。

    “请陛下给万民一个结果!”

    封常清低着头死死看着这帮庙堂上的衮衮诸公!红袍的,紫袍的,他一个个记住了脸,想要上前斥责,一旁的韩辰却是先他一步,“究竟是万民要一个结果,还是你们想要一个结果?”

    晁云霆目光中打量着这一个文雅孩子,眼神中些许不屑没有表露,而天子也没有责罚他越前发言。

    “自然是万民!他的败仗,给朝廷带来了多大的损失?朝廷的损失谁来担当?天下万民!所以,这个结果,自然是万民所要。”

    “哼!你们只看到了代王的败仗,可是代王兵马雄壮,岂会大败?这其中我们不说,难道你们还不知道?”

    赵本初铿锵有力,就差把那一句“朝廷兵马支援不利”说出来了,只可惜看了一眼威势凛凛的天子,他还是没敢出口。

    晁云霆自然知道这小子在想些什么,于是便开口道,“前朝大将军章平,手握四十万大军,赵启昼大将军十万破四十万,难道你也不知?兵马雄壮,难道就一定无敌?他代王骄横冒进,丢下朝廷兵马,这才惨败,怎么还能怪到后者?”

    赵启昼便是赵本初的曾祖父,也就是当初跟着太祖打天下的从龙之臣,就是靠着曾祖父以及祖父的功绩,赵本初一家才坐拥西凉那么大的地盘,还被封为秦王。

    现如今,晁云霆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代王的看法,无非就是一再强调代王的错误,导致了这个结果。

    赵本初被这句话呛到,此时看了一眼天子,深吸一口气,继续开口,“代王坐镇代地二十年,不可能轻敌冒进,这其中明显不是代王之过错!”

    “哼!事实摆在眼前,你究竟还在澄清什么?”

    赵本初没有晁云霆那般的沉声静气,此时已经隐隐有了怒火,“你们又在歪曲什么?”

    “你!”

    就在赵本初想要接着怒声时,一旁的封常清却是开口,“月前之战,我军缺粮,缺箭矢,而兵部不断催促父王出关,还说朝廷的援兵已经到了路上,我父王出关抗敌,援兵却久久未至!我代地勇士,以一当十,击破敌军五万余人,这才退回关内!”

    封常清眼中包含着怒火,直视着晁云霆。

    而楚王世子,此时却把小眼睛看了过来,不知道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