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共赴两世 » 第二十一章 京城刺客,检验武学

第二十一章 京城刺客,检验武学

    赵本初本来也是受到了兵部的邀请,也就是一同去探讨代王的战事,不过赵本初以生病为由先行告辞。

    至于他为什么装病,无非就是这一次“藏拙”坏了大事,他得赶紧回去安抚安抚柳夫人,要不然柳夫人该斥责他好一会儿。

    在永安门外,禁军将马车驱来,老朱也从街道阴影处走了出来,一如既往地喝着那葫芦酒。

    天外有些阴沉沉,看起来是要下雨了,耳鼻间隐约能够感受些许潮湿。

    “先去兰芝阁,买点胭脂水粉。”

    兰芝阁在长安城北城区的衔玉街上,秦王府的马车选了条最近的路走。

    按照赵本初的思维,此时约莫是要去赔礼,因此买些女人家会喜欢的东西要好一些。而在这长安城之中,兰芝阁的胭脂水粉更是一绝,寻常人家就连闻到一些味道,也便是知道了,那是金钱的味道。

    硕大的马车内,赵本初有些坐怀不安。老朱则在车夫边坐定,看着越来越阴沉的天空,有些叹气。

    “毕竟不如西凉,这边的天气变的倒是快。”

    说完,老朱明显转头看向车内的赵本初,“就像女孩子的脸?是不是,小王爷?”

    今早出门时柳夫人还满脸关怀地帮他梳理衣角,现在却......算了算了,不敢想!

    本初掀开车帘,想看看到了哪里,可毕竟不是金城,他也不认得路,只好问了问一旁的车夫,“还有多远?”

    “约莫三柱香的时间。”

    没办法,京城太大了,甚至比西凉中的“塞上江南”金城,都要大得多。

    正说着,前面却传来了阵阵喧闹声。本初眺望过去,只见城防军还有不少正在往那边赶。

    “老朱,你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老朱点头答应,不过他显然不能离赵本初太远,所以直接跳到了车驾边上的楼顶,这才发现原来是一辆运货的牛车翻了,地上洒了一地的瓜果,不少人都在疯狂捡拾,那商贩无奈之下只得求救城防军。

    这倒也罢了,关键是这条街走不了马车了。

    老朱跳回马车上,如同浮萍浮于河面,车身没有一丝动荡。

    事情说了一遍,赵本初又看了看阴沉的天空,只得从车内取了竹伞,准备步行去那兰芝阁。毕竟要是让马车换路就太远了。

    老朱也没说什么,只是拿了伞以后扔给一个王府侍卫,由那侍卫帮他打伞,至于赵本初,则是一个人撑伞。

    “你且去杨子河边的杏花桥等着我们。”

    车夫点头,随后驱车离开。

    此时已经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不时有闪光出现,但是还没听见雷声。

    雨点打在满地的瓜果上,商贩脸上而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一个劲儿喊着“别踩到,别踩到。”

    而那些百姓们则要高兴多了,一个个拉着衣服兜着捡起的瓜果。

    赵本初只是随意扫了眼,俯身捡起一个水果,不用抬头去看,便直接丢在了商贩的手心里。

    等那商贩抬头来看,赵本初早已经走开。

    轰隆——

    雷声终于出现,雨点也骤然变大。

    三人不紧不慢,终于到了兰芝阁。

    五层楼的高阁,里面在逛着的,无非都是那些个大户人家。

    等到赵本初收伞走进阁楼,耳边皆是大家小姐们的低声惊呼,无非就是在夸赞着赵本初的那一张好皮囊以及难以遏制的富家公子气质。

    赵本初没时间回应女孩儿们的目光,直接找来兰芝阁的管事,开口就问道,“这儿最贵的胭脂给我拿五份,哦不,十份,每一种拿十份!”

    那个妖艳的管事差点没乐昏过去,赶紧请赵本初到阁楼的贵宾区取暖,并且说小厮已经去帮他整理了。

    “小王爷,外面雨大,不如在这里歇息一会儿,小老儿估摸着这雨下不了多久。”

    “那行吧。”

    三人现在被当成兰芝阁的头号贵宾,兰芝阁的管事更是把各种美食不限量的奉上来,还不时宣传几款她家的首饰等等。

    只能说会做生意的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比比皆是。

    得益于她的推销,赵本初也买了些首饰,比如说玉镯玉簪什么的。

    反正现如今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只要能让柳夫人不把他赶出王府,一切都好说。

    屋内已经烧起了炉火,三人围坐在一起,侍卫和老朱不时聊一些荤话。等了一会儿,兰芝阁的管事这才捧着赵本初买的一些东西,给到了后者手上,还顺便拿了两个香囊。

    “公子,这是兰芝阁送的香囊。”

    估计就是找这俩东西花了点时间吧。

    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雨点渐渐小了。再看看手中香囊,味道并不过深,只是淡淡一抹,但却沁人心脾,可以明显感到不是俗物。

    “那就谢过管事了。”

    兰芝阁管事一路相送几人走远,看着撑着伞的公子,脸色瞬间变冷。

    ......

    金城之外,黄沙大漠中的军营里,硕大“秦”字王旗以及大汉龙旗在狂风中飞舞。特别是拿赤色龙旗,就像是一条真龙在空中翻腾。

    披着重甲的西凉步卒在校场之中准备开拔,而军营帅帐之中,一身玄甲的赵迎晟坐在首位,手中拿着一柄羽扇的军师正在和几个将军商量进军路线。

    “从阳关出,往西入大漠,击西羌,辎重就交给韩将军了。”

    那位韩将军拱手得令,之后又布置了几番。

    各路将军得令而出,只有军师张良玉还在帅帐里陪着赵迎晟。

    “王爷还是在担心殿下?”

    赵迎晟点了点头,“当年得罪的人太多了,现如今他去了长安,离我太远了。”

    “王爷不用担心,自有皇家帮我们照看着。”

    “唉,这就说到点子上了。”

    不久前的刺杀,可不仅仅是那么简单的。至于埋着两人的那座青山,赵本初刚一走,赵迎晟就将整座山给荡平了。

    “说到底还是王爷子嗣太少,也就生了一个小王爷。”

    “哼。”

    “所以啊王爷,你看我妹妹......”

    “滚!”

    长安城内,赵本初和老朱一起前去杏花桥。而一旁的老朱也不是第一次吐槽那香囊的味道了。

    “小王爷可不要看人心善了。”

    反正是瞎嘀咕,赵本初还以为老朱这是在埋怨自己乱花钱,只是说道,“只有这一次,下次可不会这般花钱了。”

    老朱摇摇头,没说什么,估计是抱着“让他吃吃苦头”之类的想法。

    赵本初看着杨子河边上的一家家酒楼以及商铺,哪怕是没有霓虹灯,哪怕是没有汽车鸣笛,身形也依旧被各种事物覆盖。

    杨子河上,一艘艘小船漫漫而行,时而歌声传出。

    酒楼里传来的大笑声,酒楼边上,那一个个满怀豪情的学子们,放声大喊“:今年我一定要冬试上榜!”

    仔细回想,自己高三之时,也曾这般高呼,只是七年时光,岁影茫茫。

    常言,莫对天说情,有情说不清。也约莫着这个道理吧。

    “唉。”

    赵本初望着周围的一切,良久才感慨一声,心里却是低沉着。

    看来,回不去了啊。

    “公子,听说近日京城之中来了些蟊贼。”

    赵本初对此倒是略有耳闻,“据说他们专门盯着达官贵人劫掠?”

    老朱点了点头,可刚准备嘱咐赵本初小心些,变故已经发生!

    噗!

    杨子河内,一道丈高水柱冲天而起,侍卫赶紧抽出刀来站在赵本初身边,而老朱则是“呸”了一声,一脚踩碎地砖,随后将碎片踢出。

    似流星,水柱中的刺客刚刚现身,便又倒飞出去,血洒在河面。

    “通知禁军!”

    侍卫拿出火龙,即京城发给几个藩王家的传讯器。

    正准备拉开,却骤然发现,“殿下!火龙遇水,拉不开了!”

    赵本初这才意识到这是被算计了,直接从侍卫腰间把另一把刀抽了出来。

    明晃晃的刀光将一旁已经看傻了的百姓吓走。

    毕竟是在大街上亮出兵器,所以很快造成了慌乱。赵本初只能如此,也只能祈祷那些个刺客不要从人群里冒出来了。

    天不随人愿,三道水柱飞起,刺客的喊声传出,惊得画舫中的公子小姐连连大喊。

    地面上,几个刺客推着推车出来,酒楼里,应声而动的数十个刺客齐齐飞出,这些人手上,刀枪剑戟,比比皆是!

    咻——

    一支利箭射向赵本初,被后者一刀荡开。

    可恶?你管这叫蟊贼?

    “哪来的小鱼小虾?”

    老朱抽出短剑,一步飞跃,刹那间,风云变色,哪怕是阴云遮天,也好似瞬间清净。但只是瞬间,因为很快又下起了一场血雨!

    朱有财一柄短剑在空中剑出无敌,百十刺客,不过几合清剿干净!

    残肢断臂洒在杨子河中,砸在画舫小舟之上。

    地面上,赵本初没有慌乱,反而摆出了西凉军的刀法路子。

    前文已经说过,西凉军的基本上所有武学,都是为了——杀敌!

    轰隆!

    宛若雷鸣,赵本初的身影已经从原地消失不见,只有刚才他站着的地面上有一个深深的凹痕。

    刀过处,骨肉分割,血水似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