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共赴两世 » 第二十五章 路遇书生,拒绝世子

第二十五章 路遇书生,拒绝世子

    且不说那老朱硬是在王府里睡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赵本初都要去学府上早课了才翩翩起来。而柳夫人,眼里又是只有赵本初的,所以当即决定让老朱少喝酒,多干活。

    因此,赵本初与老朱的计划,算是宣告破产,而且因此而受灾。

    一路上,老朱几乎是靠在马车上,望着遥远的天空,眼睛里失去了神采。

    赵本初本来在马车里看书看得认真,怎奈何帘外那人不断传来叹息,赵本初无可奈何,只好闻讯。“怎么,还是念念不忘?”

    老朱在前面点头,透着帘子,赵本初也看不见,也就权当他保持默认了......

    马车缓缓走入仙风街,这里琳琅竖立各种酒肆书屋,毕竟京城最大的国学府就在这里,除却有一个专门的军营在这里摆着,其他的各种房屋设施,俨然都是为学子们消遣等等服务的。

    因为冬试将要来临,仙风街上的每一处酒楼无不都是人潮汹涌,街道上也随处可见各种和路边书贩讨价还价的学子。

    有的人锦衣华美,有的人却是衣衫褴褛。

    有的人意气风发,有的人却已垂暮年华。

    冬试是这帮学子争一争的机会,原来是没有冬试的,但是元封皇帝登基后,考虑到春闱的学子太多,所以便开设了冬试,若是冬试进了前三千名,那就称作“越春登楼”。也即是说不用去考那春闱便可以登上下次一秋风祭的高楼。

    赵本初作为藩王,自然不会去考那劳什子冬试,只是看着这一帮勤学苦读的家伙,不禁回想起高考之前的自己罢了。

    十二年苦读,结果连工作都没找到,倒是来到了这么一个世界......

    简单追忆,车门外,老朱总算是说话了,“小王爷,咱到了。”

    马车渐渐停下,因为刺杀事件刚刚过去,所以京城中更加注意这些藩王的安全问题了。

    几位骑士守在马车边,老朱也收起了那一幅死气沉沉的样子,手按着刀柄,不断打量着周围的路人。

    不少学子投来目光,似乎是在羡慕赵本初的身份。

    “走吧。”

    赵本初对此熟视无睹,看了眼,封常清和韩辰的马车就停在国学府边上,那俩人也在侍卫的陪同下站在国学府门口的一棵大树下等着自己,赵本初也不能耽搁了。

    但也就在他想要迈出步子走出去时,一个胆大的声音却从身后传了过来。

    “秦世子,秦世子!”

    这一喊,赵本初倒是愣住了,他可不觉得在京城中有别的熟人,也不觉得有人会这样喊自己。

    侍卫们听见喊声,略作警戒,而老朱扫了眼喊话那人,便没了兴趣——一个肤白如女子,双手如细杆的学子罢了。

    赵本初转身望去,第一印象和老朱差不多,也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那人背上背着一个竹篓,看得出他背了很多画,“秦世子,您缺书画吗?我画的山水,鱼鸟,人物,各种都有!”

    说罢,那学子已经拿出一卷画册出来了。

    老朱瞥了眼,一旁的侍卫们则是纷纷按住了刀柄。

    “站住!”

    骑士厉声喝止,毕竟谁都不愿发现他从画卷中抽出一把小刀来。

    学子愣了一下,也就站住了,但他还是展开了画卷,赵本初离得远,也没闪开,倒是想看看他画的什么样。

    水墨画,画的是山水。

    赵本初也不会赏画,倒是知道谁会赏,便朝国学府里喊道,“韩兄!”

    韩辰和封常清一起走了出来,不过嘛,那楚王世子看来是赖上几人了,此番也是跟着出来了。

    韩辰看了一眼,便赞叹道,“山体雄伟,寥寥数笔,环境却是如在眼前,好画。”

    听得韩辰这么说,赵本初也相信了,便饶有兴致地问道,“多少钱一幅?”

    那学子知道赵本初动心了,于是忙不迭开口,“世子殿下,我还有人物画,花鸟画,都不错的!而且,您多买点,我给您便宜点!”

    此话一出,老朱便呵呵笑了起来,“小子,这可是藩王世子,自然不用你便宜,你只管拿出来。”

    学子也知道自己说错了,便讪讪一笑,手上动作不停下,很快便隔远远的把背篓里的画卷都拿了出来,在两个高大骑士的监督下,一一展开。

    果然如他所说,他画的种类十分丰富,而且每一幅韩辰都觉得还行。

    封常清觉得有意思,便也开口,“你说你还有字?”

    学子连忙点头,把剩下的那些书帖拿了出来,封常清看不懂画,但却是看得懂一些字的。

    “这写的啥玩意儿?怎么我都看不懂?”

    赵本初看了一眼,“这叫草书,人家写的很不错的。”

    封常清白了一眼他,“哼,我还不知道?我只是离得远了,没有看清楚。”

    另一边,楚王世子倒是没有多说话,只是望着天空与酒楼。

    路上的行人瞧见这里几位藩王世子都在,也是凑着热闹过来了。

    军营里紧急抽调卫兵过来维持秩序。

    不少人都惊讶于赵本初与封常清的帅气,也有不少人惊叹于那个书生的胆气。

    “嗨呀,生意都做到这些大人物来了。”

    “可不是嘛?换做是我,我可不敢去讲话。”

    书生没有受到影响,依旧介绍着自己的作品。

    赵本初看他这么热情,直接开口,“我不问你价格了,千钱一副,你手上的我全买了。不过我外出没带那么多钱,你要是信得过我,你就把画卷装到我的马车上,再让我的人去取钱。”

    这话说的,韩辰和封常清都愣住了。

    谁还不能信他这个藩王世子?

    “呃,不可以现场结算吗?”

    还真有人不信。

    那书生明显很纠结,“不瞒世子殿下,我......我昨日来京城的路上便被人骗过了,一身行囊都被骗走了,我是断不敢信任别人了。”

    听得这话,在场的不少人都是啼笑皆非。怎么好好一个书生,还被人给骗了?涉世未深?

    “等等,你昨日被骗,那么这些书画哪来的?”

    “昨日借了笔墨,画出来的。”

    这一说,赵本初愣住了。

    韩辰也愣了一下,“这些都是?”

    此时他摆出来的,可是有足足十三幅画,十二张字!

    那书生也不回避,直视着赵本初,“都是昨晚画的。”

    天才!

    赵本初差点说出此话,但话到嘴边,及时止住。略作沉思。

    良久,赵本初便朝着一旁的韩辰和封常清问道,“你俩可是带了钱财?”

    这个时代没有纸币,只有铜钱,一般外出带不了多少,数额大的时候都是打了条子,去钱庄取,可现在,书生又只收现钱......

    后者皆是摇了摇头,那楚王世子却及时开口,“不若让我的随从回去取?”

    按照赵本初刚才报出来的价格,足足要拿两万五千钱!

    那书生明显对铜钱概念不足。

    我住房用了五个铜钱,他刚才说几个?一千个?一千个!

    书生很显然现在才回过神来,于是连忙呼喊,“世子殿下,我要不了那么多,五个铜钱一幅就好了!”

    赵本初遥遥看着那人,最终还是朝他走了过去。

    一旁的老朱赶紧跟上。

    “你觉得你的画怎么样?”

    书生没有迟钝,“中等!”

    “那你以为一副中等的画能卖多少?”

    书生摇了摇头,确实不知道。

    “你可知秦王府?”

    书生摇了摇头。

    赵本初无奈,便直接说道,“你的画,值得这个价。”

    说到这里,书生愣了一下,不过正当他想起来要装作矜持,略作推迟时,赵本初却做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惊讶住的动作。

    “小王爷。”

    老朱轻声提醒,但是赵本初已经把腰间佩戴着的玉佩摘了下来,并放到那书生手上。

    冰凉润滑,顷刻间让心府舒畅。

    莫说是百姓们呆住了,就连那三王世子也都失了神。

    “我身上没那么多钱,但是这块玉足够了。”

    何止!

    这可是秦王世子亲自拿出来的玉佩!

    那书生本能回答,“许是够了......”

    “许是?你这小子!”

    封常清有些恼火,但在韩辰的拉扯下到底没有表现出来。

    赵本初不觉得有什么,便说道,“那便用这块玉,买下你的十三幅画,十二张字,如何?”

    一旁的百姓们已经“癫狂”,居然高喊着,“快收下!”

    “书生,我用三万钱换你手上的玉佩!”

    “呸!三万还出来?我出十万!十万!”

    百姓们已经近乎癫狂,而军营中出来的校尉也呆住了,连忙让人回去继续抽调兵甲维持秩序。

    可书生没有受到任何人影响,哪怕是站在他面前的赵本初,他也不觉得害怕。

    此时略作思考,“可我没钱住宿了,这玉佩......嗯,我觉得对我无什么用处。”

    “那要不这样,你去我王府上修学,一直到你考中了冬试,怎么样?”

    “什么?”

    封常清已经被吓到了,没想到这家伙从路边捡了一个人,直接送到王府上去了!

    韩辰这才明白,原来赵本初刚才沉思,就是在考虑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