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共赴两世 » 第四十章 柳姨织巾,反汉复晋

第四十章 柳姨织巾,反汉复晋

    第二天,赵本初身体好,倒是没感冒,继续着每天必须的练武。只不过身边有一个烦人的家伙,不断骚扰着他,并且一直在强调,“为什么昨晚不带我一起?”

    赵本初心想我要去看我养的外宅,你去像是个什么话?

    所以也就只好搪塞,“下一次,下一次一定。”

    说到下一次,封常清又来了兴趣,“今晚么?我非得把晁丞相的书都给烧了不可!”

    毕竟晁丞相一心想着限制藩王们的权利,所以大家都对他没什么好感。赵本初也同样如此,只是今晚可不适合。

    “昨天张大告了御状,今天御营督察司全城搜捕刺客。总的来说,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再去做那梁上君子,并没什么利益可图......”

    封常清可不认这些个道理,连忙打断赵本初,“你且不要说这些,他搜捕正好,那个高柏龙,我可是特别想和他切磋的!”

    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对此,赵本初只能打哈哈,“那就过些时日。”

    封常清便也只好回去继续练刀了。

    老朱在一旁轻轻喝了一口酒,这才说道,“小王爷,冬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说到这个,赵本初这才想起来自己家里还有一个读书人哩!

    “是了,我居然忘了。你去把诸葛绵竹带到国学府来,正好,让他这几天都在国学府修学,提前适应考场。”

    老朱点了点头,便起身去了秦王府。

    没过多久,秦王府的马车来到国学府外面,赵本初带着诸葛绵竹在国学府里走了一圈,随后便给他在自己身边找了个屋子住下了。

    这对诸葛绵竹可是难得一遇的大好事,毕竟现如今他就进来熟悉了环境,等到冬试那天,自己就更有把握了。

    诸葛绵竹一连道谢,便也珍惜时间,去学习了。

    倒是老朱,在一个门客进来汇报以后,对赵本初说道,“小王爷,先前的疑惑,有了个解答。”

    “哦?”

    老朱屏退左右,轻声道,“那一日我二人在杨子河边遇伏,之后朝廷搜捕不力,本来我们以为朝廷在掩饰自己,可今日门客经过探查,这才得知原来之前负责北城区搜查的,乃是御前督察司左指挥使,曹立俊。

    而这曹立俊我等许久不见,实则是被四皇子叫走了,去负责冬试的准备去了。因而搜查人手不足,这才久久没有结果。自从昨天告御状事发,那曹立俊又被叫了回来负责巡查。”

    四皇子?

    赵本初有些疑惑,如果说这是偶然,赵本初断然不会相信了,他甚至都怀疑很多阴谋与野心正在谋划,只是他还没有触及到。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势力参杂了进来,如果那四皇子当真是做了坏事,那么他可以得到什么?

    赵本初会继续怀疑是朝廷的问题,从而与朝廷心生芥蒂。

    赵本初想到这里,被自己的想法给吓到了,毕竟这要是继续想下去......

    算了,赵本初及时打住,继续又在思考着他身边人的行为。

    这么思索,倒是想到一个小胖子,“话说那楚王世子呢?最近都没见到他?”

    老朱转了转眼珠,“似乎是楚地犯了洪灾,每天都在楚王府里面写信问候乡里。”

    “原来如此。”

    一天无事,赵本初倒也没有去看望自己的“外宅”,想了想,自己已经许久没有见到柳姨了,便带着老朱继续翻出国学府,去了那兰芝阁,买了最贵的几种胭脂,又买了一些饰品,这才回了秦王府。

    对于赵本初的逃禁闭,柳夫人虽然嘴上不满意,但是心里乐开了花,毕竟她也好久没见着自己最爱的本初了。

    “早知道你回来,我就去给你煮你最爱喝的马肉芙蓉粥了。”

    西凉之地,马匹并不是什么贵重资源,但是马肉依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毕竟马肉比较硬,口感不是很好。

    也不知道原来的赵本初怎么会喜欢这个,现在他倒是可以提前声明,“其实我更喜欢鲜虾粥,我不喜欢马肉。”

    柳夫人白了他一眼,“姨还不懂你?你莫非觉得这京城之中没有马肉?哼,咱秦王府想要吃什么,除了天子独享的,咱会缺什么?”

    赵本初无奈,只好点头答应。

    两人围着桌子吃了一餐,看着天黑了,赵本初也就盘算着回去。

    老朱偷偷从王府里打了一壶酒,都在门边候着了,结果柳夫人拉着赵本初让他再等等。

    看着柳夫人曼妙身姿,呸,离开的背影,赵本初还在想着是不是柳姨给自己也买了东西,于是便看见柳夫人拿着一条围巾走了出来。

    “你给我买这么多东西,我也不能白拿你的。”

    “柳姨这是什么话,你我都是一家人,不存在白拿。”

    柳夫人瞪了他一眼,“什么一家人,我不过是受你父王拜托,过来照顾你罢了,你将来也是要成家的。”

    赵本初还想说些好话,可是柳夫人已经把围巾递到了他的手上,“去吧,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不过你可得记得。”

    “我自是晓得了,不会惹事的。”

    哪知柳夫人拍了拍他,“胡说,你就该惹事,要不然你可回不了西凉了。”

    “哈哈,柳姨说的对。”

    但实则赵本初心里有些打颤了,昨晚他可是又做了一件“好事”......

    这下柳姨没再挽留赵本初,赵本初也就坐着马车又回去了国学府。

    才到府外,便看见自己的屋内灯火通明,不用说,定然是封常清了。

    可进了门,赵本初这才发现韩辰也来了。

    几人寒暄一阵,韩辰便表明了来意,“魏郡一带好像有人煽动叛乱,打的口号是‘兴复大晋,推翻篡汉’。”

    晋朝便是八十二年前被大汉推翻的前朝了。

    对于叛乱,赵本初本来就是文科生,自然也知道原本世界的历史上爆发过不少叛乱,并且不少王朝因此而覆灭。

    可是这大汉朝不是挺安稳的吗?怎么才建国八十二年就有人煽动叛乱了?

    “规模如何?”

    “前后五万余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