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桃源仙游 » 第二十七章 桃花山上桃花仙

第二十七章 桃花山上桃花仙

    一场酒宴下来,陈青也有几分微醉,杨昭接过侍从递过的茶水,在旁侍奉,好不殷勤。

    一是在孔会的事情上帮忙,二是百姓对于杨昭多有好评,现在又吃了杨昭的宴请。俗话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

    看着杨昭态度如此积极,好歹也是一县之尊,陈青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陈青心中也明白,他肯定有事。道:“杨大人可是有事所求?不妨直言!”

    杨昭本想着侍奉好陈青拉近关系,日后再通过孔会进一步牵线搭桥,好让自己也能增寿几年。而且对方是仙人,为一县百姓计,如果本县有仙人照拂,也是莫大的福缘,本想着此事急不来,却不想陈青问的如此直接。

    “先生既问,鄙人也不好隐瞒,只是却有私心,先生切勿怪罪!”杨昭郑重施礼,弯腰作揖道。

    “单说无妨,若陈青力所能及,定当而为。”

    “先前看先生与城隍攀谈,似有查人寿命,凭添光阴的神通,若先生便宜,也请为杨某查一查,或者增寿几年,杨昭感激不尽。”

    “杨大人样貌也不过才四十左右,而且杨大人也是不弱的武者,生死之谈怕是也得是40年之后,如今却如何着急?”

    “杨某读圣贤书,也明白仙人仙踪不可定,仙迹不可寻。今日得见先生已经是天大的福缘,岂敢奢想日后再见尊容,故而厚颜乞之。”

    陈青到没有觉得杨昭贪心,毕竟对于一个凡人而言能遇到自己所认知的仙人,肯定是想有所求的。如果换做自己,怕是会许愿中个好几亿的彩票,再来个把娇妻情人,再长命百岁之类。

    “非陈某推脱,杨大人所有不知,在下也仅仅是结识本县城隍而已,却不认识京州城隍。若想为杨大人增寿,必是杨大人册籍所在才可以,不过下次再见杜奉时,陈某倒是可以帮大人查查寿命,若它日陈某去了京州,拜见了京州城隍,也能为杨大人请托一番。若能增寿几年,便最好不过了。”

    杨昭闻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原本就没想着陈青能帮忙,修仙者讲究“太上忘情”,很少掺合人间的事情,稍不留神便会沾染因果,不想陈青答应的如此爽快。

    “多谢先生,多谢先生!”当下便双膝跪地,行三叩之礼。

    “杨大人爱民陈某素有耳闻,如今杨大人有求陈某又怎么会推脱,大人快起。”陈青信手一抬,却也似有流风袭来,托举起杨昭从跪地站起。

    “不过,杨大人还是不要太有期望。官员和百姓不同,城隍虽然能背负因果为百姓增寿,却无法为官员和皇帝增寿,其中因果厉害牵扯实在太大。”

    看杨昭似是不懂,陈青又道:“官员之寿不仅仅关系自己,更是干系到所辖百姓,皇帝更是有亿万生民的牵连。假如城隍擅自给皇帝增寿一年,而皇帝正好便在这一年发动了战争或处死了文曲朝臣,皇帝有宗庙庇佑不会影响转世轮回,所有的因果报应便要直接牵连到城隍身上。轻则业力自消,折损百年千年修为,重则孽怨缠身,天诛地灭,直至身死道消。”

    “一个人牵连越多,天道所定的命格天数就越复杂,改变之后因果牵连便也越深重。因此杨大人身为朝臣,纵使我日后与那京州城隍交情匪浅,怕他也难以去为杨大人增福添寿。”

    “下官明白了。”杨昭闻言道没有多失望,轻声道:“即是如此便无需强求,若先生有能力,还请福佑我耒阳百姓。”

    “那是自然,陈某既已归籍耒阳,自然要在耒阳长住,虽然日后有游历天下寻求大道机缘的打算,但目前却还没有计划。这样说来耒阳自然也是陈某的家乡,若是有乡土有求,陈某也必定有所回应。”

    杨昭眼前一亮,原以为陈青会漂泊仙游,却不想会长居耒阳,‘既有仙人蛰耒阳,何惧耒阳有祸事兮?’,大喜过望,道:“那先生在我耒阳可有居所?”

    “不曾。”

    “那便正好,不知先生喜欢街巷闹市,还是清幽居所,本县皆有产业。若先生不弃,下官愿为先生安排,并有奴仆三二十人,一并安排为先生驱使。”

    “这就要有房了?”陈青有点好笑。

    自己魂穿之前,庸庸碌碌五六年,别说买房,首付都差距甚远,如今不到两三天的光景,房车都要有了,而且还是闹市豪宅,乡野别墅,还有奴仆,这要再娶上一两房美娇妻,三五个从房侍妾,岂不是妥妥的人生巅峰?

    不过嘛,如今自己可不是之前的碌碌之辈,而是仙法深厚,“神通广大”的仙人,自然不能低级趣味,高人就要有高人的姿态。

    陈青微微一笑,道:“在下喜静不喜闹,蒙杨大人抬爱,若是有清雅别居,在下倒是愿意承下杨大人这份情。”

    “甚好,甚好,日后先生居于耒阳,可要多多与我亲近走动。”

    “那是自然。”

    杨昭便开始介绍起来,道:“那清雅别居名曰‘太平别院’,位于县城以西约莫五里,山名“四方山”,高山石崖,傍着永定江,有桃林美竹无数。当年皇帝陛下巡视永定江也曾居于此处,因此便不敢用作它用。县衙年年遣人修缮,月月打扫,虽无人居住,却是干净的紧。其中日用器具、被褥厨用一应俱全,先生今日便可空手前往。”

    “真正的拎包入住吗?”陈青倒是很开心,而且听闻当年皇帝的巡视居所,料想这个房子估计也是价值不菲。

    “闹市民居曰‘崇文阁’,在县城正街,距府衙三里,那是在下私产,如今也闲置许久,好在宽敞明亮,今日我既提拔孔会为我县衙主簿,便也将此居送于孔会。日后住的近些,往来县衙也更为方便。”

    杨昭自是会做人的,在送了陈青太平别院后,转手便将另一所居所送于孔会。

    孔会闻言却是大吃一惊,尤其是听闻此居所乃是杨昭的私人居所,更不好接受了。道:

    “这怎使得,杨大人抬爱,升我做了主簿,我感激不尽,如今又怎好要杨大人的私产。”

    “这又何妨,本就是闲置居所,如今你与陈先生多有亲近,与我也便是同僚近属,自当是有福同享,区区居所,怎好驳了我的面子?”

    杨昭话虽对着孔会讲,然却是看着自己,陈青不禁好笑。

    便对孔会说道:“即是杨大人所赠,你便收了了,日后更要勤勉效力以报答杨大人。”

    “是,先生。”

    孔会早就从杨昭和陈青的对话中听清了陈青的身份,乃是真正的仙人。自己的所有疑惑便迎刃而解了,难怪牵了一次马就转运了,既然陈大先生是仙人,又有什么做不到的。而孔会心里也在庆幸当初没有供出陈青是最明智的选择,如今不仅结识了陈青,也知道陈青相当看中自己。

    见陈青发言,孔会也不在推拒,大方洒脱的接受了杨昭的好意。虽然他清楚目前这些都是杨昭看在陈青的面子上,但孔会却很有自信,自己目前才17岁,日后也必将有一番成就,必定不会辜负陈青和杨昭。

    “对于居所,先生还有何要求。今日在下便去安排,明日有差役奴仆前去共先生驱使。”

    “这个名字得改了,太过文雅,这个山名四方,我也不喜欢。”

    “那先生看如何改?”

    “如何改呢?”,陈青回想起自己曾经诵读的唐寅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依稀记得当初陈青在看到这首诗时时多么的感动,有多么憧憬向往,放浪不羁、优游林下、洒脱风流、热爱人生,如同神仙一般,唐寅的一首诗带给了陈青无限的遐想。

    “他日我若有闲钱,必要买个桃花庵。买了桃庵自己住,也要做那桃花仙!”

    年少时做的打油诗也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现在机会不就来了?

    “杨大人说此山有桃林美竹?”陈青问到。

    “正是,当年皇帝陛下酷爱妃子姜瑶,因姜瑶喜爱桃花,便得封桃花妃子,皇帝每巡游一处,便命人植满桃花。此山曾经以竹林为主,生长着漫山遍野的四方竹,因此得名四方山。当年皇帝陛下伐尽山上之竹,尽种桃花,如今因过去了许多年,当初砍伐掉的竹林也恢复了一些,虽然依旧有桃林花海,竹林也有不少。”

    “既如此,便改名‘桃花山’吧,那‘太平别院’也一通改了,便叫‘桃花庵’。至于差人奴役便不需二三十人,若是县尊有心,安排一二人便可。”

    “尊先生命,在下这便安排人去办,等先生晚间去,一定办好了。”

    另外陈青还将《桃花庵歌》陈述了一边,让杨昭安排人手做一个雕刻石雕,放在居所院内。

    手中提着桃木棍,住在桃花山,桃山上有桃庵,桃庵里桃花仙。

    “我陈青便也学学那唐寅,在此间世界做个逍遥快活,放浪不羁的桃花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