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见人间春色 » 第二十三章 不过流言蜚语

第二十三章 不过流言蜚语

    我回道:“很满意,这里和我希望居住的地方一模一样,我喜欢这里。”我说完,他面容立刻舒展开来,我的认同对他来说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好了。你先不用着急做饭,我回家安顿好就拿着酒肉过来,今晚我们两个好好聚一聚。明天我去给你再置办些日常用品。你在这里安心住下就好了,不用管外面怎么说……”说到这里,他忽然就顿住了,尴尬地笑了笑说:“晚上再说,晚上再说。”

    我点了点头。他离开了这里,剩下我一个人。安静的氛围突然降此,我感到了莫名的心安。‘若能长久居住在此,对于我剩余的人生来说也是件幸事了。’心中浮起这样的念头。

    我喜欢这样的环境,简单、寂静且有自然的美好。我离开家门,走到房子后面的湖边。湖底此时已经看不见夕阳在水上曾留的影像,只存湖面随风砸入轻轻荡开的波纹。波纹承受着时不时跳出水面的鱼的扰乱,稍显混乱,转而有序。水在湖底只剩几块残留。原来我望见的霞光印水是最北面的那块残水。

    “霞光流动静天山,适与闲人遁逸观。少有从容安小满,余生长愿是清欢。”我望着此景欢欣之心情自然而生,感怀而作:“那就题为《喜乔迁和景应时作》。”

    夜是一点一点落下来的。周围虫鸣、蛙叫纷纷作响,午后燥热的空气也已经转凉。衬着满怀清风,我心满意足地回到房间内。

    卫朴安早就到了,已经摆好餐食点上油灯等着我了。他见我进来就说道:“来的时候就看见你站在柳树边对湖出神,我就没打扰你。”说着,他将空碗添上酒。

    “嗐,我就是瞎寻思,没真正想什么。”说着,我来到了石屋北窗下的桌子上也坐定:“来,我先走一个,算是我对你赔个不是。自从考取功名后,我以为我有了些成就,见过些繁华,一直就不再愿意回到这个记忆中全是贫穷困苦的环境里。在勾心斗角的环境中,我渐渐也丢掉了从前的情谊。上次我们见面说句实话,我觉得你很陌生。这倒不是说你变了,而是我变了。我要为这份陌生给你赔个不是。”

    “哥,这有啥好道歉的。谁有个十几年没见面谁都会生分。你这么说,我也只好陪一杯了。”说着,他跟我碰了一下,然后将碗中的酒也一饮而尽。我们相视而笑。我心中的曾经的陌生之情全然消失。

    他见我还要提起酒坛倒酒,制止道:“先吃菜,这就咱两个人,没必要喝的那么快。”说着,他夹了一块酱牛肉放到我另一个碗中。

    酒过一圈,我将自己近日的疑惑问了出来:“朴安,我最近在那个客栈住着,总感觉我越住越不得劲,总觉得随着我入住时间的延长,周围的人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奇怪。有时候,我出去闲逛的时候,也能感觉有些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我不知道他们在议论着什么。我看你好像知道点什么,我就想问问你。”

    他自己又倒了碗酒饮尽,然后说道:“哥,我说出来你别生气啊,跟那些搬弄是非的小人计较没什么意思。本来你回来了也就回来了,没什么。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从谁嘴里说出你是因为在自己升官庆祝宴会上调戏了一位高官的小妾。被高官知道后,你才被迫返乡的。再加上,你这些年也从来没有回来过,且对乡民也没什么恩情,你还被你的兄弟从家里赶了出来。所以,现在咱们小镇上的民众对你的议论全都是负面的。有些情绪激动的,甚至都不希望你再在这里居住了,想要把你驱赶出上清镇,说我们这里是道教祖庭,容不下你这样一个无君无父且道德败坏的小人。我自然是不相信人们对你的评价的。每当我开口想为你辩论几句,很快就会被人言人语给淹没,说我不明真相被你给蒙蔽了。久而久之,我也不太敢随便争辩了,害怕再加深人们对你的坏印象。”

    我越听越沉重,我知道事实不是这样,但我也无力去辩明什么,转念又一想,我现在居住的地方离人群如此遥远,与世无争。我远离人群,他们眼不见心不烦,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会将这件事给淡忘了。毕竟,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包括憎恶与可能有的仇恨。因为我从此后会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那份沉重的心情一经思虑就被我抛在脑后了。

    我回应道:“那有可能吗?就算参加庆功宴,也都是一群男人在酒楼里喝酒,那里就有歌伎等类;要不就是在我家里酬谢,怎么可能会有高官还带着小妾来参加宴会呢?这造谣的人根本也没参加过这样的宴会吧?简直是无稽之谈。你放心,我不会放在心上的。从此以后,我就在这里住下了,跟乡民也不会产生什么交集。我这个人或许渐渐就会被他们给淡忘了,随便他们现在怎么说去吧。”

    “哥,你能这么想我很高兴。那些民众其实也不知道真实情况,就是不知道被谁给鼓动起情绪来了。咱们不用理他们那些人。不说这个了,喝酒,喝酒。”

    “来,干了。”我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并没有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反而对之后的安静生活憧憬起来:‘或许可以从山间林里湖边移种些花草,将这个有些空荡荡的院子给点缀一下。再让朴安买些书。从此只读书赏景,不也是很好吗?’

    “哥,这么多年你就是一个人过的吗?没找个伴吗?”

    “没有。我没什么心情找,自从我父母去世之后就更没有这个想法了。我总觉得京城不是让我心安的地方,我在那里找不到归属感。我在那里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哎,除了见识过一遍繁华,到最后,我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我在归乡的路途中,才恍然发觉入京前读书时的理想早已经随着一场场应酬,一遍遍登门拜访,消失得无影无踪。倒是,我自己独居在酒楼的时候,恍然又回忆起我读书时曾有过的豪情壮志,入世理想。其实是我自己随着现实的接触,慢慢弄丢掉了原本的道路。”越说,我心情越低沉。

    “哦。”场面一度很沉默,他也不知道再问什么,沉闷了一会儿:“哥,不如你就讲讲你曾经的理想吧。现在可以重新开始了,或许你可以再拾起原来想要做的事呢。”

    故事讲到这里,今天的时间也就来到了中午。‘今天的故事有些平淡。’这是我当下结束时的念头。稀稀疏疏的人群一一起身离开了这里,原本应热闹的茶馆便也显得很冷清。

    不一会儿,茶馆里暂时就只剩下我和说书先生,他笑了笑:“小友,早晨的时候在想什么呢?”他一点也没有把当前的场面放在心上,反而还饶有兴趣地问起我的情况来。

    我挠了挠头,不太好意思地说道:“嗐,没想什么,我有时候就是这样,总是莫名其妙地出神。我看着像是在想什么事情,其实也可能只是在享受当下的清欢,或者其他什么原因。”

    “哦?这可是很好的心境了,能保持这样的状态也很不容易了。冒昧问一下,小友行加冠礼了罢。”

    “还没有呢。不过十八岁,还差两年。”

    “这样啊,正青春年华啊。可要好好读书,不要学其他那些纨绔子弟干些寻花问柳的行为,辜负人生正好时光了。”

    被他这么一说,我脸有些发红微烫,心里的秘密好像被他发现了似的,只能起身行礼:“多谢先生劝诫,晚辈必当谨记在心。”

    他摆了摆手:“我算什么先生,不过一靠说书讨生活的人罢了。”

    “那先生怎么会选这样一个故事?这不太讨喜吧。”我小心翼翼地注意着自己的言语不要过分。

    “你不用太小心谨慎,我没那么脆弱。之所以说这个故事,也不过是为了完成一个约定,纪念一个人罢了。”

    “谁?”我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哈哈。暂时卖个关子,等到这个故事讲完的时候再告诉你。”随即他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被这份情绪感染也跟着笑了起来。

    “好喽,天不早了,我得回家吃午饭喽。我媳妇还在家等我呢。”说这话时,他满脸幸福。

    “那告辞了,我也回家去了。”

    “祝小友人生安好呦。”

    “谢谢。”我心里虽然疑惑这言语怎么像是临终祝语,但还是说了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