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见人间春色 » 第三十八章 祭祀三敬

第三十八章 祭祀三敬

    我疑惑道:“难道这场祭祀还有别的说法不成?”“那当然,不然你以为这些王公贵族们大热天愿意跑这来集会啊。他们自己家的条件可比这里好多了。”

    这时,他脑袋悄悄靠近,言语声音刻意降低:“这里原本是不让说的,在这里说会犯语戒的。我偷偷告诉你昂……”听此情形如此严重,我连忙制止他:“算了,不要说了。”他这时盯着我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也好,你只记得到时祭祀的时候,‘祭神如神在’,心一定要诚就好了。”我看他说的那么重要且神秘,点点头应了下来。

    “你这厮说完了没有,没看到男人都往祭坛方向去了吗。我们也走呗。”“嗯,行,我前面带路。”房华听此踹了他一脚:“给你点尊重,你还蹬鼻子上脸了,人这么多还用你带路啊。”

    “嘿嘿,大哥您先请,您先请行了吧。”甄游俗边走边摸了摸屁股:“臭小子,下手还没轻没重的。”“这不跟您学的吗?”

    随着目的地越来越近,我感觉他们两个收起了身上玩世不恭的态度,神情转为严肃稳重。我见此情形也跟着诚心起来。

    欢林苑中央依山,对有平地,一条大江在东侧默默奔流。祭庙在山下平地,有墙围起,进入而先见息室,是换衣净手之地。出,人群向祭祀地点汇聚。

    祭坛面江而临山,人群在此分开而各至己位。我跟随我父亲和哥哥,临皇亲而即位,见天子冠十二旒,衣玄衣、黄裳、白罗大带,肩有日月龙纹,背画星辰、山纹,世子稍微靠后而立衣着与皇帝相类而冠九旒。并随,有其他皇子公主。

    皇帝身边还站有三人,一人道士模样五色云霞山水袖帔,元始宝冠,狮子文履;一人儒士模样,衣着和我身边的文官没什么不同;一人僧人模样,身披紫色袈裟。

    父亲、哥哥与我,冠九旒,衣玄衣、红裳、白罗大带等,祭衣上画饰去龙而绘麒麟,除上面说过的图案我见衣服上还有: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与我们并站在一起的武官,几乎没什么不同,但冠七旒;文官以仙鹤代麒麟,亦冠七旒。甄游俗朝我挑眉,我没心情理他。后面的我就没有去注意,在这样的场合摇头晃脑显得太不庄重。

    人皆即位,气氛也变得庄重肃穆。一时静寂,只闻风流、树响、水奔。前说三人向前左道一右儒佛二,唱说:“祭祀典礼开始。”我低头谦敬。三鼓而后奏“始平之乐”,舞“春生之舞”。乐舞停。

    三人共唱:一敬;众作揖而和:天地祖先父母。再唱:二谢;众再揖而和:诸天仙佛先贤往圣。末唱:三安;众末揖而和:本心道德不灭。事毕。

    初献祭品。奏“嘉平之乐”,舞“天鸣地和之舞”。止。皇帝执圣旨而告曰:

    臣诚惶诚恐顿首而告之于苍天厚土与四方神灵:自臣即位以来,谨尊先祖遗训,恭承往圣文脉,深体百姓疾苦。顺天时、因地利、和五运;行坎离阴阳以持道修身,勤理政务以乾自健,治家同乐以坤柔容,耕种因顺以巽民众,征伐奉善以震宵小,兑泽和悦,艮安八方。宵衣旰食,谨慎肃微,勤恳自处,不敢有一时之懈怠。惟赖仙、佛、圣者共佑,天地、四时、山川之神同护,君臣合力百姓善顺,而幸使臣朝上治下顺,国富民强,四时协奏,天地共律。文不尽言,情不尽意,臣以良玉、珍宝,三牲、清酒及各类糕点等礼品,燔而烟之,伏惟尚飨。

    而火烧祭品,烟雾迷离。奏“永平之乐”,舞“仙佛君臣共治之舞”。止。稍待。

    只见天朗气清,天空中突然出现五颜六色之祥云在空中变换着形状,一时如龙如凤如凰如各种奇珍异兽齐现,一时又似仙人圣佛同现笑看人间。接着云暂遮骄阳,周围稍暗祥云又化成点点光亮如夜坠流星,散落到人群之中。

    末礼。同唱开始之三者。而停。众人皆默,站立在原地大概一刻时间。

    我不明所以,但也不好多问;只能依样学样,诚敬以待谦虚而立。忽闻耳边一声音响起:“去噵门书院,那里是你‘道’开始的地方。”我急忙睁眼,试图寻找到声音的源头。可是,周围人都诚敬沉默,色容庄重严肃,看不出一点特殊的地方。

    ‘刚才这个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噵门书院又是哪里,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我心有疑惑,但这种情况下也不好直接问我父亲。刚要继续保持诚敬状态,忽然,我看到前面的皇帝突然向前几步,转过身来。原本人群都是面朝东面而进行祭祀,他急速转身而反方向扫视人群。我只能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样子,面朝土地,继续闭眼而立。

    一会儿,我感觉我父亲和哥哥他们都抬头了,我也跟着睁眼,看向他们。只见他们都轻微摇头,而台上的皇帝见此不漏声色地点了点头。

    ‘这又是在干什么?好奇怪。’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好像世界对所有人都敞开怀抱,唯独对我保守了秘密。

    礼毕而结束。三人同唱“跪谢天地八方”。然后皇帝起身,说道:“众位爱卿平身吧。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各位自行分配,不要忘记后天的晚宴即可。”

    “谢陛下。”众人起身。人群仍待在原地,待到皇帝离开后,众人才换好衣服,相继离开祭庙。在路中,人群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我望向父亲欲言又止,他用眼神示意我不要多言。我只能按耐住心中的疑惑不解,跟随在父亲身后默默行走。

    人群在前面走,我、哥哥、父亲在后面慢慢吞吞地前进。不一会儿,我们与人群就显出了一大块距离。父亲这时候问我:“刚才在祭祀的时候,我感觉你突然抬头,是发生了什么吗?”我将我遇到的情况告诉了父亲。

    “原来是这样,我也不知道这个‘噵门书院’是哪里。或许是之后晚宴上皇帝要告知的消息也不一定。你这事我们家里人知道就行了,一定不要告诉别人。”看到父亲如此郑重其事。我下意识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