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津渡 » 第六十章 五月的鲜花3

第六十章 五月的鲜花3

    “老朽何德何能?这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我已经看到了抗战的全面胜利!赶走小日本,建设一个富强自由民主的新中国,指日可待!

    我谨代表穆源小学全体师生,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各位市民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台下掌声雷鸣,谈校长鞠躬示意,继续:

    “有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国的胜利、日本的失败;二战的胜利,法西斯蒂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我年近花甲,今天是我谈三省最最快活的一天,刚才我突发奇想,我——真的希望再活一个花甲!”

    ……

    谈校长的致词一结束,西津渡上空响起了爆竹声,鞭炮声,几乎在这同时,城里城外的爆竹烟花交相辉映,划破长空。

    北原今天一整天都呆在办公室里,午饭和晚饭都没有吃。

    此刻他站在窗子口,望着(听着)窗外的烟花,爆竹,还有像机关枪声似的鞭炮声,仿佛把他带进了腥风血雨的战场。这是中国人最后的全面大反攻,日本人已经溃不成军,狼狈不堪。

    他知道大日本帝国的末日已经来临,至于自己个人的末日也毫无悬念——他自觉自愿地把自己个人的命运捆绑在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战车上,一起坠入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心甘情愿地车毁人亡。

    生,无法做人杰;死,岂可不为鬼雄?

    北原要最后一搏,以达到他死而无憾之目的——戴着充满自豪的军功章,跨进地狱大门,在“鬼”的世界里,还是做英雄。为此,他谋划做三件事。

    演出开始了,第一个节目男声小合唱(清唱)《渡过这冷的冬天》。

    四名男教师朝台上一站,就引发了观众善意的哄笑。这是一首儿童歌曲,四个大男人一副认真严肃的模样,还没唱呢,就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简单的几句歌词,连唱了三遍,每遍花样不同,经过他们的演绎,或快或慢;或高或低;或唱或哼;给人的感觉还就是,天有点冷(凉快)了,但冷得有盼头,寒冷的冬天就要过去,枯枝就要发芽,春花就要绽放。

    陈鹏程和空音也在人群里。今天晚上他俩和普通市民一样,穿着一身随意的夏装,鹏程关照空音,不能说话,一句话也不准说,日语、汉语都不准说。空音很乖巧地微笑点头,她知道自己一开口就会露马脚的。

    第二个节目是混声合唱,伴随着杨柳《松花江上》的钢琴声响起,一位身子佝偻破衣烂衫的老人(谈校长亲自扮演)率领着逃难流浪的人群(夏令营全体师生装扮),扶老携幼上场,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他一声苍老凄凉“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领唱,扣人心弦,产生出强烈共鸣,台上台下的好多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空音基本能听懂,看着这流浪的人群,也完全可以理解演唱的内容。她思绪万千,紧紧地勾住鹏程的胳膊,有些颤抖;鹏程不动声色,扣住她的手臂。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男声、女声、童声不是那么齐整,可声声含泪,句句泣血;失去故乡、失去亲人的场景历历在目,凄惨悲壮,令人断肠。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最后尾声的旋律,伴随着演员的声泪俱下,怆地呼天,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的感情融为一体,达到了高潮。观众里有人自发性地高喊口号,一时间广场上群情振奋,口号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