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津渡 » 第六十二章 最后的疯狂1

第六十二章 最后的疯狂1

    大家随意坐下,说笑间,老板已经是一人一碗馄饨端上来了。美味可口滚烫的馄饨,加上胡椒粉,这大伏天的,一个字,“爽!”

    “今天馄饨的馅多,数量也足。”一位老师说,“我平时吃呢,一碗是12个,今天16个。”

    “老板,赔本的买卖做不得哦!”又有老师说。

    沙主任脱掉上衣,其他五人也脱,还窜掇校长,脱吧脱吧,没有学生,没有女教师,怕什么?我们今天痛快,就放肆一下子了?

    谈校长矜持地笑笑说:“没事没事,你们脱,尽管脱!年轻真好,就让三省保留一点最后的斯文吧。”

    馄饨老板过来打招呼,他扶着头上的厨师高帽子,鞠了一躬,笑容可掬地说:“各位老师有所不知,谈校长在我们这一带可是德高望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口皆碑的。平时呢,他也常常照顾我的生意。我今天没能参加你们的游行,看你们的演出,实在遗憾,但我都听说了。赶走鬼子,老百姓扬眉吐气,我心里痛快。今天我请客,一文不收,也算我聊尽绵薄。”

    谈校长站起来拱手致谢。

    沙主任兴奋地说:“馄饨不收钱。那我们为老板唱一首歌表示感谢,还是《五月的鲜花》怎样?筷子、勺子、碗、碟、瓶和桌子伴奏。”

    “妙哉,妙哉!击缶而歌。”谈校长显然意犹未尽,一下子年轻了三十岁,带头用筷子敲响了碗碟瓶勺和桌子。其他老师亦连呼“妙哉!”“妙哉!”开始了一出别开生面的演唱。

    歌毕,谈校长带头起立,集体向馄饨老板鞠躬致意。

    大家簇拥着谈校长兴尽而归,歌声旋即在巷子口再次响起,谈校长示意,声音小一点。“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们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歌声雄浑低沉,在小巷子里久久回荡。

    这时候,大家都没有留心,有一个短褂短裤的黑衣人始终不远不近地跟着他们。此人没啥特征,小褂子敞胸露怀,手上拿着一把破旧的大芭蕉扇随意地摇晃着,拍打着,一眼看上去,与附近的市民别无二样。他一直注视着那几个老师将谈校长送到家门口,进了门。

    大约过了大半个时辰,万籁俱寂。谈校长家及四周都已经黑灯瞎火,人们趁着立秋以后凌晨的早凉,睡深睡熟了。

    黑衣人像个幽灵似的飘进了谈校长家。今天下午他打听到谈校长住在板壁巷,就已经把与板壁巷相连的三元巷、民国春街、三善巷、贾家巷几个小巷子摸了个熟透。

    谈校长家里今天只有他夫妇二人,黑衣人见人就杀,随手一抹,谈师母死了;又是一刀下去,谈校长也死了。不费吹灰之力,举手之劳就解决了两条人命。然后黑衣人竟然取了谈校长的“命根子”,就悄悄地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北原知道好日子不多了,他得抓紧时间实施自己的方案,以了却他最后的心愿,以此作为他给中国人,给中国男人和女人以最最残忍的报复,死而无憾——他是准备一死了之的。

    早晨,天还没有完全放亮,木村回到宪兵队邀功请赏。他首先展示了“命根子”,再轻描淡写地叙述了一番他作案的经过。

    原来那个黑衣人正是木村少尉。木村杀了两个人,不足为奇,鬼子不杀人,谁杀人?而取了谈校长的“命根子”,其下三滥的手段,歹毒的程度则令人无不毛骨悚然。

    北原没有看木村上交的“战利品”,那玩意儿无法欣赏,自已的内心正在绞痛。他考虑的问题是,准备好的一杯含有剧毒的“庆功酒”现在要不要赏赐给木村?这种事情毕竟不光彩,应该天下无人知晓才保险。他死盯着木村,犹豫不决。

    木村被看得毛叽毛叽的。怎么啦?一切都是按照你的计划办的,“领头的”“半夜”“不要惊动任何人”“取了他的命根子”“不留任何痕迹”。木村在心里嘀咕。他看了一眼北原之后,就一直低着脑袋——少佐的眼神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