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爹是高俅! » 第四十三章:把工作安排安排

第四十三章:把工作安排安排

    “回禀团练大人,此营名册禁军五百人,如今实际在营中三百人。厢军名册一千五百人,实际在营中青壮八百人。”

    “你说的可是实话?”高坎对上他的眼睛。

    “末将未敢有半分虚言。”

    “空饷我不管去向,毕竟此事乃大宋之弊,全国上下都如此。”高坎这话倒是让那四人松下一口气,“我只问实际在营之兵,可有足额发放银饷?”

    “回大人,禁军是有的,只是这厢军……”

    “厢军为何不能足额发放?”

    “厢军管制混乱,往往老厢军还在,其子弟也加入,虽然十余年前裁撤过一部分,不过现在仍然超编。算上老弱足足有一千七百人,但州府只算青壮,给了一千的份额,只能将标准降低。”

    各地厢军都有这个问题,编制混乱,人员超杂,各地都在积极裁退但效果并不显著。

    “汤统管,虽然你们三人准备要离去,但在文书通知下来,你们还是本官手下将领,所以后续安排有需要你们的地方还是要多上心啊。”

    “是,末将明白。”

    看那三人皆是点头,高坎这才接着说,“那好,我来简单安排一下近期的工作。”

    “林都头。”

    “末将在!”林冲起立,等待高坎安排。

    “你且随汤统管左右,了解军营各项事务。”

    “是,末将遵令。”

    “不懂之处要多问问汤统管。”高坎挥了挥手让其坐下,看向严昆和洪士峰,“严都监选拔二百厢军划入禁军之中,待遇和禁军等同。洪都监负责管理厢军,与阳泉先生一起把厢军全划入后勤。”

    “敢问大人,何是后勤?”洪士峰出列问道。

    “后勤顾名思义就是在后方保障作战所需各项,如粮草,如照看马匹之类的活计。”顺带着,看向石建如,“阳泉先生乃我帐中主簿,与你一齐负责这转制之事,之后待遇不变,每人每月三百文。”

    “董都监、鲁都头。”

    “末将在。”

    “你与鲁都头一齐管理三百禁军的操练,同时,新选拔出来的禁军也归你们二人负责操练。”

    “是。”二人皆领命。

    “汤统管。”高坎看向汤兴亮。

    “末将在。”

    “你依旧负责全营之事,只不过多加一事。”高坎也不卖关子,接着说道,“厢军名额全部腾空出来,需要你去附近召青壮填补,待遇给到五百文。”

    “大人,这是为何?”汤兴亮不明白高坎用意,“如今河东流民不少,三百文足以,何必五百文?”

    “虽说还叫厢军,但我把他看作是禁军的候补,平日训练向禁军看齐,自是不能再以厢军待遇召人。”

    是的,高坎决定拉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出来,虽然现在的梁山应该就王伦那个白衣秀才当家,但水泊之中,不用训练有素的大军围剿,如何剿的灭。

    “是,末将领命。”

    如今,整个营帐也就武松一阵心焦。到最后也没见高坎给他布置任务,自然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而焦灼。高坎把他失望的眼神看在眼里,了然于胸。

    “好了,闲话不多叙,给大家的时间只有十五日,十五日后我要看见成果。”高坎摆了摆手,“期间我要去一趟济州,共议这剿匪一事,武都头和王虎陪我就可。期间大小事还是以汤统管为主。”

    “是!”武松忙不迭的应道。

    “行了,散了吧。”高坎看向汤兴亮,“麻烦再差一副笔墨过来,我替你们写引荐书!”

    “有劳大人了!”汤兴亮三人皆是躬身抱拳。

    除了给他们三人写引荐书,高坎还准备向高俅要写军资。刚刚在心里一盘算,五百禁军一年六千贯,一千五百厢军还需一万两千贯。后勤就拿州里发的钱就行,但算上粮草,一年两万五千贯绝对是要的。于是他提笔写道,“父亲大人,儿高坎参拜。”

    “梁山贼寇战力虽低,但其守着水泊天险,易守难攻。为早日攻克梁山,班师回朝,特此请求粮饷三万贯以养兵练兵以攻梁山。

    臣郓州团练使特请。”

    字写得歪歪扭扭,还词不达意。前面是儿后面是臣,邯郸学步可笑可笑。

    “阳泉先生,这汤兴亮三人引荐书你来代笔。”高坎也不知道引荐书该怎么写,于是让石建如代笔。

    高坎在其身侧看了几眼,再看看自己写的狗爬,愈发不好意思,赶忙折叠起来,然后才感叹道,“阳泉先生的字可真是赏心悦目啊!”

    “大人过誉。”他倒是有那宠辱不惊之风了。

    “对了,阳泉先生,你拟定一个框架,和洪士峰对接好后和我一起去一趟济州。”

    “好的,可是大人需要一个什么框架?”石建如对这个高坎所谓的后勤也不是很懂。

    “比如后勤军里面分成三大块,粮草供应的、武器装备的还有战场救治的,你想个好听些的名字,主体就这三块。”高坎想了想,“咱们不是还在阳谷县封存了好几大仓库的药材么,刚好并入这后勤军的管理。”

    说着,高坎想起了什么,“你再与我写一封给我爹的信,上面说需要一些工匠,造船建筑的都要,来了以后并入后勤。”

    打梁山没有稳固的战船供应那可不行,而且他之后还想拿下梁山在这里培育他的水军呢,怎么能没有生产船的工匠?

    石建如就按高坎的话原原本本给写下来了,看高坎在独自思考,于是站在一旁默默候着。

    高坎在头疼医疗这块,如今打仗死人往往不是战场上死的,而是战场中受伤,但医治不好发炎死的。

    看来还得搞一批郎中药师,不然自己部队好不容易培养的士兵,就这样死了。

    “阳泉先生,你这两日就在军营里多费费心,后勤军的初步建设还得靠你把这个架构细化。”高坎没别的要求,对于后勤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只要和上战场无关的,都算后勤负责,生火做饭也是如此。”

    “是!”石建如领命。

    “弄好后来城里寻我,我先带着王虎和武松走了。”

    都吩咐完,高坎也当起了甩手掌柜,带着王虎和武松回家去了。

    他不由得感叹道,当老板的感觉真爽!

    可他这一回家,却听到张三等人汇报,武大郎和富安被人给扣住了,扬言要高坎这个假团练去赎人,张三等人打上门却也没占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