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腾飞 » 第二十四章 神仙的愤怒

第二十四章 神仙的愤怒

    大明皇帝和后金大汗的第一次见面会就这么草草的结束了。后金撤退的极为迅速,才几天的功夫,后金大部就退到了长城以外,致使从宁锦回援勤王的辽东督师孙承宗仅仅拦住了几支后卫,战果不大。从西安出发的孙传庭带着新组建的秦军还没到保定,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

    谁都不知道的是,此时在河南境内还有一支千把人的勤王之师正在艰难行进。这就是南阳的唐王朱聿键,此时唐王三十三岁,听闻京城被鞑子包围,救驾心切,上疏请勤王,崇祯皇帝没有答应,竟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招兵买马,亲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行至裕州,巡抚杨绳武上奏,崇祯皇帝大怒,责令其返回。

    李浩起初不知道这件事,他知道大明朝有个唐王,勤过王,后来还当过皇帝,可惜无力回天。当李浩知道唐王来勤王的事情被崇祯拒绝之后,事情已经好几天了,斥责的旨意肯定追不回来了,李浩气急败坏,揪着崇祯皇帝的脖领子把他拽到太庙,指着崇祯皇帝的鼻子大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人家千里迢迢来救你,你他娘的还不让,千把人的队伍,你特么的还怀疑人家有异心?今后谁还敢来救你?怪不得人家都说,崇祯皇帝的能人大才都在他的昭狱里,这他娘的一点都不假,杨鹤在里面、陈奇瑜也在里面,孙承宗要不是你的老师估计也早进去了,闹不好还得加上一个唐王,哦对了,唐王好像被你囚禁了好多年,人家没有记仇,没有给你落井下石,还千辛万苦的过来帮你,可你他娘的居然不领情,混蛋透顶!”

    还是不解气,又指着朱元璋的牌位大骂:“重八,你的这些个后辈简直就是扶不起的刘阿斗,烂泥扶不上墙,忠良之士都被他霍霍尽了,朝里面尽是一帮子酒囊饭袋,反正你的大明朝也没几年了,让他自己玩吧,玩儿完拉倒!老子也不再操这个心了,去环游世界,从此山高路远,不再相见!”

    李浩骂的惊天动地,崇祯趴在地上不敢抬头,宫女太监都躲的远远的,就连王承恩也不敢过来,远远的跪着。神仙自打下凡就没怎么发过火,下人们做错了什么事情,也是呵呵一笑就没事了,像今天这大发雷霆,以前从来没有过。

    李浩骂完了,抬脚就往外走,,崇祯还跪在朱元璋的牌位下面呢,听神仙不管他了,要走,虽然他是皇帝,一言九鼎,不需要谁在管他。可神仙是太祖爷请下来的,这个满朝官员都知道,要是被自己气走了,那可就大条了!这不孝的罪名可就甩都甩不掉了,哪里还有脸见列祖列宗?。

    所以李浩刚刚迈步,崇祯皇帝马上就抱住了李浩的双腿,鼻涕眼泪都分不清了,哭喊到:“神仙留步,神仙留步.......,朕错了......呜~~呜~~......”,远处的王承恩一看不好,神仙爷爷要走了,知道大事不好,连忙连滚带爬的也过来了,趴在地上抱住李浩哭喊:“神仙爷爷莫走,都是奴婢的错,都是奴婢的错,是奴婢劝皇爷这么做的,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啊......”

    看着地上的一主一仆,李浩心中感叹,自己也没打算真的走,即便走,又能走到哪里?自己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彻底回不去了,天下之大,除了这北京城,自己还能仗着朱元璋和神仙的名头立足,其他哪里还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把两个人拽起来,李浩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二十四岁的年纪,在后世可能还在上学,或者刚刚上班,或者啃老,反正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可年轻的崇祯皇帝,不太壮实的身躯却要扛起一个病入膏肓的老大帝国,其压力可想而知。都说崇祯皇帝勤勉,不近女色,也不像木匠皇帝那样玩物丧志,可他做的事情与他的期望总是背道而驰,除了腐朽没落的大环境以外,还有就是崇祯的做事方式了。他急躁易怒,又刻薄寡恩,许多能做事的大臣都被他或杀或免,或者干脆投到昭狱里面让他等死,朝堂上留下了一帮嘴炮打的震天响,却干啥啥不成腐儒,这些人能成什么事?怪不得他临死前说”诸臣误朕也”,虽说有推脱责任的嫌疑,也说明了当时的朝堂里都是一帮子饭桶。

    李浩站在那眼睛盯着崇祯,脑子却神游天外,崇祯被看的心里发毛,低着头一动不敢动。王承恩悄悄的退出了太庙,这太庙祖地不是他一个太监该呆的地方。方才事急从权,现在见李浩情绪平静下来了,自己还是退出去的好。刚退到门口,就被李浩叫住了,让他去找两个座,不大一会,搬来两个锦墩,挥退了小太监,王承恩刚要退出,被李浩留下,站在崇祯身旁。

    李浩坐在锦墩之上,让崇祯也坐,崇祯规规矩矩的坐下,李浩抬起二郎腿,身子前探,对崇祯说:“皇帝呀,现在大明朝已经风雨飘摇了,没有几年的时间了,这个你知道,朱元璋肯定告诉你了,不然他也不会找我来帮你,可你做事怎么都不跟我商量呢?我知道你是皇帝,这个国家你都可以一言而决,可大明朝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你已经无力回天了,你现在还没感觉到吗?你做的事情总是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因为你从小就在深宫里面长大,看不清、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你了解的大明朝,其实都是大臣们奏折里面的大明朝,不是真实的大明。大明朝堂衮衮诸公,你都看的明白吗?你也看不明白,你看不懂他们的心,所以你才会做出这等让忠良寒心的事情。我比你强的一点就是你们所有人的命运我都知道,包括外面那些个藩王,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命运、结局我都清楚,所以我分得清他们中哪些忠、哪些奸,可是我又不能全告诉你,我跟你透露这么多天机,我真的没几天活头了。”

    李浩换个姿势继续说:“当京城被围,大明朝这么多的藩王,勋贵当中敢于带兵勤王的只有一个唐王朱聿键,明知会死,可能会被鞑子杀死,也可能会被按上造反的罪名被你杀死。藩王不掌兵是大明朝的国规,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来勤王,为了什么呢?为了你的皇位?如果是这样,他大可不必前来北京勤王,只要等京城破了,你被鞑子杀了,他就可以自立,何必费这么大劲,冒这么大的风险来京呢?只要你肯动脑子想想,分析一下,你就会明白,他是真的想救你,他在乎你这个皇帝,在乎这个大明朝。而你一封斥责的文书过去,就把人家的心彻底伤透了,你伤的不是他唐王一家的心,是天下所有想帮你一把的忠贞之士的心。我可以告诉你,你的九边防线早已破败不堪,绵延千里的防线,到处是漏洞,鞑子随便挑个地方就能进来,现在天冷了,再过些日子就会下雪了,今年鞑子不会来了,以后呢?下次鞑子再来,再次围了北京城,你还指望谁来勤王?”

    李浩说完,崇祯已经面色惨白,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崇祯从来没有从这样的角度想过问题,他是皇帝,他从来不用去考虑别人的想法,安抚、收买人心的手段都不屑于用,总以为他是皇帝,听他的话那是天经地义,他从没有想过自己的一个简单的斥责会引起这么大的影响。自己太过想当然了。

    李浩站起来,拍拍崇祯的肩膀说:“如果你想明白了,就再下一道正式的圣旨,真心实意的给唐王道个歉,道歉认错不会影响你的皇帝威严,然后请唐王带着他的所有人马来京,说真的,我也想见见唐王。”李浩转了一下身子,左手又拍拍王承恩肩膀:“派一个有分量的太监去传旨,态度一定要诚恳,不许摆架子。”

    吩咐完了,李浩就回了府邸,吃完了晚饭,天就已经黑了,堂屋里冬梅给点好了灯,放下玻璃罩,屋里顿时亮堂起来。李浩双臂支在桌子上,眼睛看着对面春草跟春兰就着灯光下棋,这俩人与其说是下棋,不如说是吵架,走一步悔三步,冬梅在一边看着,捂着嘴笑。李浩眼睛在看着她们胡闹,思绪早就飞走了。

    李浩脑子正在跑马,李姐过来禀告,王承恩来了,冬梅他们三个姑娘知趣的退了出去。王承恩进来,给李浩见礼,知道这个府里不兴跪礼,双手作揖,一拱到底:“奴婢见过神仙,圣旨已经拟好,皇爷不敢擅专,还请神仙爷爷过目。”看来今天把崇祯吓的不轻,连发个圣旨都要拿来让自己看了,谁让自己代表着太祖爷呢,一个不孝的大帽子崇祯真的戴不起。

    王承恩把圣旨展开放在桌上,李浩就着灯光看着直皱眉,一张圣旨写的满满当当,好几百字,四六骈文,还引经据典,李浩文言文本来就是个半吊子,这圣旨连个标点都没有,看了半天,连句子都没断开,一皱眉,卷起圣旨还给了王承恩:“太罗嗦了,圣旨的目的不是要你展示皇帝多有文采,要把事情说明白,语言简单明了,没有歧义就行了,”说着在桌子上抽出一张纸,拿起炭笔就写:“唐王,京城危急时,对你多有误解,朕错了,向你道歉,感谢你克服重重困难,不远千里来援,请带人马速来京师,神祖和朕在京城相候!”

    写完就给了王承恩,王承恩下巴都快掉地上了,这是圣旨,国家威严所在,就写这几句大白话?斯文扫地!“就这么写!”李浩把眼一瞪,王承恩乖乖答应,拿着那张纸回宫重新拟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