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腾飞 » 第三十一章 春节晚会

第三十一章 春节晚会

    说书人肖锦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承蒙公子抬爱,些许小技,实在不登大雅之堂。”

    “我手里有好些书、话本,需要有人去讲、去说,所以我也正在物色人选,刚才看了你说书,很是满意,所以想请你到府里说书,当然了食宿都府里安排,你看怎么样?”

    “呃~~,那恭敬不如从命了,只是这茶棚,大哥大嫂于我有救命之恩,还请公子容在下向大哥大嫂辞行。”

    李浩自是无不答应。回到府里,肖锦也就知道了李浩的身份,吓的差点没尿裤子,脑子停顿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祖坟冒青烟了,还特么是一大股的青烟。

    李浩把自己的文稿丢给了肖锦,让他自己去体会、润色。肖锦一看完这个故事,自己就先被感动的眼泪哗哗的,这个故事以前见过,貌似在唐宋就有了,可从来没有这么饱满、这么细腻、这么感人过。神仙就是神仙,一个通俗的故事都能讲的如此生动感人。肖锦沉浸在了故事里,不可自拔。

    转眼时间到了年底,神祖府也在做着过年的准备,不过这一切跟李浩关系不大,都是李姐在操办,李浩专心搞他的晚会。天气太冷,不能在外面,可是要找能占数百人的大屋也不好找。于是李浩就让人在府中的院子里面搭棚子,四周先用布匹围住,再用席子和稻草包裹起来,保温、挡风。表演的台子搭的比较高,保证所有人都能看到。结构就跟后世的大戏台子差不多,只不过你那个还要大,包裹也更为严实。

    大年三十这天,一切准备就绪,太阳落山后,受到神祖府邀请的人们陆陆续续的到场了,皇帝、皇后、张皇后、尚在京城的唐王朱聿键,陕西勤王而来的孙传庭、卢象升的副将李重镇、京城三品以上的官员、在京的勋贵、皇亲,还有李浩特意邀请的一些人都来了,应该有三百多人。戏棚里面每隔不远就有一个蜂窝煤炉子,上面放着铜壶烧水,棚子的顶部开有一道缝隙,以便蒸汽和煤气向外飘散,使人不会中毒。粗大的蜡烛都用玻璃罩子罩着,光线十足。舞台上蜡烛更多,更加明亮,数十块平板玻璃从不同的角度反射光线,再加上布景显得光怪陆离、美轮美奂。

    演员已经准备就绪,总指挥就是教坊司的主事张佐。李浩告诉他,你们教坊司打翻身仗的时机来了,打好了今晚,你的腰杆子就能挺直了,不用再见到谁都低头哈腰的,以后谁家要是想看演出,没有你张大主事点头,他们就看不成!

    张佐可没敢那么想,只想着办好神祖爷的差事,这差事没干过,挺复杂,千万不能办砸了,至于以后咋样,根本没敢多想,一个教坊司还能硬气起来?一个九品的芝麻官都比他强。

    戌时,差不多也就是七点的样子,晚会开始。李浩首先上台,拿着一个喇叭,开始了第一次的新年致辞:“大家好,我是李浩,就是那个从天生掉下来的神仙,在这里,我先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新年吉祥,万事如意!”

    然后李浩深深的一鞠躬。他一鞠躬,台下的人都吓坏了,都不敢坐着了,他是谁?代太祖爷下凡的,谁敢受他的礼?可是这棚子里面,人挤人,躲都没地方躲,不少人干脆直接下跪回礼,一时间戏棚里面就乱了起来。李浩赶紧发声制止,好长一会才又恢复平静。

    李浩接着说:“这是我的家乡的一种礼节,凡是站在台上的,不管身份地位高低,都要给台下的人鞠躬致礼,以示尊重。为什么要办这个晚会呢?还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习俗,在我的家乡每年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男女老幼都会坐在一起,边吃边喝边看晚会,其乐融融,当然了,我们那边的晚会全国的每一个人都能同时看到,天南海北的人可以一起庆祝新年。在这大明朝,目前也只有咱们这些人可以看到,没有办法让外面的人看到。

    办这个晚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想家,真的很想。每逢佳节倍思亲啊!诸位在这大明朝,哪怕相隔千里,也总能回得去。我就不一样了,我真的回不去了,因为那些星星,穷极你们的想象,你们都想不到他们有多远!多少个夜晚,我抬头仰望苍穹,不知道那颗星星才是我的家。我来大明朝的第一个大年三十,大家能陪我一起度过,李浩非常感谢大家!”

    这事李浩的真实内心,憋了一年了,终于可以发泄出来,李浩还没说完,泪水已经控制不住了,哗哗的往下流。神祖爷哭了,崇祯坐不住了,自己的祖宗、自己的太祖爷搞的事情,把人家给坑下来了,自己这个后备儿孙只能替祖宗赔罪。

    刚要起身前来赔罪,被李浩抬手拦住,示意不必过来,崇祯惭愧的又坐下。调整一下情绪,李浩又开始胡说八道:“大家都知道,我是被朱元璋坑下来的,恨他吗?恨,开始很恨他,不过现在倒不是恨了,是可怜他,一个已经作古的帝王,还在天天的想着他那些个后辈子孙,虽然他那些子孙绝大多数都不成器,搞的大明朝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他在天上却无可奈何。

    其心可想而知,阴差阳错,让他碰到个机会,不惜违犯天条把我折腾下来,崇祯啊,他为了帮你,真的是处心积虑了。”

    要是被人敢这么编排大明的皇帝,说人家不成器,早早就被砍了脑袋,但李浩没事,他是神仙,太祖爷的替身,给崇祯八个胆子也不敢反驳,只能乖乖接受。

    “晚辈朱由检叩谢太祖爷!”崇祯皇帝朝天上跪拜。

    “崇祯,起来吧,今天不是祭拜的日子,不必总是跪拜跪拜的,我既然来了,我就不会不帮你,今天不是讨论这些是时候,让我们先好好看节目,晚会正式开始!”李浩说完,下台来挨着崇祯坐下。

    台上的大幕缓缓拉开,府里的大丫鬟冬梅一身盛装走了出来,她是报幕员,拿着小喇叭,下面就是皇帝,还有满朝的文武勋贵,冬梅显然紧张的不行,说话舌头都有些发直,喇叭贴到嘴边:“第一个节目:《歌唱祖国》!”然后弯腰施礼,走到幕后。

    李浩看着这一幕都想乐,恨透了这个没有电的时代,连个扩音器都搞不了,讲个话还得靠人一句句往下传,主持人拿个小喇叭,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味儿。

    李浩在下面想,台上又有了动静,一支队伍以齐步跑的方式从左边出来,男女各十五名,还有一个领队,喊着:“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向右转、......向右看齐”,队伍到台中央站定,领队就是那个考第一的扫地僧,额~~~不,人家叫林秀珍,本来是一个县令的女儿,后来县令犯罪,被抄家发配,家眷也就进了教坊司。由于人长的并不那么漂亮,所以所以只能干些粗活。

    人不是很漂亮,但是嗓音超好,学习能力极强,就是因为学的快,才被点为领队。

    “五角星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改编版的歌唱祖国就被那极度悦耳的嗓音唱了出来。节奏感强,欢快、激昂奋进,教坊司的乐师们也是卯足了力气,二胡、笛子等乐器交替发音,虽然不像后世乐器那么丰富,但是出来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很有感染力。

    时间不长,三段歌词唱完,台下还有人在跟着哼哼。领队林秀珍带领全队鞠躬致谢,然后向右侧退出舞台。

    大明朝没有鼓掌的习惯,这么重要的场合,皇帝就在前面,也没人敢放肆叫好,整个场面静悄悄的,一下子就把刚才烘托出来的气氛全整没了。李浩很郁闷,让那些官员给一帮伶人鼓掌,比要他们命都难,简直有辱斯文!

    虽然入场前已经说明过了,节目演完要鼓掌,可现在静悄悄的,谁也不敢起这个头。无奈,李浩又走上台,接过冬梅的喇叭,又开始讲了起来:“刚才节目演完,现场静悄悄的,很不合适,过年嘛,总要有个欢乐的气氛!

    每个节目演完,我们要鼓掌致意,这事对演员应有的尊重。我知道这大明朝讲究上下尊卑,地位高的不屑于给地位低的致谢的。这个破规矩要改,至少在这个院里,无论你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一视同仁,即便你贵为皇帝,也要鼓掌致谢,这事最起码的准则。如果你觉得精彩,可以大声的叫好,这也无关斯文不斯文,喊好是对演员的鼓励,下一个节目开始,皇帝和我一起带头鼓掌。”

    崇祯自是不敢有违,反正出格的事情在这个院里已经见多了,也不在乎这一次,至于言官劝谏,就按神祖爷说的:“让他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