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腾飞 » 第一百零二章 京张公路

第一百零二章 京张公路

    最近的神仙府很忙,特别忙,每个人走路都是急匆匆的。

    府里今年突然搞了几个大工程,这神仙的脑袋果然不同凡响,在长江上建大桥!这就够异想天开了吧,但是这还不算,现在神祖爷居然想把大山给挖开,在山腰上挖出一条可以让四辆马车并行的大路来。

    山区道路本就崎岖难行,供人马通行尚且不便,更不用说拉着大宗货物的四轮大车了。真的有了这样的道路,能拉重物的四轮大车就可以畅通无阻,直通塞北。

    现在的大明,由于毛衣等毛制品的流行,对于草原上的皮毛货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只靠着大同的互市早已无法满足需求。

    建立新的贸易场所、扩大贸易规模已经成了大明朝廷的当务之急。

    一是地点要离京城足够进,这样省去路上长时间运输的成本。

    二是地势要适合大明军队守卫,平地浪战显示不是大明的优势,那么选择一个隘口就成了大明朝廷不二的选择,只要扼守住这个隘口,就能保证市场和边境的安全。

    这样,张家口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这里离着建虏不是很远,要防备建虏随时过来劫掠。在这里囤积重兵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军队行军时,先锋官该干的事情。可现在这个事情全让盗墓贼马玉来做了。

    现在的马玉,是大明的总工程师,原本就是盗墓贼,对于挖洞那是不在话下的。

    马玉现在可没有一副轻松的表情,眉头紧皱,盯着墙上的地图,脑袋已经愁的大了好几圈儿。

    “老子挖洞都是挖土,现在叫我去挖山!!要从大山里掏出一条路来,宽度还要能够四两马车并行,老天爷啊,这一百年都挖不完啊!!”

    马玉心中不断哀嚎。

    工程量之大,比在长江上建桥毫不逊色,工部尚书刘尊宪也是一脸愁容,一个长江大桥就够头疼的了,现在又出来一个京张公路,公路是个什么东西?有公路,难道还有母路??刘尊宪一阵恶寒。

    “从京城到门头沟这一段,可以用水泥一直铺过去,水泥石子砂浆铺路,然后上面用细灰再抹平,两边都种上树木,夏天可以遮阳,减少暴晒,人马在上面行走也不会感觉太热。”

    李浩拿着竹竿儿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吐沫横飞。

    “道路来向和去向中间也要用种植树木来分开,并且加上栏杆,不能混走,那样容易拥堵。

    进山之后,直接在半山腰开路,如果遇到山头阻挡,需要绕行很远的话,那就开挖隧道。遇到山谷,就架桥,或者直接把周围的山头全部炸平,用炸下来的山石填住山谷,这样山头上面就可以铺设道路。要注意排水,大雨的时候不能形成大的堰塞湖,那样对于道路来说,有被冲垮的危险。“

    崇祯皇帝、工部尚书刘尊宪、户部尚书侯恂、兵部尚书张凤冀,还有那个盗墓贼马玉,在一旁都听的瞠目结舌,把山要挖通,还要把山头削平,那得多大的工程量啊,这比修一段长城的工程量都要大!!要这么修下去,大明朝能撑得住吗?

    这样的大兴土木,在大明朝绝无仅有啊,就算是长城,那也是二百多年不间断的修建才成的。

    现在的大明,跟五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内的流寇已经趋于平静,最大的一股就是张献忠了,现在也被卢象升和秦良玉联手锁进了大山;至于那个李自成,李浩都想替他默哀,要不是为了寻找刘宗敏,李浩可能早把他收了,毕竟他身边的大谋士就是李浩派过去的超级卧底。

    刘宗敏在潼关大战的时候下落不明,反正俘虏里面没有他。李浩不相信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权将军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掉了,他一定还在某个地方,现在留着李自成,就是要把他引出来,然后再一网抓住。

    至于关外的建虏,五年多的封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八旗看起来虽然还是那么悍勇,但是人口的不足,终究会有消耗光的那一天。这几年建虏一直在大肆劫掠蒙古部落,还有就是去更北的地方去捉一些生女真来维持人口。

    频繁的劫掠,早已让蒙古各部恨的咬牙切齿,就连已经投降建虏的科尔沁部,现在也频频遭受建虏的袭击劫掠,牛羊人口不断的损失。不少部族都已经向大明派出了使者,希望大明能给他提供保护。

    修建京张公路,也是为以后出兵塞外做准备。火炮、车马等重型装备能都直通塞外,这让大明对塞外的影响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修路势在必行。

    钱粮现在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至于人手,那就太多了,各地的流民、附近的村民都可以来做工,甚至连老人孩子都可以。这么大的一个工程,需要几十万人,要在以前,这都得强征劳役。现在不一样了,朝廷给钱,只要你在工地上干活,朝廷都会给钱、给粮。

    至于开挖道路的方法,李浩直接用火药解决。开隧洞如此,削山头也是如此。黑火药威力不够大,府里早就制作了威力更大的火药,这威力可比黑火药强多,就是不太稳定,很容易爆炸。

    ........

    五个月以后。

    从京城到门头沟的道路早已经修城了,水泥混合着砂石铺就的路面,上面又抹了一层细细的水泥砂浆。道路两侧护坡之上,还栽种了不少的树木,就连道路中央,也是用树木来分隔来向和去向。

    京城里的人对于水泥路早已不陌生,不少的街道已经铺了这个东西,但是城外的人能够见到的人还真不多。宽阔而又平坦的道路让邻近的人都欣喜不已,不少人都在上面走来走去,摸一摸、踩一踩,都想看看这种水泥路是不是结实。直到有一个夯货拿着大铁锤猛地砸向路面,只听哐的一声巨响,震的人耳朵生疼。

    再看那个夯货,大铁锤已经扔在路上,震的虎口都发麻,两眼呆直,一脸的不可置信。这路也太硬了,自己使出浑身力气砸下去,也只不过砸出了一个白点儿!要知道自己这一锤,都能把生铁砸成两半儿!

    门头沟以西的大山深处,有一处叫做羊角山的地方,山下是一个不大的村庄,有二十多户人家。山坳里有一个湖,山上一条小溪流入到这个湖里。山清水秀,唯一不好的就是太闭塞了。二十多户人家,百十口人,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这片大山。

    村里大部分人都姓谢,所以这个村庄就叫做谢家沟。村里有一个少年叫谢平,今年十四岁。因为爹爹京城进山采药,然后卖到京城。因为经常跟着他爹进京城卖药材,所以对外面的一切都非常熟悉。

    尤其在听说红星厂里有人不用鸭子抱窝,就能孵出小鸭子的事情后,感觉十分好奇,所以就央求这父亲带自己去了一趟红星厂。会孵鸭子的人找到了,结果是跟他年纪差不多的几个孩子,人家也没藏私,手把手的教会了他。

    谢平学会了孵鸭子的本事,欣喜若狂。他爹却不以为然,感觉这就是小孩子过家家的事情,肯定不是真的。央求父亲好几次,总算买回来一百多个鸭蛋,小谢同志就开始了自己孵鸭子的伟大壮举。村里人都以为他被人骗了,这是在瞎胡闹,哪里有鸭子不抱窝就能孵蛋的?简直天下奇闻!

    面对村里人的不屑和嘲讽,小谢同志没有气馁,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实验,人家能成功,自己一定也能成功!

    孵蛋的要诀就是要保持恒定的温度,一般在38度左右,还有就是要经常翻动,使鸭蛋各个部位受热均匀。谢平没有温度计,只能有手感来控制温度。鸭蛋的孵化期一般是28天,也就是一个月试验一次,在连续失败了五六次之后,终于让他孵出了二十多只小鸭子。于是整个小村子都轰动了,都说这是个神童。

    谢平学会孵鸭子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家里现在养了五六百只鸭子。不光谢平在养,全村都在养,小谢同志非常大公无私,将孵鸭蛋的本事教会了全村的人。

    因为山里没有路,鸭子赶不出去,每次去去京城,只能带上寥寥的几只卖钱。鸭蛋就更别提了,翻山越岭的,走路都费劲,这要是再带着鸭蛋,等到了京城,全都得碎了。

    现在村里吃鸭蛋都快吃吐了,鸭子早已泛滥成灾,鸭子是吃虫子的,现在村子周边的庄稼地里,一个虫子都看不见,全让鸭子给吃了。

    村里总共得一两千只鸭子了,那么多的鸭子,一天是几百个鸭蛋,村里人敞开肚皮吃也吃不完。谢家沟的村民忽然发现自己不再挨饿了,饿了就随便拿几个鸭蛋煮一下,香喷喷的,两三个就能吃饱。

    “要是能把大山挖开,把道路修到京城该多好啊!”

    谢平无数次看着对面的大山,心里发狂的叫喊。现在他愁的不是没有鸭子,而是鸭子太多了。现在整个村几乎都学会了孵鸭子的方法,每一家都有百八十只。

    谢平在盼着修路,整个谢家沟都在盼着修路。也许是老天爷听到了谢家沟的呼唤,老天爷开了眼,修路的人还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