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缘尽三国 » 第六章 复活

第六章 复活

    念及后方追兵即至,少女一咬银牙,从马车上一跃而下,拼了命的向屋内跑去。

    而那座建筑,正是祠堂。

    祠堂内,灰尘因激战而四处弥漫,一根破裂的石柱下,女孩颤抖着捂着左肋,几次想站起来,但都是徒劳。

    不远处,头目拍了拍手,漫不经心地直面而来。

    “噔噔噔!”

    又是一阵回响声,这一次,头目有些不耐烦,手中一握,一把冷弓闪现而出,搭箭上弦,瞄准了屋内的某个方向。

    “嗖!”

    破风声响起,黑暗中,唯有森冷的箭尖闪烁寒光,锁定还在茫然中的少女。

    突然,一道黑影从暗中冲出,与弓箭比肩,扑向少女。

    “哧!”

    背后一凉,黑影身形一颤,将少女扑倒在地,身后有些灼热的液体缓缓流出,他反手握住箭身,用力拔了出来。

    少女也是一惊,刚要挣扎出声,红唇却被捂住,望着面前俊美而痛苦的脸颊,点了点头。

    随后,两人身形再一次消失在阴影中。

    数息后,头目出现在了破风声消失的地方,他看着地上的鲜血,拾起弓箭,眼神却愈发的寒冷。

    不远处,女孩将匕首插入坚硬的地面,缓缓起身。

    ......

    小镇南侧

    一支军队慢悠悠的开来。几面“邹”字大旗迎风飘扬,旗声猎猎。

    “邹将军,我们的任务能完成吗?”

    一个年轻人叹息一声,看着前方的首骑,无奈道:

    “今天讨伐黄巾军的人数可能还是招不够啊。”

    这时,首骑勒马停下,望着头顶的烈日,邹靖眼神微动,点了点头。

    “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我们必须执行,如果在七日后我们还是凑不齐人,决战之日,拿谁问斩?”

    此话一出,众将士都是浑身一振,不敢再多言语。

    唯有呦呦鹿鸣,从远处的密林中传来。

    “我记得北方还有一个小镇,我们去那里碰碰运气吧。”

    ......

    脚步声越来越清晰,风将悬挂在石柱上的明烛吹的明灭不定。

    寒冷而孤寂。

    “最后一处。”

    望着阴冷的角落,头目抽出了刀。一旦有任何细微的动静,他就会动手。

    “咔哒。”

    有小石子掉落的声音在左侧响起。头目眼神一瞥,不予理会。

    “咔哒咔哒!”

    又是两颗石子落下。头目脸色一怒。

    “不出来是吧?”

    他右腿往后一立,整个身体成弓步,随后右手五指紧握,一拳轰出。

    “嘭!”

    石柱支离破碎,大量粉末纷纷落下,形成扬尘。他不为所动,拳风再度而至。

    这时,一道身影飞身而起,手中木剑直指头目而来。

    正是少年。

    头目冷笑,这般攻势,正合他意。

    “死吧!”

    望着头目几乎疯狂的眼神,感受着凌厉的拳风,这般死亡的气息让少年的每一根汗毛都倒竖起来。

    他想走,也可以走,但是...

    机会只有一次!

    可能,唯有直面死神,才能更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

    他注视着头目后方的黑暗,微微一笑,手中木剑威势不减。

    “砰!”

    “噗哧!”

    一口鲜血喷出。少年身体内五脏六腑好像颠倒错位,随后倒飞出去,最终撞在了一个石柱上。也不知道到底断了几根肋骨。

    “敬酒不吃。”

    头目揉了揉有些麻木的手臂,就要结果了他。

    “放了他吧!”

    暗处少女终于忍不住,跑过来抱住奄奄一息的少年,眼泪如豆粒般从俏脸上滑落下去。

    “你让我怎么样都可以,求你放了他!”

    “求求你!”

    可惜,对于看遍生死离别,人情世故的头目来说,只是一场玩笑而已。

    “嗖!”

    后方破风声再起,头目没有回头,反手就是一拳。

    “嘭!”

    这一次,女孩再也没能站起来。

    “里面的贼人,速速出来受死!”

    嘹亮的声音传来,正是邹靖。

    “飞儿,你在哪?”

    又有焦急的声音传来,不远处脚步声匆忙,向着少女的方向传来。

    头目脸上顿时青红皂白,想要出手却有些犹豫。没想到这次竟然被几个毛头小子误了大事。

    最后,他咬了咬牙,身形一动,消失于屋内深处。

    危机解除,少女颤抖的娇躯得以松缓,但因为恐惧过度也晕了过去。

    ......

    好像只有一刹那,又好像过了好久。

    梦醒时,飞儿睁开美目,看了看熟悉的天花板,是家里。窗前刚栽种的花儿,枕头旁的布偶,以及墙上挂的一家人的画像。

    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

    她从卧榻上坐起,缓步走到门口,推门,轻轻走出。此时正值三更时分,她抬头,明月倒影在眼眸中,亮如秋水。周围还是那般寂静。只有几只萤火虫依然不愿早眠,在细细簌簌的树丛中若隐若现。

    那次争斗中,她除了受了点惊吓和擦伤外,并没有什么大碍。但那两个人...

    有些头痛,她揉了揉脑袋,向前院走去。

    “汪汪!”

    在曲折的长廊中,一只大黄狗突然出现,在见到少女时更是亲近,摇着尾巴走了过来。

    “啊?是大黄!”

    飞儿亲昵的抱住它,这是她的看家狗,从小就被父亲带来,那时候她也还小。一人一狗的友情就持续到现在。

    只是,曾经之人已故。

    “这么晚还不睡,你也在担心我吧。”

    她再度摸了摸大黄的脑袋,然后向前走去。

    身后,大黄摇着尾巴,陪伴着她。

    明月高照。

    “怎么样?”

    前院楼阁内,一个略有些焦急的声音传来,夹杂着疲惫之意,张叔看着从帘后走来的郎中,问道。

    郎中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摇了摇头。

    张叔脸色灰暗,紧握的手掌无力垂下。

    “不过大人,那个女孩的生命力很是强大,她的呼吸已经逐渐均匀,不出三日,定会苏醒。”

    张叔闻言,点了点头,抱拳道谢。

    郎中摇了摇手,再次进入帘中。

    “张叔,他们俩怎么样了?”

    房门被打开,飞儿快步走来,嘴角微抿,玉手紧握,一双清澈的美目望着眼前男子。

    张叔沉默了一下,缓缓说出几个字。

    原本无声的房间,变得更加寂静。

    几息后,飞儿再也忍不住,没有理会张叔的喊声,娇躯颤抖的向卷帘处跑去。

    一步,两步...

    掀开幕帘,来到床前。

    依旧是那张俊美的脸,依旧是那个少年。

    灼热的玉手握住冰凉的手掌,少年飞身而起的身影依然历历在目。

    “唔...”

    再一次,没有忍住。

    泪如泉涌。

    ......

    “这是...”

    睡梦中,少年睁开了眼,看了看漂浮的天地间,随后,眼前景象再转。

    鸟鸣阵阵,浮云悠悠。深山密林中,挺拔的松,坚韧的竹,傲雪中的梅,苦寒中的兰,全部映入少年眼帘。

    而在他正前方,一座雄伟气派的大殿巍巍而立,琼楼玉宇,高台楼阁,屋顶被浮云遮盖,其中有说不出的惊叹之美。

    真是一派仙界景象。

    “师兄,快走啊。”

    正当少年沉浸于此处的玄奥时,不远处有声音传来,他抬头一看,顿时一惊。

    九十九层台阶上,一个身着淡粉色衣裙的女孩,一样的气质,一样的容颜,就连俏脸上的面容都是一样的。

    好生熟悉!

    此时的她正对着阶梯末的一个小男孩大喊。而那男孩显然有心无力,上台阶的速度简直比蜗牛还慢。

    少年伸手,正想出声。突然,他看到了自己模糊而浮动的双手。

    “是梦境吗?”

    如此这般,少年也颇感无奈,他再度看了看那个让他动心的少女,然后起身飞去。

    他的目标是这座神秘的大殿。

    几炷香后,少年飞到了一处屋檐上,在暗暗惊叹的同时将大殿内的景象尽收眼底。

    “喝!”

    “哈!”

    殿门前,是一群清丽的少女站在青绿石砖上练功练武,那整齐划一的姿势,拳道有劲的同时更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只让少年入迷。

    不知多长时间,少年才揉了揉眼,将目光望向更远处。

    中间,一个栩栩如生的石塑伫立,明眸剑眉,一张坚毅的脸上满是冷静,他右手握住剑柄,眼神凌厉,好像随时都要拔剑消灭敌人。

    四周池水环绕,旁边栽种着默然的菊,万紫千红间,无声地绽放着美丽。梧桐落叶被整齐的堆放在道路两侧。斑驳而整洁的路面,书写着时间的痕迹。

    而在主殿门口,有两名女子正拿着扫帚,清扫着地面。

    少年好奇心大盛,心神一动,来到主殿前。里面有个隐约的身影,好像在等待着他。

    他缓缓踏出一步。

    突然,明明晴朗的天突然阴暗下来。随后大雨阵阵,击打在少年的脸上。

    眼前的景象开始模糊,他有些不甘,再度踏出一步。

    “师父,我们在此刻苦练武,为的什么?”

    稚嫩的声音在心中响起,震荡着少年的心。

    “呵呵,当然是为了..”

    “天下苍生。”

    少年意识变得淡薄,陷入黑暗。

    ......

    “咳咳!”

    榻上,一滴泪珠在少年脸上溅开,他的面容动了动,脸色的惨白逐渐退去,鼻息间呼吸开始均匀。

    他不知觉的将那只玉手用力握住。

    床前,少女擦拭着眼泪,脸上露出了动人的微笑。

    ......

    东汉广宗

    城池不远处,三军人马安营扎寨,会合于此,而在这几天间,也有些人马陆陆续续地赶来。

    各州黄巾贼人被破的捷报频传,这也让一些将领蠢蠢欲动,眼看胜利过望,精明的他们都想在这次决战中分一杯羹。

    尤其是那价值千财万贯的张角头颅,谁要拿到,别说此生加官进爵,封地千里。估计下辈子,下下辈子都不用愁。

    滚滚尘土铺天盖地,又是一队人马经过,望着四方豪士云集的壮观局场面,曹操一笑,转身回到帐中。

    “孟德,你觉得怎么样?”

    帐内,坐着两个身影,都目光明亮的看着眼前的俊美青年。

    正是董卓和皇甫嵩。

    “呵呵,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们只是看起来人多势众,但不知道黄巾军内部的全部兵力。一旦他们穷途末路,成为犹斗困兽,其反扑之势也不可估量。”

    曹操摊了摊手,继续说道:

    “而且黄巾军内妖术众多,变化莫测,防不胜防,强攻的话,必然凶险莫测,不可采取。”

    “所以,只有等。先让一批壮士为我们探探路吧”

    两人闻言,眼中满是赞许之色,连连点头。

    广宗城内

    “三弟,不瞒你说,咱们的余粮不多了”

    城墙上,两道人影站在冷风中,看着城下不停移动的众多官兵,其中,清瘦之人叹息道。

    “在这样下去...”

    “二哥,不用再说了。”

    另一个人轻轻出声,听闻此言,清瘦之人心中一振,想要说些什么,但还是放弃了。

    “这一天,还是要来么...”

    艳阳之下,是融不化的凝重与寒冷,凄凉而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