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尽是虚假之物 » 第一卷结语

第一卷结语

    呼……咳咳咳……大家好啊,我是安达与修格。

    虽然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看到这,但还是姑且写一下第一篇故事的完结感言吧。

    《利维坦的梦幻之心》这是这本短篇小说的第一个故事,如果说十分的话,那我大概会给六点五分吧。

    六分是及格,零点五是私心。

    不然,如果正好及格就太尴尬了。

    首先,先说一下结局,其实结局与现在的结语都是我在感冒的情况下写的。

    好还是不好呢?其实我现在也不清楚,因为现在还是感冒的。

    但等我感冒好了后,会不会觉得这个结尾不好,想要重新写呢?

    那当然……是不会的。

    因为我懒嘛。

    只能说,我是个不愿意改变的人。

    既然写下了,只要不是太偏离我的预期,我就会接受。

    尽管,它有那么一些瑕疵。

    说完了结尾,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故事的缺点吧。

    第一,设定,部分设定不是很好,主角的金手指有些强了,不怎么好弄。

    而且对于反派角色的塑造似乎也有弱和单调了。

    另外配角也过于空洞了。

    第二,人设,小说里的人设不够鲜明,也就是不够灵动。

    第三,剧情,剧情缺少代入感,冲突和矛盾也不够明显。

    第四,节奏,节奏有些拖拖拉拉,啰里八嗦,这点也是缺点。

    不过这点,大概是我故意的……没别的意思,就是单纯的想水一水罢了。

    以上,大概就是我目前所想到的缺点了。

    应该还有吧,只是我现在想不起来了而已。

    而如果我后面想起来了,我大概也不会来添加。

    没别的理由,纯粹是因为我懒。

    说完了缺点,那我们来说说优点吧。

    优点嘛……呃……我想不出来,好吧。

    那就当没有优点好了。

    那么最后,再来说说这篇故事的阅读顺序了,我个人是觉得,不一定非要按照顺序去阅读,也可以以另一种顺序去阅读。

    比如,第一章,然后第四十三章,你只需要知道主角从第二章到第四十二章的内容大概就是最终打死BOSS就行了。

    怎么样?快不快,直接跳过了四十二章。

    顺序就是1-43然后看到末尾。

    至于你能不能看到末尾或者看到了末尾愿不愿意回去看,那我就不清楚了。

    一切随缘就好。

    以上,大概就是我对于第一篇故事《利维坦的梦幻之心》的完结想法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觉得,书里面有很多坑没有填,很多设定没有完善。(如果有人真的看完的话)

    事实上,《利维坦的梦幻之心》是没有大纲的,它只是我从我所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大纲里所衍生出来的。

    所以这里面的很多坑,很多设定,不是我不想填,而是填的话就不是十多万字能够说清楚的了。

    而这也是这篇故事里有些地方比较啰嗦的原因,因为它除了是一篇短篇小说,它还是一篇长篇小说的番外篇,也是该长篇前期的世界观补充之类的的存在。

    也许有一天,我会开那本长篇,然后也许会有人发现。

    咦?这篇小说里的角色怎么在作者的另一篇小说里出现过?

    甚至于,也许会有人感叹,“哦!原来是这样!原来《利维坦的梦幻之心》里没有展开的剧情与世界观在这里!”

    至于我为什么不直接开一本长篇呢?很简单,我担心自己无法驾驭好,浪费了大纲与设定。

    所以就先以短篇的形式练练手。

    说完了第一篇故事,那就来说说第二篇故事吧。

    第二篇故事名叫《尼伯龙根的深渊》,这是一篇蒸汽朋克类型的短篇小说。

    关于这篇小说,我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它。

    关于这一点,不是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而是我还不确定我能把它写成什么样。

    万一我说我应该能写的很好,然后写的并不好呢?

    万一我说我可能写不好,然后写的还不错了呢?

    所以,我还是先写吧。

    写了一部分后,再来谈谈自我的感觉。

    当然了,也许我不会回来谈谈。

    因为我懒。

    《尼伯龙根的深渊》,在我的想法中,是一篇讲述关于孤独的故事,一个人的孤独,一群人的孤独,一座城市的孤独。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写好,但我就是想写,谁也管不着。

    注:其实本来的大纲不是这样的,故事剧情也是另一个,基本上属于很快就引入超自然元素的和激烈对抗的。

    但我最近刚看完《八百万种死法》,它给了我一些想法,我打算更改一下剧情。

    所以,估计会很无聊和无趣,对话多且没意思。

    这样好吗?不好。

    可这样重要吗?不重要。

    一点也不重要。

    阿姆斯特朗酒馆内,西泽尔放下手中的《邮报》,喝了口咖啡。

    《邮报》上的头版与里页内容,永远都是关于犯罪与死亡了。

    不止是《邮报》,似乎所有的报纸都是如此。

    仿佛,这已经是这座城市的常态了。

    “这见鬼的城市每天都有在人死亡,每一种死法都不相同。

    那么,这座城市有多少人呢?一千万?两千万?难道真的会有一千万种死法吗?”

    “见鬼,我去想这些干嘛。”

    西泽将手中的《邮报》扔下,放下零钱在桌上,拿起自己的帽子,走出了阿姆斯特朗酒馆。

    “就算这座城市里每天都在死人,可那,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关于第二篇故事里的一些字词可能不是那么的恰当……事实上,这并不是我不会用,而是我用了之后,检测的时候提示我,是敏感词,所以我只能改成不是敏感词的词汇。

    比如……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