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尽是虚假之物 » 第四十一章-焚毁的吉原街

第四十一章-焚毁的吉原街

    我挤出拥挤的车道,走下蒸汽列车,列车在阵阵呜鸣之声中不断远去,在空气中留下灰蒙蒙的水蒸气。

    我眯眼看着眼前陌生的景象,入眼可见的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还有大火焚烧过的痕迹。

    黑色的残壁和乌黑泥泞的地面随处可见,这里不像是我所认识的那条繁华的吉原街。

    倒像是一条久经战火的街道。

    街道上还能看见有人正在打扫地面和清理遗留的建筑残渣,似乎已经有帮派接收这条街道了。

    他们如今正在做清理的工作。

    在我踏进街道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动作都停顿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我身上。

    但也仅仅只是一瞬,所有人又都移开视线,继续忙着手上的事。

    我继续向着街道的深处前进着,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刺鼻焦灼的气味,那是烈油燃烧后残留的气味。

    有人在这条街道两旁的建筑上泼洒了烈油,点燃了火光,让炽热的烈焰焚毁大地上的建筑,使得一个繁华之地化为了废墟。

    这并不稀奇,在灵敦。

    因为灵敦的天气总是阴雨绵绵,天气湿冷,如果用普通的方法去点燃建筑的话,很难让火势燃起来,更别提迅速旺起来了。

    而且还有被熄灭和浇灭的风险。

    所以使用烈性的可燃油才是最好的方法。

    只需要一点火苗与可燃物,大火瞬间随风起,蔓延扩张。

    冷风吹拂而过,一张报纸落到了我的脚旁。

    我俯身捡起报纸,在新闻的头版赫然是“昨夜下城区最繁华的街区之一引发大火:目前尚未知道是帮派火拼还是蓄意报复制造……”

    昨晚吗?这也难怪我现在才知道了。

    因为我已经好几天没有没读报纸了,平日里它们是我打发时间的消耗品。

    而当有其他东西来占据我的时间之后,我自然也就不需要它们了。

    沿着街道一步步前进,他们总是那样,抬头看了看我,又低头去忙自己的事。

    这说明他们只是帮派里最底层的人员,连上前抓住机会的胆量都没有,也是活该只能在帮派的最底层供人使唤了。

    木质建筑的阁楼和院落基本都会烧毁了,只余下黑色的建筑骨架和墙壁,以及一点焚烧残渣。

    除此之外,即便有什么残留的建筑,我也没有看到弹孔什么的。

    没有弹孔,也没有爆炸的痕迹,空气中的血腥味很淡很淡,近乎没有。

    所以,并没有发生火拼吗?

    那么大火,大概是东瀛人自己放的吧。

    因为如果是敌对帮派趁机偷袭放的火,现在在这里清理残局的应该是东瀛人和部分西方人才对。

    而不会全都是西方人,更别提他们似乎都不认识我。

    而且是敌对帮派来袭,发生火拼的话,血腥味也不可能会如此之轻。

    所以大概率这把火,是那群东瀛人放的。

    他们放弃了吉原街,这条他们经营了多年的街区。

    于是,他们一把大火落下,烧毁了自己曾经留下的痕迹和记忆,让一切过往都在那场大火中随着一切焚毁殆尽。

    而在他们离开后,这条无人的街区立马就有帮派着手清理了。

    至于为什么那些周围帮派没有为了这条街区的归属权而火拼呢?也许是已经谈好归属权了,也许是还不急呗。

    什么叫还不急呢?比如先等别的帮派将已经沦为废街的吉原街重新打理好了,再来抢夺。

    这样就省时省力许多了,也就是所谓的不急。

    反正在这里,没什么东西就一定是谁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如今吉原街的现状。

    发生了火灾,却没有火拼,血腥味也微乎其微,而原本这条街区的主人——东瀛人也消失不见了。

    接收街区的新帮派也没看见他们的人身上带着或多或少的伤势,而是全都完好。

    所以只有是那群东瀛人自己放火烧毁了吉原街,然后全员离开,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如今的局面。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要放过烧掉自己苦心经营的吉原街呢?

    因为它已经没有价值了吗?还是说烧掉它,比留着它更重要?有什么东西的价值比这条街区还要重要,最终让他们放弃了街区吗?

    吉原街的大火是昨晚傍晚发生的,如果说昨晚有什么东西,对我来说值得一说的事的话……那就是芙蕾雅来酒馆找我了。

    而这,是在那群东瀛人有意无意地暗示下导致的结果。

    他们一定清楚,如果芙蕾雅来找我,我一定知道这背后有他们在推波助澜。

    那么,我会做什么呢?也许我会找他们算账,也许我不会。

    所以,他们是为了保险起见,为了避开我,才选择地烧毁他们的固定产业吉原街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谁知道呢。

    我走到了曾经吉原街那栋最大的建筑前,写有“笼中鸟”的牌匾已经在那场大火中焚毁殆尽了。

    整栋建筑如今只剩下了钢铁的骨架,黑色的残壁和细小残留的木渣……

    我现在孤寂的建筑前,冷风一阵袭来,让我头上的帽子一阵飘摇,它似乎有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只能伸手按住帽子,待冷风过后,拉了拉风衣的衣领,仿佛这样能够让它更加贴近我的身躯似的。

    算了,走吧,也不是什么必须的事。

    我双手放进口袋里,转身朝着街区外走去。

    这一次,没有谁会看我,也没有谁会在意我。

    因为他们都明白,我不会打扰到他们的生活,我与他们毫无干系。

    “西泽先生。”

    正当我即将走出吉原街的时候,一道阴柔的女声在我的身后响起,我转身一看,她是个女人,但她的穿着却与男人无异。

    更加精准地说,与我很像。

    她穿着比我更小一号的皮质风衣,戴着墨镜和黑色口罩,脑袋上戴着一顶灰色的帽子,脖子上围着一条白蓝相间的条纹围巾,脚下穿着皮靴。

    当然,我没有墨镜口罩,更没有围巾。

    我只是说风衣很像而已。

    她把自己的一切都遮的严严实实,似乎像是害怕被人看到自己的真身一般。

    她是一位东瀛人,我可以准确地做出这样的判断。

    因为如果你和东瀛人打的交道足够的话,你就会发现,东瀛人在语言的发音这方便并不全面,他们的发音有缺陷。

    这导致他们说起与东瀛语截然不同的西方语言的时候,就会出现发音的变形。

    这也使得即便他们的外表隐藏的很好,但只要一开口,就很容易暴露自己其实是东瀛人的事实。

    据说,那遥远的黎夏帝国,就没有这方面的语言缺陷。

    他们的语言发音系统十分完善全面。

    “有什么事吗?”

    我回头望向她。

    “我是替晴雅小姐在这里等西泽先生您的。”

    “有什么事吗?”

    我又一次,重复了我的问题。

    我没有问那些我应该去关心的问题,也没有去问那些我应该去问的问题。

    我只是问问她,找我有什么事吗?

    或者说,安倍晴雅找我有什么事吗?

    “如果您有什么疑惑的话,可以问我,我一定会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你。”

    “唉……”我无奈地看了她一眼,兴致阑珊,“没有事的话,我就先走了。”

    我可以问她,问她很多问题,或许她不一定全知道,或许她不一定会说真话,或许……没有或许。

    我不会问她的。

    即便她伪装地再好,但她不知道,我是狩鬼者。

    当我想要的时候,我的洞察力会比她所认为的要敏锐的多,更多。

    她就是安倍晴雅,当我第一眼看见她的时候,我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西泽先生!”

    她的声音再度从我的身后传来,声音与先前区别其实不大,但我却觉得,那声音中似乎带着莫名的伤心与难过。

    也许只是我的错觉罢了。

    这一次,我没有转身,就只是侧过身子,扭头看向她,“有事吗?”

    她还是如开始的那般,站在原地,不曾动弹,不曾前进。

    所以她与我的距离,才会一步步的远离。

    即便她也在以她所认为的方式前进,但她每前进一步,她与我的距离的就会更远一步。

    她从来就没有想过,我是在她的前方,还是在她的后方。

    想要的东西有很多,放不下的东西也有很多,但如果无法做出抉择与取舍,到头来只会失去更多。

    因为你想要得到的一切,它们也会反过来想要得到你的一切。

    你得到的越多,也就失去的越多。

    冷风抚过,衣角翻飞,头戴的帽子随风飘摇,美丽青丝顺着缝隙倾斜而下,舞动摇曳。

    她的头发,比上一次见面,短了许多。

    她松开压住衣角的双手,摘下口罩,露出了艳丽性感的红唇,双手合拢,放在唇前。

    “抱歉!是晴雅辜负了您的期望!”

    辜负了我的期望吗?我想,也许她弄错了。

    我从来没有就对她有过期望。

    我不会对任何人抱以期望。

    “不用道歉,我从来没有对你有过什么期望。”

    说完,我转身离开。

    什么是期望?我忘了,也记得不真切的。

    也正因如此,我才不会去失望。

    我对安倍晴雅的一切行为不过是随手而为罢了。

    我做了我愿意去做的事,她怎么选择就是她的事了。

    无论她的明天通向何方,那都只是她自己的选择罢了。

    当然,也许她并没有选择的权利。

    但,那又如何。

    我给过她机会,是她没有抓住。

    她想要的太多了,所以她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即便是一个选择的机会,她也没有。

    所以只能在大势与洪流的裹挟中随波逐流,沦为被选择的棋子。

    这能怪谁?怪我不够直接?怪她太过贪心?还是怪时代太过苛刻?

    如果真要怪,那就有太多太多可以怪的了。

    但真的有什么可以怪的吗?

    没有。

    哪有那么的责怪。

    人生而不平等,人生就是如此,哪有什么怪与不怪。

    大家都是这么活着,又有什么资格去责怪他人与他物。

    我离开了吉原街,接下来我打算去走一走。

    去哪里走一走呢?外城区。

    去那些案发地看看,侦查侦查。

    在夜晚来临之前,先做一次查探,没什么不好的。

    也算是提前给周围的势力打个招呼,省的到时候晚上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他们出来碍手碍脚。

    碍手碍脚事小,引发慌乱那才才麻烦。

    那样只会给我增加难度罢了。

    说起来,弄不好还会和隐藏在灵敦的神秘部门碰上也不一定。

    比如什么狮心会之类的。

    以前还觉得尤瑟王的行为有些不可理喻,为什么要对英格美洛实行焚书条例。

    因为那时候的英格美洛是个绝对统一的国家。

    所以什么文化统治,文化控制之类的的理由,根本说不通。

    更别提当时还有文字狱,杀了不少文化人。

    而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尤瑟王实行这条明显有问题的时效性律法时,竟然没有人反对。

    英格美洛虽然国王的权利最大,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那些手握重权的公爵大公联合起来抵制某条律法或者命令的话,那尤瑟王也是无法实施的。

    因为尤瑟王是决策层,而执行层更多的是由下面的人管控,一环扣一套。

    如果他们反对的话,那执行下去只怕也是貌合神离。

    当然了,如果是正常命令他们自然不敢阳奉阴违。

    但如果是事关国家安定与强大繁荣的,而且很明显是弊端大于益处的话,他们就敢。

    除非尤瑟王说服他们。

    而即便是他们阳奉阴违,尤瑟王也不能真的把他们几个掌权大公杀了。

    因为每一个公爵大公都是英格美洛的财富,因为他们除了自己这条命,他们还代表了自己身后的家族与产业。

    如果无缘无故,就因为自己的情绪而贸然杀掉一位大公,那其余大公就会产生危机感。

    反而会联合起来组成团体与联盟,共同对抗国王。

    这样一来,反而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所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好的局面就是国王具有决策的权利,但掌握权利的重臣也有拒绝命令,希望再议的权利。

    在有些时候,或许这会成为弊端,比如有人谋反,或者国家于危难之时,无法让国王全力拼搏之类的。

    但在和平时候,还是利处远远大于弊端的。

    而且万事万物本就如此,你想要找到一个可以适用于任何条件,任何环境的律法或者制度,本就是痴心妄想。

    万事万物都在不停的改变,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同理,无论是制度,律法,工具……所有的一切也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