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从地煞法开始 » 第十四章、试探

第十四章、试探

    至于……

    为什么是十三岁以下的童男女。

    李长生心底有个猜想。

    要知古代风俗不比现代,十五岁后男束发,女及笄,就可以成婚生子。

    这意味着,只有十三岁以下的童男元阳未丢,童女元阴未散,正是提升道行的最佳补品。

    道士缓步向庙外走去。

    可就在他即将离开庙门的时候,背后突然传来了玄真道人的声音:

    “居士,别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到时贫道在此恭候居士大驾。”

    李长生转回头,看着笑眯眯的玄真道人,没有言语。

    有些事情。

    两人彼此已经心照不宣。

    …………

    薄暮。

    烟雾如轻纱般披在城隍庙上空,今日前来的香客都已经散去。

    玄真道士拿着扫把,不急不缓的将院中落叶扫起。

    最后,走过去将城隍庙的门关上,做完这一切之后,才转身回到城隍殿之中。

    所作所为与寻常庙祝并无什么大的不同。

    “你今天有些过急了。”

    偌大的城隍殿内空无一人。

    可玄真道士走进来之后,却仿佛对人说话似的幽幽开口。

    半晌后,一个空洞的声音才响起:

    “我的时间不多了,再拖延下去的话,高晋的后人恐怕会察觉到这里有问题。”

    “而且,今天来的那个不是普通人,他腰间宝剑散发的剑气,让我感到有些心悸,应该是古时剑仙所留之物,我怀疑他背后另有高人。”

    玄真道人眉头微蹙:“你说他是大玄朝廷的人?”

    “有可能,高逆当年就得位不正,如今他的后人更是想将我们斩尽杀绝,很有可能是发现了什么。”

    “我看你是太多虑,有些草木皆兵了。”

    “宁枉勿纵,想个办法试试他。”

    “好,我去办。”

    说话的同时,玄真道士走到城隍金身的后面,掀开鹅黄色的帐幔,那里竟然还摆放着另外一座神龛。

    只不过上面所供奉的并非是道门三清,而是一尊白衣弥勒的玉像。

    玄真道士点燃三柱清香,口中念念有词,俯身下拜。

    黑暗中烛光盈动,本来满脸慈悲的白衣弥勒,竟然衬显出几分狰狞。

    …………

    夜深了。

    房间中的人并未安歇,从窗栏后透出的昏暗烛光,映衬出一道剪影,似是在挑灯夜读。

    李长生正在翻看靖安本地的县志。

    “唐乾宁元年……山中有大蛇作祟,靖安县令樊越……率兵剿之,身死……百姓感其恩德,建庙立碑…奉为城隍……”

    李长生若放下手中的县志,神情显得若有所思。

    按照本地县志的记载,那座城隍庙建于前朝大唐年间,首任城隍是当时的县令。

    因为山中有蛇妖作祟,带人前去绞杀,结果死在大蛇口中。

    当地百姓感其恩德,为其塑了神像,建了庙宇,立了碑文,推作靖安城隍,日夜香火供奉不休。

    后来大唐被各方势力颠覆,樊越的城隍之位也被新朝封敕的城隍取代。

    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异常。

    城隍庙的香火也没有败落,新的城隍爷时常显圣,护佑四方百姓安宁。

    这种状况持续了足有百年。

    靖安也算是安居乐业。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靖安百姓突然发现,本地的城隍牌位好像不灵了。

    哪怕有妖魔在城隍庙外杀人,城隍爷也不会出手相救。

    故而香火日益衰败,最后更是彻底断绝,直到半年前城隍托梦,香火才重新延续起来。

    “难道……此城隍非彼城隍?”

    李长生心中忽地闪过一个念头。

    当年的靖安城隍是前朝县令樊越,那会不会是他暗中将大玄的城隍除掉,自己夺取了城隍的灵位?

    因为他也是人王敕封,有王朝气运加身,所以大玄官方并没有察觉到,靖安城隍已经被偷梁换柱。

    …………………

    暮色降临。

    四野空寂,狂风怒卷。

    王氏在自己的房间内,跪在菩萨像前口中念诵《地藏本愿经》,面现悲苦之色。

    她已是年逾古稀。

    本来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

    可惜到头来却白发人送黑发人,独子在外染病身亡,送回来的时候身体已经腐坏,幸亏还能维持全尸下葬。

    谁曾想下葬后又发生了尸变,差点害了无辜好人的性命。

    好在有高人及时出手相救,没有酿成大错。

    但是按照那个高人的指点,只有将尸身焚毁才能避免日后再出灾祸。

    她内心不忍,所以只请人将棺椁封死,并没有用火焚烧。

    她现在日夜在佛前念经,只希望能让儿子早日破迷开悟,还消自身业障,投胎轮回转世。

    时至深夜。

    王氏方才从软垫上站起来。

    今晚家中只有她一人。

    昨日里,儿媳的兄长连夜从几十里外赶过来,说是家中母亲病危,在临终前想要见见女儿和外孙女,她当然没有理由去阻拦。

    可就在她想休息的时候。

    突然,听见外面院中传来了阵阵怪异声响。

    王氏心中骤然一惊。

    莫不是遭了贼?

    想到这儿,王氏立刻拿起丈夫生前用过的猎叉,然后推开了房门。

    王氏的父亲曾经是镖师,她年轻的时候随父亲学过拳脚武功,走过几趟镖。

    当年也小有名气,现在虽然上了岁数,体力大不如前,可这胆量和功夫却没有丢掉。

    三五个普通人也别想近身。

    王氏右手拿着猎叉,左手掌灯,小心翼翼的走到院里。

    ……

    秋风萧萧。

    雾气如烟弥漫。

    “原来是风刮的。”

    看着倒在地上的簸箕,王氏松了一口气。

    今晚的风很大。

    将簸箕吹翻并不奇怪。

    不过这烟雾来的到有几分怪异。

    王氏过去将簸箕扶起来,顺手用扁担压在上面,免得再被风吹翻,旋即转身向屋中走去。

    可就在她转过身的时候,却忽的瞧见雾气后面,好像站着一个人,正背对着她。

    “谁?”

    王氏立刻举起手中猎叉,有些忐忑的叫了一声。

    但那个人没有任何反应,反而双肩耸动不停,好似在哭泣。

    王氏谨慎的走上去,又问道:“什么人在那里?”

    呜……

    一阵寒风吹来。

    “你……”

    王氏再次开口。

    这次没等她问话,那个人就主动转过了身。

    一张长满了白毛的面孔出现在王氏眼前,吓得她连退了好几步,直接摔倒在地上。

    “娘……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