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从落榜考生到首席科学家 » 第83章 张启华麻了

第83章 张启华麻了

    林墨和比尔卡尔两个人相互推辞着,看的一旁的齐刚直翻白眼。

    “够了!”

    齐刚低吼一声,打断了两人。

    “谁的功劳先不说,你们先说说,你们真的证明了挂谷猜想?”

    齐刚脸上此时以后是满脸的难以置信。

    那可是挂谷猜想啊,百年难题啊,多人数学家投入其中都没能证明,你们居然证明了?

    齐刚到不是怀疑林墨和比尔卡尔的能力,毕竟两人,一个刚完成了克拉茨猜想的证明,一个是菲尔茨获得者,他们已经用他们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优秀。

    只是挂谷猜想是那么容易证明的?而且这才多久?

    齐刚记得刚才他问张启华的时候,张启华可是说过关于挂谷猜想的项目才刚刚立项而已,立项报告才提交没多久,结果这就证明了?

    齐刚不由看向张启华。

    “张老师,我记得你说项目刚立项吧?”

    张启华张了张嘴,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的第一反应也是,这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不过他马上就想到,有林墨,还有一位菲尔茨获得者比尔卡尔在,这也没什么不可能的。以林墨和比尔卡尔的学术态度,肯定不会在这事上开玩笑。

    所以,这是真的?他们真的证明了挂谷猜想!

    张启华一脸的不可思议,但又觉得合情合理。

    只是这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一点啊?

    你要这样,我写立项报告的速度,都快赶不上你们写论文的速度了,啊喂!

    感受到齐刚的目光,张启华咳嗽一声。

    “那个,林墨、考切尔,我再确认一下,你们确定已经证明了挂谷猜想吗?”

    “是的,张老师,证明的过程都在这里。”

    林墨指了指白板上的笔记。

    张启华和齐刚凑过去,对着笔记看了起来。

    “张老师,这里……”

    白板上的字迹稍显潦草,过程有的也很简略,其中有些步骤,公式,非常跳跃,林墨怕张启华看不懂,一步步的开口为张启华讲解起来。

    有了林墨的讲解,张启华和齐刚理解起来容易了很多,可就算如此,在一些地方,齐刚也会开口提问。

    有时从一个公式突然跳转到下一个公式,在林墨和比尔卡尔眼中,一眼就看明白这其中的关联性和来由,可是对齐刚来说,却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林墨的讲解就非常的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在单连通域内,线段扫过的面积可以趋近于零。”

    “张老师,刚子,以上就是我和考切尔的全部证明过程,你们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没有?是否存在瑕疵和质疑点?”

    四个小时后,林墨终于给张启华和齐刚把证明的过程讲解了一遍,同时虚心向两人求教,请两人提出问题。

    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自己看,很难发现问题。

    张启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基本上算是听明白,让他证明,他可能不行,但是他毕竟是数学系的教授,听还是能听明白的。

    张启华摇了摇头,表示没有,他觉得林墨的证明过程很完美,跳不出任何毛病。

    所以,林墨和比尔卡尔是真的证明了挂谷猜想!

    至于齐刚,此时眼中还带着几分迷茫,她虽然也曾经是学数学的,但是毕竟后来投入了物理阵营,在数学方面没有继续深造,证明过程有些部分,她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连证明过程都没完全弄明白,让她提问题,那就更指望不上了。

    不过齐刚也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林墨和比尔卡尔是真的证明了挂谷猜想。

    可是这……单刚看着林墨那年轻的脸庞,不由的有些沮丧。

    她原本觉得自己挺优秀,也曾被人说是天才,可是此时跟林墨比起来,单刚半天没有觉得自己优秀的感觉,而是感受到了自己的愚钝。

    人家把猜想都证明出来了,自己却看不懂,听不明白,这不是愚钝是什么?

    “张老师,刚子,你们还有问题吗?”

    见张启华和单刚都没有说话,林墨追问了一句。

    “没有。”

    张启华和单刚齐声应道。

    开玩笑,自己都看不懂,又怎么可能有问题?

    “好的,既然你们没有问题,那张老师,我稍后会把证明过程整理成论文,发表出去。”

    “嗯,好,你发吧。”

    张启华已经麻了。

    这才多久?

    就算林墨是从在从燕北回来的飞机上,就确定了要对挂谷猜想进行研究,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过才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准确的说,才两周多,十七天时间罢了。

    十七天就证明了百年难题的挂谷猜想?不,甚至比这更短。

    张启华现在总算明白,当初林墨为什么说这是短期项目了。

    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证明,对林墨来说,这可不是短期项目吗?

    可是……

    人家其他学者做项目,所谓短期,也都在一年以上,长期项目更是按5-10年的规划来做。

    你可倒好,短期项目还没要一个月。

    张启华很想问问林墨,那你口中的长期项目又需要多长的时间?

    张启华麻了。

    林墨给自己带来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好,等你论文发表,我就去申请项目结项。”

    张启华说这句话的时候,还在想,自己去申请结项的时候,学校科研处的人会不会当自己疯了,或是以为自己实在诈骗?

    没想到林墨却摇了摇头。

    “不,张老师,这个项目还没有完成呢。”

    “没完成?你不是都已经证明了吗?”

    “不,张老师,我们的项目是关于傅里叶变换的限制问题,之前我以为证明了挂谷猜想,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两个问题,我们虽然证明了挂谷猜想,可是对于傅里叶变化来说,我们的研究还没有开始,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林墨认真的说道。

    林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挑战任务2:数学之心(1/100)任务并没有得到完成的反馈。

    林墨思索了半天,只能得出这个结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