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幽州刘玄德 » 第二章 拜主公

第二章 拜主公

    “近日,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龙博士,宣布在石墨烯电池技术中取得重大突破,其小组成功造出世界第一块石墨烯电池,并将其安装在第十代华为手机上。”

    ……

    “龙魂一组听命,务必营救出张上校。”

    “是,龙魂一组誓死完成任务。”

    ……

    “零分,高手,你们俩从左侧潜入。奶妈,杰,你们俩从右侧潜入。小贝跟我走中间,明白没?”

    “明白。”

    ……

    “咳咳,队长,把手雷都给我。”

    “你想干什么?别做傻事,我们一起走。”

    “走不了了,你快带着张上校离开。咳咳,你一定要,一定要完成任务,否则大家的牺牲就变得毫无意义。来生,咳咳,来生我们再做你的兄弟。”

    ‘轰’、‘轰’、‘乓’、‘乓乓’。

    “不。”

    又梦见了,这么久还是忘不了这件事。那次任务后,林云每天都是一个人待在空荡荡的宿舍,怔怔地看着五位好兄弟的床铺,一待就是一天。最后,申请了退伍,他实在无法面对失去战友的痛苦。

    战友阵亡,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直播。一个深呼吸平复下激动的心情,起床,一天又开始了。翻身坐起,看到床前的刘备,微微一愣,我这房里怎么有人?

    刘备手里端着碗,瞧见林云又开始打量自己,那从上到下,又从下至上的目光让人恼火又无奈,寻思这人怎么总是如此肆无忌惮,苦笑一声,说:“啸虎兄,刚才大夫确诊,你是因为许久没吃东西,再加上长期神经紧张,突受刺激之下才会晕倒。我给你端了碗热粥,快起来吃了吧,别给凉了,温热些也好暖暖胃。”

    真糊涂,昨天就到了这东汉,居然全给忘了。心下叹了口气,自古穿越就没有回去的路,林云知道自己回不去了,还好家中还有个弟弟,又争气又孝顺,往后二老的生活应该衣食无忧才是。

    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听到刘备说准备了热粥,就坡下驴,接过饭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边吃边说:“玄德公,盛情难却,小弟确实是饿了,就不客气了。”

    饿了两天多的人吃饭是没有修养和姿态可言的,林云捧着装有稀粥的大碗,嘴贴着碗沿,也不管烫不烫,就往嘴里吸,还不时用手转动饭碗,好让自己吃到边上的凉粥。

    看到林云的吃相,刘备擦了擦脑门上的汗,这是饿死鬼投胎吗?不过虽然惊讶,但是并没有过多的意外,在外求学这六年,见过不少没饭吃的人。有钱大户偶尔会开仓施粥,有幸分到一碗的灾民吃起来就跟这人一样。但绝大部门人都没有这等幸运,有些给人当了奴隶,有些易子而食,更多的都是在饥寒交迫中永远睡去,不再醒来。

    “啸虎兄,这一声玄德公,实在是愧不敢当,你叫我玄德就好。”

    古代被称为公的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爵位,第二种是德高望重之人。刘备乍一听有人喊自己玄德公,有些暗爽,还有我这嘴角怎么就忍不住上扬呢。

    看着刘备想要努力恢复恬然的姿态却又不可得,偷偷发笑,还好这碗遮住了我的帅脸,不然被他看到我偷笑,解释起来会比较麻烦。

    想想我这个穿越者的身份,可真丢先辈们的脸,他们哪个不是第一天认识二代,第二天腰缠万贯,第三天狂拽炫酷龙傲天。我倒好,身处何地都不知道,还被一群村民绑起来揍,幸亏遇上刘备这位贵人,否则指不定还在哪里遭罪。

    这人吃饱了就喜欢胡思乱想,想到自己辅佐刘备助其打下一片江山,又想到自己妻妾成群每日左拥右抱,在那一个劲傻乐。

    擦了擦嘴边的口水,问道:“玄德,你怎么在此地?”

    “我在外求学六年,近日学成归来,回家之前想先到处看看,发现变化很大,沧海桑田,已不是物是人非可以形容的了。单说昨天那个村庄,就是新起的,原先那里是一片荒地。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百姓虽然不愿意背井离乡,但被逼无奈之下只好远走异乡。”

    “昨天我正想回家,突然听闻有太平道仙师来讲道,之前一直是闻其名而未见其人,出于好奇,就跟着村民一起去看看。”

    说完刘备还作揖向林云道歉,表示自己没有及时救下他,请见谅。

    林云心想既然已经回不去,那就好好待着吧。自己从小就痴迷于三国,从三国群英传到三国志游戏,没有一部落下。也看了许许多多关于汉末的书,自立,雄霸一方太难,但找个主公混混日子还是勉强可以的。

    我看刘备就很好,成就大不大先不管,至少命很硬。从二十郎当岁,到年过花甲去世,一路打一路输一路逃居然都没死,可见其命是有多硬。

    估计刘备有强运属性,兼寿命加成、疾病免疫,还是范围技能,要不然他手底下那些文臣武将怎么活的那么久,都是刘备死后才死的。

    我跟着他,那我也能享受到这三种光环,人生在世不就是为了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吗。虽然说刘备在演义和正史中势力都不算太强,但是有我这个未来人在旁边为他谋划,肯定会更好。

    可我要怎么做才能进入刘备集团呢?

    先来说说刘备这人,一般大家所知道的就是汉献帝刘协官方钦定的刘皇叔这一名头了。对外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但有记载说是刘让的子孙,不过无所谓,这个年代信息交流并不像后世那么发达,舆论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就是知识分子、士大夫。

    让这些人一顿猛吹,黑的也能变成白的。没看见许邵的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把曹操的声望推到顶峰了吗?所以到底是谁的后代,根本不重要。而且,我还真不怕他们不宣传刘备,这汉末就是一个个势力间的洗牌,他们需要代言人,而代言人需要名声,名声怎么来?我们帮你吹,时间一久,就算你不是刘胜之后,也会成为刘胜之后。

    又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不怎么喜欢读书,反而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从心理学来讲,这种类型的人虚荣心很大。

    这两厢结合,我可以以仰慕刘备是汉室宗亲之后,拜他为主公。给他自豪感,虚荣心,让他觉得自己有面子,让他收下我,一个二十岁的少年应该是拒绝不了的吧?

    不过说真的,在刘备手下做事挺好的。刘备父亲早丧,幼时与母亲织席贩履为生,虽然在孩子时期说过“我为天子,当乘此盖”,让同宗叔父刘元起重视并资助,但生活必然依旧拮据。这样穷苦环境下长大的人,能更加容易理解别人,会更好地善待下人。

    至于其他势力,曹操,是二代,进不去。曹操的生父,曹嵩,在桓帝末年就当上了司隶校尉,灵帝时还当上了大司农,位列九卿。他祖父更了不起,服侍了三代皇帝,给老曹家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人脉关系。

    这样一个二代,也就袁绍、袁术才能跟他玩在一起,事实也是如此,曹操和袁绍从小就是很好的玩伴,偷看大姑娘洗澡,还对新婚新娘做出苟且之事。我一个小老百姓,没什么名声在外,没有司马徽这样的引路人,真的进不去。

    而三大霸主之一的孙权,现在还是液体,他的母亲要在182年才怀上他。至于他的父亲,孙坚,也是一位传奇,从娘胎里开始就是传奇。

    《幽明录》记载了一则故事,说的是:孙坚父亲名叫孙钟,种瓜为生,一天碰到三个容貌俊美的少年索要瓜吃,孙钟殷勤招待。完后对孙钟说:“你想要后代做诸侯还是天子?”

    那孙钟想天子当然更好了,三人就让孙钟下山走百步,不要回头,等看到我们的时候就是墓地,你把先人安葬在此处,后代必有福,孙钟半信半疑之下听话往山下走,走到一半,就回头看,看到三人化为仙鹤而去。

    之后孙钟就把祖坟定在此处,入葬时,坟上出现五彩云霞,蔓延数里。在这种背景下孙坚出生了,他带着父亲的期望来到了这个世上。可惜孙坚在下邳做县丞,千里迢迢。

    这个话题打住,还是先拜主公要紧,既然打定主意跟随刘备,那就没什么可犹豫的。

    “拜见主公。”

    你在弄啥嘞?看到林云单膝跪地,抱拳对着自己喊主公,刘备有点懵,暗思这人脑子是不是有毛病?连忙说道:“啸虎你先起来,有什么事我们好好说,一碗粥罢了,不用还的。“

    “主公,一饭之恩,定当铭记一生。但我并不是因为这事才做出这个决定的,我知主公祖上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人中龙凤,昔日必定成为一方强者,还请让我追随你左右。”

    刘备快步走到林云身前,想要扶起他,但不知道是力气不够,还是有意为之,始终没有把林云从地上拉起来,“不妥不妥,我现在并无官职,亦无多余钱财,无法给你安身立命之处,男儿膝下有黄金,快快起来。“

    这剧本不对啊,怎么还拒绝了,不是说毛头小伙好糊弄吗?电视里不都是一拜就收下的吗?怎么到了我这里就不管用了。

    就这样僵持了一会,刘备见这个小弟可能是收定了,就不再推辞,纳了这个码头。

    顺利认了刘备做大哥,三重光环加到自己身上,瞬间感觉背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可以慢慢憧憬以后的美好日子了。

    有了大哥,就有了组织,有了组织就得有根据地,先弄清楚这里是哪,在慢慢谋划,旋即问刘备道:“主公,这里就是琢县?”

    “是。这里就是琢郡琢县,昨夜你昏迷后,我将你安置在村民家借宿一宿,天刚放亮,就带着你到县城看大夫,所幸你并无大碍。”

    “谢谢主公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