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幽州刘玄德 » 第十章 麋竺

第十章 麋竺

    一缕青烟袅袅升起,河边,一个小火堆‘噼里啪啦’,烧的正旺。张飞和林云围坐在旁,看着火堆旁用木棍插着的大肥鱼。

    “哥哥,你真的可以让亩产翻番吗?”张飞跟村民一样,并不太相信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林云双眼盯着火堆,火焰仿佛在他的眼眸里跳动。良久,开口说道:“翼德,你之前知道猪阉了后会长的更壮吗?”

    张飞摇摇头,说:“自然是不知道的。”

    “那就相信我。”说完不再言语,但心里却在盘算着。

    这里大部分耕地种的都是小麦,只有少量其他农作物,当时听到是小麦,对提高产量的把握就更大了。

    小麦,磨成粉可以做面包、馒头、面条,发酵后可以做成啤酒、酒精、白酒。但这个是后世的作法,东汉时期,连脱壳都费劲,大多数人都是煮了直接就吃,非常不容易消化,而且带壳食用也影响口感,所以古时候的人认为小麦是有毒的,主要吃的还是小米。

    脱壳难不倒林云,无非就是把臼,换成更效率的石磨、石碾,人力也好,畜力也罢,乃至是水力风力都可以。

    但是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把曲辕犁给做出来,绝大多数农作物都需要深耕地,小麦也是,想要产量翻番,这个是重中之重。以现在的长直辕犁,要完成千亩深耕几乎是不可能的,那得耗费太多的劳力和财力。

    而曲辕犁,受力点低,加上有一个活动的犁盘,操作更灵活,节省劳动力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暗暗想到:必须赶在冬季来临之前,把地犁好,让表层的秸秆进入地底之中,发酵腐烂。

    然后是施肥,田地基和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各种微量元素,但是在这两千年前,没有这些,只能用粪便来代替,其中最好的是鸡鸭鹅粪,猪羊也可以。

    这里的人并没有大规模养殖牲畜的习惯,自己去一家家收集粪便,效率太慢,那只能自己营建鸡场,规模还必须要大,毕竟每亩地施肥量至少需要500公斤。

    至于其他的播种密度、出苗管理、灌溉,那些老农应该比我更加熟悉,用不着我操心。

    东汉没有冬小麦,故而一般都是在开春播种,现在十月过去一半,留给我准备的时间只剩下四个多月,非常紧促。

    “翼德,前头的林地,知道是谁的吗?是不是卖你田的人,”林云指着河对岸的树林问道,见张飞摇头,对他说:“那你去打听一下,如果是的话,问问他们卖不卖。如果不是,问问县令。”

    “嗯。”

    “还有,从明天起,扩大猪圈养殖规模,每日收集粪便,发酵后晒干保存。”

    “嗯。”

    “然后,我还要大量的小鸡仔,你也去给我准备一批。”

    “嗯。”

    无语的看着低头在那一个劲吃鱼的张飞,大声喊道:“翼德!我刚才说的话你听进去了没啊?”

    张飞将鱼从嘴边移开,含糊不清的说:“听到了,打听树林消息,扩大猪圈收集粪便,给你找一批小鸡仔,还有其他的吗?没有我就继续吃鱼了。”

    一阵无力感涌上心头,摊上这么个没心没肺的主也是醉了,无奈说道:“没有,你吃吧。”

    突然,黑暗中传来一个声音:‘两位真是好兴致,在这月光之下,烤着鱼,畅谈人生理想。不知小弟能否一起。’

    林云二人转头看向声音来源,因为环境太黑,只能看见一团黑影向他们走来,待来人走到近前,火光照亮面容,才发现是一个俊秀青年。

    就见他拱手说道:“冒昧打扰,扫了两位的雅兴,实在抱歉,但事出有因,能否容我坐下一叙?”

    林云不置可否的说:“当然可以,这里又不是我家的,你想坐就坐呗。”

    “多谢,”青年男子在二人对面盘膝坐下后,说:“这里本就应该是你的,为何却说不是?”

    见林云疑惑的看着自己,再次说道:“翼德从家父手里买了这块地,那这里自然就是你的。”

    看了看张飞,发现这货也是满脸的惊容,心想这小子真不靠谱,不是说这田主家犯了事吗,怎么看这人的表情,一点都不着急,像是什么事都没有一样。

    “阁下的姓名是?”

    “麋竺,字子仲,朐县人。”

    我的天,刘备的大舅哥兼财神爷啊,据传家财过亿。难怪出手这么大方,一千亩地说卖就卖,可是他不在徐州做他的富商,来这里做什么?

    我可得跟他打好关系,这人有钱,走到他身边坐下,说:“某姓林名云,你叫我啸虎就行,”见他点头,接着说道:“子仲,你为何在幽州出现?”

    麋竺见林云有亲近之意,也不介意,从兜里掏出手机,说:“啸虎,还认得此物吗?”

    林云低头抚摸着手机不语,心中感慨:当铺原来是你家开的,还真是产业遍布各州啊。看了一会,将手机递还回去。

    麋竺没有拿,悠悠地说道:“这东西坏了。寻常东西坏了也就坏了,但此物涉及家父的前途,不可轻弃。我寻了许多工匠都没修好,心中非常绝望,想着可能只有你才能修好它。那天,正想前去拜访二位,突然听闻你们要购买房子,遂拿出家里的房产,又卖给你这处田地,就当做个顺水人情。”

    手机啊手机,真是没想到。我不光用你发了财,还得靠你才能买到这房子和田。上下左右看了看,没有摔过的痕迹,那应该只是单纯的没电。这个好办,包里有无线太阳能充电器,之前做野外直播,难免会出现电量不足的情况,备了一个,以防万一。

    既然麋竺这么上道,将心比心,那我也不能吝啬,掏出充电器,一并递给他(为啥带着包?现代大多数人出门都会带上包,个人习惯)。麋竺接过这两样东西,不明就里,林云手把手教他如何使用。

    手机修好了,这就代表父亲的官位有了着落,对着林云那是一顿感谢。千叮咛万嘱咐日后一定要来看自己,随后,脸上挂着笑容,志得意满的离开了。

    太阳升起,月亮落下是为一天,自从那晚见到麋竺后已经过去好几日,林云也是忙得焦头烂额。这天,一个聒噪的声音在林云耳边响起:“哥哥,你怎么用一百亩地种草?好生浪费。”

    林云想也没想的回答道:“这是饲料。”

    “我知道,这是苜蓿,我家猪也吃这个,我说的是一百亩地种牧草太过浪费,我只种了十亩,三百多头猪,几十头羊就吃不完,这草料虽然好,但吃不完放久了会坏。”

    我当然知道会坏,不过我自有办法解决。青贮,苜蓿青贮后可以保存3到4年。而且青贮后的苜蓿口感好,营养丰富,视为牧草之王,并且用途广泛,鸡、羊、猪甚至是牛都可以喂。

    前几日百密一疏,考虑了那么多,居然漏掉了最关键的饲料问题,这要是没有饲料,任你有千万家畜,也不过枉然。原本还担心东汉没有苜蓿,亲自去琢郡各县集市兜了一圈,发现还真有。

    归功于伟大的人民智慧,曲辕犁没几日便做出来了,佃户试过之后,惊为天人,从来没有想过,犁地也能如此轻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曲辕犁有了,当然还需要耕牛配合,林云大手一挥,从各地买了不少,分给了佃户,并且分文不收,这也让所有人大呼主家仁慈。

    曲辕犁出世的时候,林云有想过献给洛阳的那位,不过思虑再三,还是作罢,一切等刘备回来再做决断,为人臣子就应该有臣子的觉悟,小事可以自行思量,但大事必须以主公的志愿为第一准则。

    佃户们初拿到曲辕犁的时候,不舍得用,连地上都不愿放,摆在桌子上供着,林云看到这事后大怒,我给你们工具,并不是让你们把它放在一边看的,挨家挨户上门,命令他们都犁地去,所有耕地至少一尺深。

    佃户们都被喊出去犁地,这不才刚犁出一百亩深耕地,就被规划成苜蓿种植区。佃户得知后纷纷表达对此事的不满,不过林云只用了一句话就让他们全都闭上了嘴:这些地是我的,我想种什么你们就得给我种什么。

    虽然独断专横了一回,但却无可厚非,苜蓿的种植势在必行,后面养殖鸡、羊、猪、马都需要苜蓿,在玉米没有大面积种植前,这个是最好的饲料。

    养殖大规模的家畜,才能收集到足够多的粪便去给小麦地施肥,从而让小麦的产量上升。有了粮食,就可以雇佣更多的人,这是一条完美的生态链。

    不过林云有些担心,苜蓿种植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播种时间,不知道还能不能种的活。现在已经是十月底,初霜已过,正常情况下,苜蓿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养分,准备过冬,但现在才刚刚播种。

    在这种条件简陋的古代,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冬,能否顺利越冬是个比较大的问题。后世可以机械覆土,或者塑料薄膜覆盖等等方法,在这里通通办不到。

    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苜蓿该如何过冬?”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身旁的张飞。

    说起张飞,自从教他阉猪,并发明曲辕犁之后,现在时时刻刻都跟在林云身后,完完全全把自己定位成林云的小弟。听到哥哥问话,立即回答:“可以用积雪。每年冬天,我家佃户会把苜蓿刈割成一排高一排矮,下雪时苜蓿上会积存厚厚的一层雪。第二年,就只有少量的苜蓿会冻伤。”

    林云一寻思,是用冰雪隔离冷热传递?像雪屋那样?这个是谁想出来的点子,真是个人才。刚还满是愁容的脸瞬间喜笑颜开,用力拍着张飞的肩膀说:“哈哈,翼德,你真是帮了大忙了,给你记一大功。你不是一直吵吵着想喝酒吗?哥哥这就帮你把酒给做出来,让你喝个痛快。”

    越冬最大的问题解决了,让林云的心情特别好。之前答应过张飞,要给他制高度酒,一直没时间,现在正好乘这个机会,给他弄一些。一来是因为这么多天,张飞忙前忙后,伺候左右,应该奖励奖励他。二来是城里传来消息说,房子改建快完成了。

    这一个月时间,房子的改建一直按照林云心中所想进行着,现在即将完成,那么是时候将忠义堂开办起来了。

    忠义堂接待的主要客人都是些游侠和过往商客,那么无酒可不行,按理说可以用普通的醇酒,但醇酒太过普遍无法让人记住,起不到传播的作用。

    比如一个人喝了高度酒,去到其他州郡告诉别人这酒是如何的好,爱酒之人必慕名前来。一传十,十传百,高度酒知名度打响的同时,忠义堂也可以更好的传播。

    至于这酒会不会引起他人的凯觑,林云表示完全不在意,谁想要,我可以做了卖给你,你想要酒的制作方法,没问题,也可以卖给你,我要的只是名声,利益是其次。等那人制出了酒,发现耗粮如此严重,说不定还会怪我。

    原酿不用我来操心,酿酒工艺在汉末很多家庭都会,请人酿造即可,而我只需要专注于蒸馏。前期蒸馏这一步骤必须保密,垄断生意最能赚钱,为了日后打算,必须尽可能多的筹措钱粮。

    蒸馏器具的打造工作还是交给那几个工匠来做,具体器具模型样式在博物馆见过,一件青铜制品,分甑体和釜体两部分,还有一根倒流管通至冷凝器,依样画葫芦就行。

    跟佃户交代了种植苜蓿的注意事项,并让他们开挖地窖,还让他们在林子边上盖起鸡舍,然后带着张飞回城。回县城前,去了一趟楼桑村,带张飞拜过母亲,跟母亲说了最近的事情,表示一切安好,住了一宿,在母亲的告别声中离开,回到县城,直奔忠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