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卸甲将军寡妇妻 » 第一一零章 应对的办法

第一一零章 应对的办法

    “是!弟受教!”

    张家善压平了心里那口气,心平气和的应声。

    要不然都说家乡好?

    他这才回来多久?这就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竟也沉不住气来。

    这里,到底张家元心里也存着一股气呢,他忍不住冷笑:

    “哼,再外面他们想怎么着都行,我的手也伸不了那么长。可在家里,他们那些逞强斗狠的下贱手段还不顶用。

    他们不是有上梁计,难道我们就没有过墙梯?”

    “三弟!”

    “大哥!”

    张家元愤愤不平,既是赌气也是解释吩咐:

    “他们不是想插手族学的事嘛?那咱们干脆抢先把族学办了好了。

    看他们还往哪儿插手。

    哼!一个好汉三个帮,但凡他们有几分真心,我又不是脑子进水了,非得逞强好胜硬压着不让他们给族里出力。

    说起来有人出钱出力,我省了多少?我巴不得呢。

    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拿着咱们族里的名声只为给他们当踏脚石。”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只是张家善也有担忧:

    “虽则他们不知道咱们打听了他们,虽则咱们把事提前了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就怕到时候他们记恨你我兄弟。

    咱倒是不怕他们,可正值族里要紧的关头,他们拼着一口气万一捣乱呢?

    还是得想个法子,让他们没话可说才好。”

    张家元颔首微笑:

    “这正是我要说的。”

    “说起来这也是咱们的运气到了。”

    他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前几天,县尊大人找我过去闲坐喝酒,席间他说了一件事,说是他有一个好友过几天要来投奔他。

    但你也知道,天下官员多东奔西走,最多过几年县尊大人肯是定要升迁离开的。

    可这位好友却并不想跟他走。

    按他老人家的意思,这位好友如今已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了。

    此时虽则说是投奔他,不如说是因着没了家累才想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

    没奈何,他老人家只得把人预先托付给我们这些本地人。

    我本来还不在意,还以为这又是一家打秋风的上门儿来,可他老人家接着一说那位好友的名姓……”

    说完这番话,他故意促狭道:

    “说起来这个人你也认识,就是那个闻名北边的桥安郭励郭大儒。”

    “真的?”

    张家善蹭的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吃惊不已的再三询问。

    不怪他大惊小怪,实在是

    ——郭励是谁?

    普通平民百姓不知道也罢了,他们这些书堆里来来去去的若也不知道,那可真是白读了这么些年书了。

    张家元好笑不已:

    “我还骗你不成?快坐下,看你成什么样子了,我事儿还没说完呢。”

    要说起来也不怨三弟这样儿,实在是他们九曲县文风太不盛了。

    别的地儿中了进士都不算什么。可他们这儿,一个秀才都很了不得,而且活着的统共也没几个。

    三弟又是个爱读书的人,也难怪如此。

    待张家善好不容易才重又坐下,他才接着道:

    “我当时立时就接下了这差事儿。”

    张家善喜不胜喜,连连道:

    “该接!该接!”

    “可不是!”

    张家元得意的笑了:

    “我本就是县尊大人他老人家提拔的,他老人家再是放心不过,自然同意了。”

    “只是”。

    他话音一转,商量张家善:

    “做戏就得做全套,我想还是得让你来一出三顾茅庐才好。一来显得咱们看重郭大儒,二来这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不是?”

    “大哥说得极是!”

    对兄长的吩咐,张家善本来就很少有不同意的时候,更何况这回的事儿又是他极乐意做的。

    他嘴上答应着,心里如吃了蜜一样甜,脑海里却因为激动压不住心神反而乱七八糟的想了很多。

    一会儿还在遥想过些日子与郭大儒的见面,一会儿心思却转到了日后张知言的吃瘪上。

    想想郭大儒那是什么人啊?

    虽然说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可同时他们也是最团结的。

    就比如他,不过区区一个秀才,这就有多少同年老师?

    更别说郭大儒那样出名的。

    他教过的学生里,随随便便拎出来一个,在这九曲县也得有分量。

    而张知言呢?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刚出头的新贵武将。

    就这样的,他敢对着有郭大儒在的族学插手插嘴吗?

    只要他不敢……

    张家元也看出他的心不在焉了,他无奈的摇摇头,没好气的将他放到一边儿,让他自个待着去,又转头看向张知劲。

    “但请吩咐!”

    张知劲真不愧士卒出身,历来讲究的就是雷厉风行。如今也是没二话,没等张家元开口,已自己领命了。

    他这样的行事,有的人可能会嫌弃,嫌他太冷,没多人情味。张家元却只有欢喜的份儿。

    “好!”

    他细细交代:

    “……学堂的事儿就交给你啦!”

    “说起来如今真不是好时候,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本不该破土动工。

    唉!可惜!

    只能你们年轻人多受点累,最好赶在过年前把学堂盖起来……”

    “是!”

    他们伯侄这边相商莫切,院子里另一边也很热闹。

    张知劲出门没多久,张裴氏和小杨氏婆媳两个就相携而来了。

    “哎呀呀!”

    张裴氏叫的有些夸张,但却并不让人听着反感。

    “俺在家里常说,你叔平常在外面爷们堆里虽说算不得一号人物,可他在家里对俺是真不错啊。

    俺觉得俺这辈子嫁给他,有福气!

    可今儿啊俺才知道,这人跟人真不一样,要不然怎么会有老话说的人比人,气死人?

    唉呀妈呀!知劲平常多硬气的人啊,这族里多少人被他那张脸吓的……没想到倒是个疼媳妇儿的。”

    刘二女听住了,也更迷茫了。

    “就方才在老五家那几句好话,呵呵!往常,那个倒霉的被杨氏那婆娘缠住了,少不得也得脱层皮,可这回……”

    不过两句话,立马震住了张杨氏,刘二女也被毫发无损的带离了是非之地……

    刘二女怔愣住了。

    张裴氏笑笑。

    她这会儿可不是随便儿上门的。

    ——自打打定主意要留结交刘二女开始,她就将人仔细打听了。

    叫她说,这刘二女,其他方面挺好的,这也是她愿意结交的原因之一。

    可这性子有时候也真是太弱了。

    不过,这也怪不了她。

    毕竟,当年她娘家的情形实在是不好,那时候不夹着尾巴做人还能怎么办?

    可今时不同往日了。

    以她对刘二女的了解,她就怕她一时之间为今儿在五房的事想不开。

    再则,张知劲最后可是吼刘二女了,虽然在她这种经年累世的人眼里看是好意,虽然乡下男人比张知劲嗓门大的也不是没有,在某些不怀好意的人看来,‘当面教子,背后教妻’,这也是男人在外面不给你面子。

    刘二女本就心思忡忡,到时候若是她们一挑拨?

    刘二女可是她们三房如今的希望,不论于大于小,她当然不愿意对方可能为了一点儿小事儿以至夫妻失和。

    不过凡事无绝对,最好留一线。

    说话也是如此。

    点到即止。

    张裴氏深为明白这一点,看刘二女已然意会,又说了几句闲话,便即告辞。

    “娘……”

    路上,小杨氏犹豫再三,到底扭扭捏捏地开口了。

    “咋啦?咱娘俩有啥不能说的?”

    说罢也不用儿媳妇回话,她自个察言观色也看明白了。

    她先劈头盖脸的教训上了:

    “可是觉得俺硬扒着人个小媳妇,觉得俺丢你们的脸了?

    俺是为了谁?

    俺都这个岁数啦,说句不托大的话:要不是为了你们这些不成器的儿孙,你看老娘尿他们哪一个?”

    说最后一句话时,她嗓子不自觉的有些高。

    她扬了扬头,压低了声音:

    “也别想着你姓杨。

    是,那杨婆子好歹是你姑妈。

    可她一个远房的,人家也是儿子女儿一大堆,就算再亲能跟你有多亲?

    你现在可是俺黄米子他媳妇儿,俺孙子她娘,以后也要埋在俺们张家的老坟里呢。

    这那头轻那头重?”

    小杨氏心中怏怏,嘴上不服气:

    “俺还不是替娘委屈?娘也说了你这么大岁数了,咱们也是对她刘二女有恩的,要是她早报答了……”

    “住嘴!”

    张裴氏瞪眼:

    “你说什么胡话呢?”

    “是,咱们是帮了二女一回忙。

    可那又咋了?

    当时咱们要是不帮,四丫那儿也不过是费点儿劲儿。

    咱们呢?咱老三房和老四房的恩怨可大着呢,小恩小惠的还抹平了呢。

    再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日子长着呢。

    人家要真是报答了你,下回你再有个啥事,好意思找上门儿去?

    就怕你到时有脸赖着,那也得人家搭理你啊。

    一锤子买卖的事儿,亏你还高兴。

    还有,现在也不是没好处——你如今出去了,那些人是不是对你客气了?”

    这倒是!

    小杨氏讪讪的搓搓手,尴尬不已。

    张裴氏也没揪着不放。

    一来她们婆媳历来关系不错。二来嘛,年轻人性子急。

    不过,若是她被料错的话,也少不了某些人插手。

    想起某些人,她立马青了脸,语气严肃不已:

    “还有家里那个,你以后也别搭理,那就是个祸害。”

    她说的咬牙切齿,小杨氏赶紧点点头,记在心里。

    虽然她心里还有些恻隐之心,毕竟……人太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