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轻吟风月 » 第4章 述职归来的众人

第4章 述职归来的众人

    年关愈近,归来的人越多,自家的兄弟,还有从小的好友,此前众人不是镇守边疆,就是为一方父母,不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也只有此时,大家才有再次聚首把酒言欢的机会。

    生于帝王之家,‘寡人’之名可并非浪得虚名,不说孤苦伶仃,但真正的朋友却少的可怜。

    就拿唐震而言,自小生于皇宫之中,能够接触的孩童本就少的可怜,大多还都是群臣的子嗣,相处之间难免有所功利。而唯一可以交心,从小就陪同他一起长大的韩东也没了。

    回到自己的府邸,挥手打发走下人后,唐震端坐在书房之中,眼神呆滞怔怔地看着前方空处。

    处于朝廷的旋涡之中,对于这些高贵皇子或者重臣,在年关之际自然少不了登门拜访,交流感情,而此时更是皇子笼络朝中人心的时候。他们如今也是一地父母官,想要做出更好的成绩又怎么忽略朝廷的帮助。因此这些朝中大臣的子嗣就是他们拉拢的最好目标,以求到时需要帮助能够为其在自己的父皇面前多多进言。

    不说三皇子唐震处的忧郁,此刻大皇子刚拜访完自己的父皇母后后,自己的府邸可谓门庭罗雀,文臣武将之子,还有一些年轻有为的回京述职官员。

    至于聚会的名义肯定不能让他人认为是结党营私,美其名曰:文会交友,交流感情。

    明眼人一眼就知道就那么回事,不过只要不是超纲超限,不管是陛下还是大臣都不会说什么,这都无关紧要,哪怕最后支持的皇子失败,也不会有祸事降临己身。他们出力帮助皇子,本身也是在建设帝国,除非自己只会溜须拍马,不思正途,这样的人聪明的皇子也不敢亲近。

    “来,本王非常感谢诸位能够赏脸,满饮此杯!”大皇子唐乾一饮而尽,豪爽之气赢得满堂喝彩。

    下座的将领、官员、书生等此时都是一身便服,看着大皇子如此亲切,纷纷起身敬道:“我等甚幸,贺大殿下。”

    烈酒入肚,欣赏着歌姬献上的歌舞,场面变得更加的热切,不时传来阵阵的喝彩声。大皇子唐乾对此始终保持着和煦的笑容,待乐声停止,歌姬退去后,再次举杯道:“诸君再满饮一杯。”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进入此会的正题,大皇子唐震道:“诸位能够齐聚本王府邸,那是给本王面子,大家的心意本王已然知晓。大家都是为了帝国的繁荣昌盛,只要你们有才华、有能力,本王都不会吝啬,不管是举荐给父皇还是在本王麾下,你们都会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谢殿下!”

    在座的既然来到这里,为的就是这句话,他们有抱负,虽然如今讲究唯才是用,但有人举荐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唐乾含笑看着这一切,心中也有些欣喜,他自然也大致了解在座这些人的情况,以后或许能成为国之栋梁也不无可能,如今收入自己麾下简直如虎添翼。

    “大家都不用拘束,本王这没有太多的规矩,以后都是同僚,大家彼此多多交流,述说各自的理念,通力合作,为百姓创太平盛世,留千古美名。”

    前面的话大家或许听了也就那样,不过最后这句可是撩动了大家的人。人生短短不过百年,荣华富贵有时候触手可得,但名声,尤其是能够流传千古的美名,对于这些人可谓诱惑不小。

    甚至在座的某人已经在幻想自己功成名就流芳千古的时候,纷纷都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接下来的流程也非常简单,那些文臣书生展现自身的学问,吟诗作对,挥洒笔墨,武将们则卖弄一身气力,拳脚之间,颇有美感。

    回来的皇子不少,当然那些没有才华的皇子除外,如同和大皇子一般如今在百姓心中颇有名声的几位,陆陆续续也笼络了不少人,那位当初送粮食的五皇子唐坎也不例外,甚至此时交流的人数并不弱于大皇子。

    内容大同小异,不过有一点几位都放在首位,那就是才华,无用之人又怎能入得幕中。

    数日后,一众皇子回来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也是春节前的最后一次大朝会。期间述职的官员会通报治地的情况,而后大臣商定来年的主要政策,使得进京官员能够知晓。

    不过由于洪灾的爆发,那些受难郡县呈禀的是救灾以及重建工作。

    朝会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地的情况让端坐于龙椅上的陛下还算满意,等到所有人都述说完毕。唐云战道:“各位爱卿以为,来年该如何行策?”

    “陛下!”文官之首,当朝丞相刘明德出身道:“如今天下安定,几代励精图治已然有了起色,国库充盈。然百姓亦有多数贫寒,今年河南、淮安等地又遇洪灾之难,臣恳求陛下怜悯天下,再减赋税,使得百姓得以修生养息。”

    “准,河南淮安等灾地免一年赋税,其他各灾地土地税减半,适当调整商税,让利百姓,再者降官盐两百文为百文,严惩私盐买卖。丞相会后拟一份奏折,呈予朕看。”

    “喏。”刘明德应承下来。

    而对于皇帝说出的政令,朝中官员不管真心还是假意,纷纷跪拜道:“臣等替天下百姓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丞相禀告之事告一段落,武将一方,我朝大将军苏虎出列道:“陛下,北边城刘云都尉传信,草原大雪,北狄各部族似有意动,需做好万全准备!”

    “哼,这群未开化的野人。”闻言唐云战面色冷冽,百年生息,如今的大唐可谓兵强马壮,可这群人还是年年来骚扰,烦不胜烦,他心中都有一战直接奠定北方,将其纳入版图的想法。

    不过还没有找到最好的时机,战争残酷,一旦发动又是多少人家不再完整,他需要一个绝佳的机会,这些年也不断的采取措施弱化和离间草原各部族。

    不过该处理的还是要处理,唐云战道:“众卿以为如何?”

    朝中虽然比较开化,在各方面只要有建议都可畅所欲言。不过此时不是他们小喽喽要做的,因为这事私底下一群重臣都已经商讨过,由苏虎陈诉。

    “陛下,如今还不是最佳时机,妄动兵戈有伤筋骨,不妨以逸待劳,等待北狄的到来,我们只需做好情报,而后陈兵等待即可。”

    “还有请陛下降旨,将北方边线百里内的百姓迁移,除军需外肃清一切粮草。之后我们只需视今年的下雪状况,再决定是否出兵,一定草原。”

    苏虎侃侃而谈,众人听得也是频频点头,上头的唐云战对此首肯道:“此计可行,年后积极备战,董尚书,你督促粮草军需,不得有误。”

    “喏。”被点名的户部尚书董令政颔首称是。

    接下来的内容就轻松许多,比如某地发现了祥瑞,又比如某某人发明惠民利器,还又有某地界的百姓呈献贡品等等。

    皇子们之前述职后就没再出口,眼观鼻、鼻观心地听着各家言说,这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退朝。”

    官员们有秩序地退出金銮殿,而丞相、各尚书还有数位大将军聚集在御书房,不知谈论了什么。

    几位皇子在朝会后有些直接离开,不过大皇子唐乾、三皇子唐震、五皇子唐坎以及八皇子唐兑,正面对而视。

    八皇子对百姓来说可能显得陌生,不过唐兑在军中的名声可不小,这些年一直处于西军之**卫帝国西方,而且西方边陲的军政都处理的不错,也是皇位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由大皇子唐乾率先开口,含笑道:“弟弟们难得聚首,今日到哥哥府上小聚?”

    八皇子或许是因为身处军中,性子也稍有些直,就道:“各位哥哥不好意思,弟弟刚刚回来,府中还有许多事需要处理,就不多呆了,等有时间一定去几位哥哥府上叨唠。”

    说完直接就走了,三位皇子对此倒没有什么看法,五皇子唐坎笑道:“八弟还是如此的性急,难得相聚,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呵呵。”看着唐兑离开的方向,唐乾依旧保持微笑,道:“有事吧,不过不影响,往后会有时间的。”

    而后对着唐震和唐坎道:“二位弟弟到哥哥府上坐坐?”

    “大哥今天就算了吧,弟弟一会儿还得去一趟舅舅家,前几日舅舅都抱怨我回来都没去看过他,真是对不住了。”

    唐坎的话二人心里不屑,回来这么久该见的早见过,此时如此不过是推脱而已。但二人都没点破,示意他随意。

    待唐坎离开后,余下二人均不知该如何开口,小时候二人还玩在一起,可自从长大后,两人的关系变得疏远,已不似当初那般亲密。

    许久,唐震道:“大哥,年关夜宴,到时我们兄弟再聚吧。”

    “好。”

    偌大的皇宫,通往宫外的石阶上,两个越离越远的渺小身形,这一去,真的会有好聚的时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