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轻吟风月 » 第6章 渭河诗会

第6章 渭河诗会

    时光如水,眨眼又到元宵,盛世之时,这样的节日里洋溢着数不尽的喜气。张灯结彩,各种行人络绎不绝,相比于春节期间,热闹犹有过之。

    此刻还不是今日最热闹的时候,当月华初上,整个京都宛如被银纱包裹,与灯火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京都郊外的渭河河畔,几艘装扮华丽的船只停靠着,搭建的木桥上迎来一位位手持请柬的俊杰佳丽。

    至于那些没有请柬的人也不是不能进,只要有才华,自然能够被接纳。

    在岸边的不远处,亦搭建着一个平台,树立的栏杆上挂着不少的纸条,上面一张张写满字迹,不时有人揭下一张走到岸边对着船坊守卫说着什么,但也只是极少数的人通过。

    “这位公子,是否已经解开谜底?”守卫小厮按照惯例对着上前的布衣书生道。

    杜康,寒门中有名的书生,身材有些矮小,不过每一步都走的挺拔,一身的傲骨。此时的他递过自己手中的纸条缓缓道:“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日常用品名)。”

    稍稍一顿,看着周围都投来的目光,杜康笑道:“蜡烛。”

    守卫小厮从身上拿出一本书籍,一番翻找后并没有让开身子,而后才道:“请公子以蜡烛为题吟诗一首。”

    这样的诗会自然要避免滥竽充数的人,设置的门槛步步关联。

    对于自己的才情杜康倒也自负,双手背后慢慢迈开步伐,待到七步之后自信吟作:“重门敞春夕,灯烛霭馀辉。醉我百尊酒,留连夜未归。”

    此情此景看的众人连声叫好,守卫小厮让开身位躬身道:“这位公子里面请。”

    月上柳梢,本空荡的船坊已然就座不少公子,不过却是泾渭分明,一边华丽衣裳一看身世不凡,另外一边衣裳虽整洁,但黯然不少。

    两边的人各管各自交头接耳,时不时吟诗作对几首,今天的主题本就如此。

    再者隔着屏风的另外一个房间中,这里只有女眷的存在,各个花容月貌,端庄俏丽。虽然在嬉戏打闹,不过仔细观看的话会发现,她们正竖着耳朵聆听外面是否有佳作诞生。

    虽然此刻船上人已经不少,但最主要的人还没有出现。不过也没有多久,外面的小厮高喊道:“大殿下驾到。”

    接着,二皇子,四皇子……三皇子唐震是最后一个出现的,临近出门心中又有了退意,最后几番挣扎还是出现在了这里。

    恭敬后,几人于同一桌落座,只是称呼皇兄皇弟后,大家顾自喝着准备的酒水。也就在此时,一声老迈却不失力量的声音响起:“起锚,游船。”

    船身一阵晃动,很快就稳定下来,沿岸的灯光摇曳。不久,刚刚那声老迈声音的主人出现在众人的面前,随同的还有一位老人和一位中年人。

    对于出现的人,在座的众人,不管是皇子,还是世家子弟,或是平民书生,纷纷恭敬地起身问候道:“学生拜见季老、荀夫子、洪大学士。”

    眼前这三人的身份可不一般,季老,名世林,字通明,乃是当代有名的大儒。而荀夫子,名况,字文举,亦是一名大儒。至于洪大学士,名翰,字墨书,可能学问上不及二人,但也所差无几,身居朝廷文阁大学士,掌管天下经书。

    此三人同在,也只有帝国举办的官方诗会才有幸得见。

    “不必客气,都入座吧。”季老按了按手示意大家无须多礼。

    “是。”

    待三人与首座坐定后,季老致开幕词辞:“皓月当空,良辰美景,诸位都是帝国的才子俊杰,此番帝国渭河诗会,诸位当高歌元宵,留千古芳名……”

    “渭河水畔诗意漫,群贤毕至唱元宵。新歌曲曲阳春雪,雅韵章章喜弄潮。”以一首新诗抛砖引玉,季老含笑道:“有那位俊杰已有所获?”

    闻言,在场的人跃跃欲试,不过他们不会做第一个,因为还有诸位皇子在场,不管后面如何,他们这些人的第一首诗需要他们开场。

    这也是一次很好表现自己的机会,自己的所作所为之后肯定会传到父皇的耳中,因此大多数的皇子都较劲脑汁欲要表现一番。

    最后头筹由二皇子唐坤拔得,只见其抖了抖衣裳,起身对着上头三人道:“学生不才,愿老师和诸位品鉴。”

    “可。”季老允肯,而后与身边另外二人笑道:“早问二皇子醉心学问,学富五车,不知传言是否有虚假。”

    洪大学士也看着下面还未看口的二皇子,略带期待道:“也不知道是何等佳作!”

    吟诗并非只是那么读出来就行,还需要带上自己的感情,好一会儿二皇子唐坤酝酿好感情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好,盛景迷人,万巷皆空,元宵的京都夜景一句道尽,二皇子真是好文采!”荀夫子抚着胡子为众人点评。季老和洪大学士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总之言语之中不乏赞美。

    地下的俊杰们窃窃私语,连着皇子中几位眼中也莫名光亮,纷纷对其投来意味深长的目光。

    唐震对此也只是看了一眼就不再关注,继续喝着自己的酒,仿佛此刻不是在举办诗会而是酒会。

    有人开头,接下来自然不少人都急于表现自己,其中皇子们更加积极,他们都希望在自己的父皇心中留下好印象。

    就连八皇子唐兑,大家对其了解大多都是在军事才能能,没想到竟然也有佳作。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现场气氛好不热烈,各种佳句频出,其中更有千古名句,引来满堂喝彩,甚至屏风后的那些佳人都有些坐不住。

    此人就是平民书生杜康,一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可以预见,只要此人得一机会,绝对可以平步青云。

    随着诗会的进行,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展现过自己,不过有一人却迟迟不见动静,一杯接着一杯的酒不曾停歇。

    大皇子唐乾笑道:“三弟怎一直饮杯中之物,诗会当前,可不好藏私!”

    “就是,就差三哥你了。”

    对于自家兄弟的起哄唐震并没有回应,而是不停地斟酒,喝的更急,满脸的酒意脑子却更外的清醒。他知道,如此重大的诗会,自己今日或多或少要留下点什么。

    借着酒意,好似也无人再吟作,摇摇晃晃起身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道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又是满饮一杯,步伐有些阑珊,嘴里却不缓不慢道:“满街珠翠游璧人,沸地笙歌赛文曲。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罢,醉意朦胧,不过杯未停。只是最后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到自己的府邸,只是听着下人的口气,是自己的皇兄派人将自己送了回来,而且随着诗会细节的流出,诸多才子名声远扬,博得好多佳人倾心。

    自然,也包括他,醉酒当歌,可谓一段佳话。

    只是这段佳话传来皇帝唐云战的耳中,却惹得他眉头紧皱,身为大唐的皇子,哪怕是在诗会之上,当众醉酒有失体统。不过最后也没有责备,只是让人传话让他以后多多收敛。

    翌日,华妃寝宫之中,唐震眼眶有些红润,有些不舍道:“母妃,此去孩儿不知何时再回来,你在宫中要保重自己,多添件衣服!”

    华妃抱着他不忍放开,叮咛嘱咐:“母亲知道,震儿你在外也多多注意,衣食住行做好安排,还有万事多加小心。还有记得多给我和你父皇写信。”

    “孩儿醒得,时间紧迫,孩儿就先告退了。”

    抢人眼角的泪珠,转身坚决而去,不想让自己的母亲为自己担忧。而华妃心中万般的不舍亦没有出声挽留,她知道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使命。

    这边的千咛万嘱,到了自己父皇那边却只是简单的:知道了。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情绪,仿佛就是如此般。

    “儿臣告退。”内心的苦涩,唐震没有再多停留,一刻不停地返回自己的府邸,再深深看了眼皇宫方向,而后毅然放下马车上的布帘道:“出发。”

    “驾。”马蹄声声,一滚尘土,东方朝阳初暖。

    这一路虽然很多皇子同路,但都默契的选择不同的时刻出发,唐震算是最晚的一个,他留下来更多还是想陪陪自己的母妃。

    几日后,一处山野小河旁,唐震和随行的几个属下就地扎营休息,饭菜除了自己带的一些干粮,终于可以直接就地取材,山林可不缺野味。

    几只野鸡野兔,在柴火下烤的流油,滋滋声伴随着阵阵的香气,诱的唐震几人胃口大开,多日的舟车劳顿闹得胃口不佳也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家都吃吧。”唐震并没有太大的架子,手下的人知道自家皇子的秉性,倒也没扭捏,在唐震动手后也纷纷开始狼吞虎咽,那滋味,美得很。

    酒足饭饱,唐震招来手下一人问道:“此处是何界,还有几日能够返回河南郡城?”

    “殿下,此处乃河北郡内,按照现在的脚程,还需十日左右的时间才能返回。”军士如实禀告。

    “嗯,下去收拾一下,我们早点启程,春耕马上就要到来,接下来的将会有不少事情。”

    “喏。”

    然而就在众人收拾行囊之时,意外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