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真的不想出名啊! » 第790章 罗斯人的震惊(五)

第790章 罗斯人的震惊(五)

    不可否认,大学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

    科学技术这种东西往往有相当的回报。

    即使当前没有回报,也积累了技术,吸取了经验。所以私营公司们就盯着这块肥肉了。

    只有那些利润不高,甚至带有危险性的活才不会有人去投入。

    而对于文学来说,基本上都是吃财政拨款的。

    个人投入是有,但也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想要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才会去干的。

    但文学有什么用呢?

    它的作用在于对国民的教育,自然对它最热衷的也就聚集在大专院校了。同样开展文学研究的,几乎全都集中在大学或各种文学院中。

    鲁邦三世在将《马修中篇小说集》的相关信息发给老师后就乖乖地将书交给了祖母大人。

    而接到了他信息的老师和同学们先是被他的话给惊到了,接下来就是认为他言过其实了。

    但过了一会儿等到浮躁的心情平息下去后,他们就逐渐意识到了这个大概率是真的。

    因为他们都算得上是专业人士,鲁邦三世又是华族出身,虽然在战后华族基本上都官宣放弃了权力,但骨子里那种傲气还是没有丝毫的消散。

    这群人一直以传统美德约束自己,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是他们的基本准则。

    所以他撒谎的可能性不大,更何况这还涉及到他祖父,这样可靠性就更高了。甚至连说大话的可能性都不大。

    被他通知的都是爱书之人,要不是已经三更半夜了,肯定会有人去书店。

    但就在第二天鲁邦三世进入教室的时候,进入发现人手一套《马修中篇小说集》,甚至连讲台上都摆放好了。

    肯定是有人连夜通知了书商,让他们一大早就送过来。

    这也是罗斯人向东国快递业学到的引以为豪的服务——只要下单,确保12小时内就有书商会将图书送到你手上。

    当然这只能是在大城市实施。

    鲁邦三世不由得责怪自己怎么忘了这茬,要是这样他肯定会让同学给带上一套。现在只有等到下课自己去买了。

    看来到反是他这个‘吹哨者’最后一个拿到属于自己的书。

    这些老师,学生们的本职工作就是对各种文学作品做出讨论,评价。而马修的新书则成了他们一个新的‘语言输出’对象。

    在经过了差不多3天时间的阅读后,所有同学包括老师都已经完成了两本书的阅读。

    周五,下午1:30分,这是赫克特教授的当代文学课。

    按照原定计划,这两堂课教授将会讲述距今30年前的罗斯文学,就连相关讲义都已经发给同学们了。

    但是就在周四下午院办的教务秘书突然接到了通知,说是明天的课程内容将作出调整。要讨论《马修中篇小说集》中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哈哈,果然不出所料,老赫克特就像是闻到了鱼腥的猫肯定忍不住了。”

    “那还用说,他不是一直在吹当年他对妻子是多么地迷恋,最令他自得的是他通过了文学家的手段将他追求的姑娘变成了赫克特夫人。”

    “对,我敢打赌,他肯定是从维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是啊,当时我记得他在上课的时候用了真正三个排比,两个明喻,还有几个暗喻,类比之类的修辞手法来强调自己对妻子的热恋。”

    果不其然,当上课铃还没响的时候,老赫克特就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教室。

    按照普适大学堂的规矩,教授应该在打铃结束后再走进教师的。而事实上大家也是怎么做的。往往教授都是在打铃前抵达教师,等到铃响后再进入。

    但这一次却‘坏了’规矩。

    “孩子们,我想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临时调课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前几天我发现了一套绝佳的中篇小说集,里面的所有小说,我说的是每一篇都是佳作,更不用说其中还有《维特》和《来信》这两篇扛鼎之作。”

    老头讲得急了,有点喘不上,只能停了下来,喝了口水,平缓了一下情绪又走下讲台来到了学生们中间。

    这是他喜欢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当然学生们也很喜欢这个和他们有着共同语言的老头。

    “我说你们都看过这两本书了吧?在座的先生们请放心,我不会要你们来袒露心声的,你们那纯真的初恋只是属于你们,当然你们可以把它记录在你的日记中,留待你们的后人细细品味。而女士们更不用担心了,暗恋一个人是你们的隐私,我可不想知道了你们的秘密后被你们追杀”

    “亲爱的教授,您这么一位值得尊敬的人怎么会让我们动了杀心呢?”

    “追杀您这件事,我想完全比不上教授夫人的炖肉更具吸引力。”

    在和学生们先扯了一阵后,他们开始进入正题。

    “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对《维特》的写作手法进行深度分析……”

    老赫克特将这本书的总体框架进行了分析,而接下来就把学生们分成了若干个组让他们在Tutorial上对书进行了具体分析。

    而在课堂上他开始引导学生们进入了维特的精神世界。

    在讲课的时候,他充分利用了自己过来人的例子,剖析了维特的心路历程。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维特的心路历程的理解也有不小的偏差。这种东西本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答案,在各抒己见中大家也了解其他人的想法。

    但是不管维特的思想是怎么变化的,到最后他都自杀了。

    唯独对于这一点大家对马修给维特的结局产生了疑问。

    就连老赫克特也对此有不小的怨念。

    当然他并不是可惜维特的死,而是感到难以理解为什么一个青葱少年会因为这个而自杀。

    反正他们讨论了半天都觉得如果换成自己是维特,那是绝对不会自杀的。

    难道是为了悲剧而悲剧?

    随后马修的经历被揪了出来。哈哈,原来这位获得过儿童文学奖!这对于这些人来说可是一个减分项。

    但是基于自己的基本素养他们并没有对马修进行人生攻击,而是写了一封信交给了东国驻罗斯的办公室,请他们转交给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