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仲谋 » 第31章 战后封赏

第31章 战后封赏

    数日后,程普押解俘虏,返回蕲春。

    孙权亲自出城迎接,给足了老将军面子。

    “程公老当益壮,乃是我江东擎天玉柱!”

    “此番程公仅率两千人便大破刘磐。”

    “俘虏近四千人!”

    “生擒悍将刘磐。”

    “皆是公之功劳。”

    “吾已给朝廷写信,请求朝廷册封您为将军。”

    孙权目前戏精入门,稍微有点生涩,还需精进。

    程普自是非常满意。

    他当前的职位是,荡寇中郎将。

    在汉末,中郎将的地位要高于杂号将军的。

    而讨逆将军孙策,恰好就是杂号将军。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曹操的小心思。

    他故意高封程普,低封孙策。

    把江东政治添堵。

    主臣不平衡,心生龃龉。

    甚至,他不止给程普一个人封中郎将。

    还有周瑜、吕范等很多人,都被封了中郎将。

    而主君孙策,却只是一个讨逆将军。

    所以,在江东程普的封号将军,是很少被提及的,以防孙策尴尬。

    孙权直截了当说出来。

    一方面是展露胸襟。

    另一方面也是拉拢程普。

    老头有本事,给点好处总该吧。

    反正封号又不花钱,给了就给了。

    程普也不会造反。

    把他高高供起来,省钱省粮,多好。

    “主君贤明!”程普恭敬行礼。

    程普改变称呼了!

    曾经,他对孙权称主公。

    对孙策称主君。

    唯独对孙权称名号(将军)。

    说明他并不真心拥戴孙权。

    他眼里的主公只有一个,就是孙坚;

    主君也只有一个,就是孙策;

    孙权,还不够格。

    如今近两个月过去,程普认同了他这个新主君了。

    “谢程公。”

    孙权拉着程普入城:“吾已设下宴会,犒赏三军。”

    打了胜仗,最重要的是,按照功劳簿封赏。

    这个步骤万万不能出错。

    孙策能横扫江东,个人勇武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重信。

    他承诺的事情,必然做到。

    目前,管封赏的是张昭。

    张昭经常抱怨,后勤人才太少,急需征辟数数人才。

    汉代是非常重视数学的。

    像《九章算术》、《杜忠算术》、《许商算术》、《周髀算经》等等,都是汉代著作,影响世界的著作。

    也出过很多超级大牛。

    奈何大兄不重视特殊人才,从未征辟过。

    孙权重视啊。

    所以张昭推荐一位大才。

    叫赵爽。

    别看这名字很普通,其实是个超级牛人。

    他注释了《周髀算经》。

    据张昭说,他目前正在闭门著作《勾股圆方图注》。

    提出勾股定理等影响世界几千年的数学著作。

    这位超级大牛人,就在他的治下。

    似乎还有入仕孙氏的苗头。

    奈何孙策不重视啊。

    “张公,待我返回吴郡,便亲自拜访赵公。”孙权正色道。

    此等大才三顾茅庐都不为过。

    “主君想请他为计相?”张昭皱眉。

    计相这个职位,开始于张苍。

    张苍就是校正《九章算术》,制定新历的超级大牛。

    计相不是具体官职,基本上是统筹治下算数相关的东西。

    “张公何意?”

    看得出来,张昭对这个职位并不满意。

    张昭直言道:“赵公乃吴郡名士,怕是未必愿意屈尊。”

    “自然。”

    孙权颔首:“赵公如此大才,屈居计相,吾岂忍为之?”

    “吾打算开办数学,请赵公为人师表。”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个时代,数学也不止是工业基础。

    还能统筹。

    比如统筹钱粮、财货、物资,甚至遍及民生的各个角落。

    争霸天下,拼的是综合国力。

    民不富,国如何强?

    当然,这个民是指真正的民。

    而非士族、豪强、地主。

    “主君想培养数数人才?”

    张昭立即表示反对:“我军中有十几位数数人才,已足够驱使。”

    “若开办学校,教化人才,所耗甚大。”

    “何况,六郡之民,未必愿意从业数数。”

    张昭说得委婉。

    却是实情。

    他嘴里的六郡之民,全是士族子弟。

    他们肯定不愿意学数学啊,又不能当官。

    人家自然学经学。

    你不愿意来,孙权还不愿意用呢。

    虽说这个年代数学不是末学。

    但也不是什么显学。

    士族中愿意学的人不少。

    但愿意精研的人,少之又少。

    其实,元朝以前,华夏这片土地上是很重视数学的。

    可到了明清,数学莫名其妙和商业挂钩。

    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成为了贱学。

    才一落千丈。

    “主君倒可以用办学邀请赵公出山。”

    张昭淡淡道:“他想必是会答应的。”

    算退让一步。

    孙权想办数学,那就办呗,无伤大雅。

    他看得通透,孙权想另辟蹊径,摆脱士族的控制。

    区区数数,又能成什么大气候?

    再说了,若招揽农家子弟办学,就要从孩童时开始。

    其中所耗钱粮、时间都不可同日而语。

    还不如借此,缓和与孙权的关系。

    “那便请张公为我下拜帖。”

    “待我返回吴郡。”

    “便亲自拜访赵公。”

    孙权笑眯眯道。

    最近真是一顺百顺啊。

    战场上的胜利,让某些人闭上了嘴。

    “惟!”

    张昭行礼后,又慢慢坐下:“回禀主君,子纲公已从朝廷返回。”

    孙权瞳孔一缩!

    来了!

    二张合一才是江东中流砥柱。

    之前张昭一个人便能镇压他。

    如今孙权稳定局势,战场上取得胜利,逐渐压制住了张昭。

    但是。

    张紘要回来了。

    二张合一,江北士族怕是要抬头了。

    孙权也组织不了。

    “东部(张紘)可是带回天子诏令?”

    “自然。”

    张昭脸上绽放出一抹笑容:“诏令一到,主君便名正言顺了。”

    孙权颔首:“可严使君被杀一事,也不会善了。”

    言下之意是:孙翊、张珩杀害李术的事。

    “皆是小节。”

    “曹公离我江东千里之遥。”

    “靠区区一个扬州刺史,真就能号令江东吗?”

    张昭这话说得大逆不道。

    汉室朝廷威严再受损,那也是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