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灵隐仙主 » 第三十章 赌约

第三十章 赌约

    书山之顶,一尘正专心听着书圣的光影化身的讲述,一步步接近那个有关于赌约的真相。

    而在山脚乃至于山腰之上,如蝗如蚁的读书人正拼命地向上迈着步子,他们使出了自己毕生以来最猛的一次气力,就是希望能离那山顶更近一些,以求能够看到那道飞闪而逝的身影到底去了哪里。

    山顶外围?

    还是里头的书圣遗迹?

    不可能吧!

    那书圣遗迹这么多年,他们也只听说大先生进去过,而且还是耗费了三天三夜才进入了其中,难道这位白先生,竟会比大先生还要快?

    倘若是在见到了那道飞闪的影子之前,他们一定会嗤之以鼻,可是,那样的奇迹他们分明已经见到了啊!

    而且,也充分证明了那不是什么幻相,乃是实实在在,众人亲眼目睹过的东西。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心中不自觉地生出了一抹期待,今日,恐怕是要见证历史了!

    但在所有的读书人之中,一道倩影却登至了最高的位置,她丝毫没有停下的架势,一抹倔强死死地粘在了脸上。

    对于此时的宁灵来说,她心中最大的念头,便是尽快找到白先生,看看他究竟抵达了怎样的境地,然后当面给他进行一次道歉。

    身为一个读书人,她为自己的当日之事感到愧疚,也为先前自己在他久立在第五级阶梯之时,曾对他产生过的小小质疑感到愧疚。

    所以,不管再难再累,在这勤字阵上耗费了多少时间,她都会咬着牙坚持下去,直到抵达最后的终点,见到那位有理想,有追求,有本事的白先生。

    彼时,书圣的声音继续。

    七大仙居士之中,有一位仙号为紫墨的紫墨仙人,他和师父一样,都同在那一批选择看开并离开的仙居士之中,但与师父妄图孕育更多的圣人去引领人间不同。

    紫墨仙人因为自身以文法入道的缘故,打算凭借自己本身,去联立世界的各方力量,铸就一片大同世界。

    他早已看出无论是当时南海逐渐繁衍的海族,还是北土逐渐壮大的魔族,只要能培育起来,都将成为一股不弱于人族的力量,而届时只要将三股绳拧为一股,必将能够真正地拥有与诡异的一战之力。

    但本是人族出身的紫墨仙人,恰恰在说服人族时遇到了极大的阻碍。

    当时的人族正处在了上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某种巅峰状态,不但先后走出来七位仙居士,还是孕育圣人的摇篮,统御人族的人帝,更是享誉海内,受万人敬仰,被尊为万古一帝。

    也许是这样的盛名让他迷失,人帝认为:那还不曾壮大的诡异,只是上一次世界大战残存的力量,根本不足为惧。

    恰恰是紫墨仙人如果选择将海族人和魔族人扶植起来,才将会是一道最大的祸害。

    他也从来不觉得,所谓的天下大同有实现的可能,唯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才是正道。

    最终,因为理念的偏差,俩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为了解决争端,他们商议立了一桩赌约。

    只要紫墨仙人,能够让魔族展露人性,他便同意接纳海族人和魔族人,共同促成一片大同世界。

    后来,为了赌约能够实现,紫墨仙人历经了千辛万苦,近乎耗尽了大半的虚神之源,以获取部分为世界规则所限制的创世神的力量。

    他成功了,从魔人族中创造了后天魔道,培育了第一代的后天魔族。

    可恰恰是这时,人帝违背了誓言,开始率兵进攻魔土,开启了对紫墨仙人的围杀。

    而围杀的理由是:

    紫墨仙人触碰了神的禁忌,强行造人,如放任下去,必将成为人间的祸害。

    在围攻之下,本是七位仙居士之中,最有希望真正迈入虚神之境的紫墨仙人最终濒死,可在见到自己好不容易培育的后天魔族,在失去了自己的庇护后,变得苟延残喘,几近灭绝的惨状时。

    他实在是于心不忍,于是凭借着大毅力,以自己最后的仙人之躯,造就了这片魔坑之地。

    也因此,后天魔族才得以保留了一线生机。

    事后,人帝重伤,一向与紫墨仙人交好的青霜仙人在听说了变故之后,选择了离开坚守西方对抗诡异的那个位置。

    他回归人间中州,以捍卫人道,攘除昏君为名,成功策反了一帮圣人修士,双方再度展开了一场惊天大战。

    那场大战因为太过惨烈,甚至直接改变了人族,乃至于整个道界的走向。

    人帝最终陨落,极盛的人族崩裂,大批的圣人以及宗师境界的修士,直接死在了内斗之中。

    而对人族失望的青霜仙人,最终永远地放弃了镇守西方的想法,转而欲要从东方寻出一条路来,他带领着同样对人族失望的一批修士,前往了东方,建立了那片东方宗域。

    但青霜仙人也因为某种身体上的伤势,或者说是心里的某种病症,在建立东方宗域后不久,便化身为了一片神伏暗障,横立在了如今的唐国与东域之间。

    在后来的演变中,继续选择留守中州的人类与远赴东域的人类都自称正统,彼此视所修之道是邪魔歪道,也互相视对方修士为污秽之人。

    仙居士的历史,也彻底地落下了帷幕。

    而师父因为当年曾多次深入灰雾探寻两界山的所在,可到头来,非但一无所获,甚至连同自己都成了一个瘸子的缘故,便一直游离于世俗之外,屈居在自己虚空山上的虚空观中,专心地孕育能为人间引路的圣人。

    他始终没有插手那些大战,也因此得以成为了当年七大仙居士中,在人间逗留时间最长的虚神。

    但之所以会如此,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师父信奉老观主在临终前,莫名生出的那道预言:

    神迹出东方,新一代的玄天之子,也一定会再现。

    时间流转,在虚空观中,我们师兄弟三人在相邻的千年成长了起来,为了完成师父不曾做完的事情,为人间寻出一条路来,先后背负了自己的使命。

    大师兄以画道入圣,被世人尊为画圣,前往了西方化解灰雾之劫。

    我以书道入圣,被世人尊为书圣,前往了北土化解魔坑之祸。

    而三师弟以兵道入圣,被世人尊为兵圣,前往了南海化解海族之患。

    但遗憾的是,即使是我们先后死在了自己的劫难中,也并未如师父期盼的那般,为人间寻出一条路来。

    我唯一所做的。

    也只是接过了当年紫墨仙人挥舞的那杆天下大同的旗帜,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渡化魔坑这一件事情。

    以求能让这帮魔人活得更加像是一个人类。

    以求能让这片土地涌现更多的,立志为了天下苍生去改变世界的读书人。

    只是,因为寿元有限,我终究还是倒在了半路上。

    而在这一切话毕之后,书圣却像是托孤一般,紧盯着一尘的眼眸,他急切地呼道:

    “小师弟!”

    “事到如今,为人间寻路的重任,只得压在你一个人身上了。”

    “如果真的可以的话,请将这杆旗继续挥舞下去吧!”

    “只有当世人都真正认可这帮魔人的那天到来,天下大同才将不再遥远!”

    直到这时,一尘才醒悟过来:

    原来不管是紫墨仙人,青霜仙人,书圣,后天魔道,魔坑,所有人,所有一切,竟都只是为了寻路而已。

    凝视着眼前这道书圣死后所化作的光影,不觉之间,他蓦然想起了书山脚下,那块竖着的碑文,听他们说,上面刻着书圣临死前最后的话语:

    愿揽天上星宿,光照人间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