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九零之肥妻当自强 » 第四十章 银镯子

第四十章 银镯子

    周慧兰将镯子拿起来,那字立刻就消失了,平安扣的绿色光泽也恢复如常。

    用肉眼去看那镯子,只能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一个个小坑,却根本看不清究竟是什么字。

    于是周慧兰再次把镯子叠在了平安扣上,略微调整了一下角度让字迹清晰起来。

    鸡蛋去壳放碗中,将竹箸打一千下蒸之,绝嫩。凡蛋一煮而老,一千煮反而嫩。①

    这是一道蒸蛋羹的菜谱。

    周慧兰把镯子微微一动,上面的字立马被替换,全是以古文口吻记录下的菜谱,她虽未看全,却也已经明白过来,为何那陆老爷子,会说那样的话了。

    周慧兰抓起镯子就想去跟婆婆说这发现,只是刚从屋里出来,就意识到这镯子上的字是透过玉佩的光泽现出来的,这样诡异的现象,她要怎么跟老太太解释这平安扣的渊源?

    一忽的犹豫后,周慧兰决定还是先不说了。

    许家先祖既然能用银镯记下这菜谱,那就肯定有寻常的法子去破解,等她试一试别的法子,再跟婆婆说这事儿也不迟。

    因为八点要送瑶瑶上学,周慧兰第二天起得比往日更早了些,六点半就已经把豆浆煮好,七点就把摊子撑了起来,卖完刚好赶上回去送瑶瑶。

    这样算是两不耽误。

    过了春分,天一日日长起来,早上六点多就已经是天光大亮。

    因为周慧兰的豆浆生意好,早市上多了好些学她的,有的石磨都搬了出来,但谁做的味道,都没有周慧兰的好。

    这天早上她刚从家里出来,还没走出松柏街,就有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光头大叔,带着个经常跟她买豆浆的小伙子,拦住了她。

    “大姐,这是我师父,咱们安宁市国营饭店的大师傅,姓牛。”

    周慧兰一惊,心道好大的来头,笑着停住三轮车,“牛师傅好,您找我有事儿?”

    “我能尝尝你的豆浆么?”

    周慧兰不太理解,可牛师傅背后的小年轻冲她挤眉弄眼的,给老顾客面子,周慧兰也就掀开锅盖盛了半碗递给那牛师傅。

    老头子只抿了一小口,登时眼睛一亮,“这还真是比你打回去再热一道的味道更好!”

    得到夸奖的周慧兰立马笑成了一朵花。

    “你这豆浆,能不能专供给我们饭店,我们按两毛五一斤的价钱跟你收,这价钱虽然没你摆摊的高,但你不用自己卖,做得多些,赚得可能还更多。”

    周慧兰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如果只用把豆浆磨好直接送到饭店去,她就不用再花时间去卖豆浆,这样也就不再需要受限于早市的客人。

    “那您收多少?限量么?”

    牛广德轻蔑的一笑,“我们饭店,不仅替市政府招待客人,还是机关单位的大食堂,往常我们自己磨豆浆,光早饭怎么也能出个千把斤吧。”

    “那您一天能从我这儿,收多少斤?”

    “今天你这两锅先收过去,如果卖得好,那肯定是多多益善,咱们双赢嘛!”

    零卖又费功夫还耽误送孩子,碰上这样的机会,周慧兰当然不会拒绝。

    牛广德让她直接把豆浆送到饭店后厨去,称了重量,直接就能到财务室去领钱。

    周慧兰就调转了三轮车,跟着那师徒俩一起,穿过两条街,来到了气派的国营大饭店。

    正是早上上人的时候,好些附近家属院的居民,都会来这儿打饭拿回家去吃,有些也跟周慧兰买过豆浆。

    看到她推着三轮车过来都围上来问,听说周慧兰要把豆浆放在国营饭店里卖,那些本来打了饭要走的纷纷拉住牛师傅,问他在哪个窗口,一副要排队的架势。

    牛广德于是派小徒弟带周慧兰去后厨称重,自己却进了大堂,站到排队窗口把小黑板的上的字一擦,直接在今日供应底下添上了“豆浆”两个字。

    “牛师傅,咱们食堂里这豆浆,什么价钱啊?”

    “原先你们跟周师傅买的是多少钱?”

    “三毛钱一袋啊!”

    “那咱们就还按三毛钱卖给大家,薄利多销,只为了方便群众,为人民服务!”

    这话音一落,立刻赢得了一阵喝彩。

    周慧兰在饭店的后厨,都听到了前头的欢呼声,不过她没看到,那一转眼就排到门口的队伍,有多壮观。

    豆浆上称,称了一百八十七斤,倒进饭店的锅里再扣掉两个锅的重量一共三十六斤,豆浆是一百五十一斤,后厨给开了张收据,小徒弟帮周慧兰把空锅搬到了三轮车上,领着她上二楼财务室领钱。

    “我叫吕进,师傅您呢?”

    以后就是合作关系,经常有来往,周慧兰跟小伙子也算认识了些日子,笑着伸手,“我叫周慧兰。”

    “周姐,您的豆浆做的可真好,不说虚的。”俩人正上楼梯,可吕进还是朝上下看了一眼,这才压低了声音对周慧兰道:“打您的豆浆起,那鼓楼边上所有卖豆浆的小摊我都买过,没有一家能比得上您的。”

    前些日子老爷子来那么一闹,饭店里头对这件事儿的态度十分严肃,毕竟这么些年,国营饭店的饭菜虽然也没说特别出彩,但还从来没被人这样打过脸。

    对于这样的夸奖,周慧兰只能笑笑,“您过奖了。”

    饭店的二楼,有一排包间,剩下一大块地方却是空荡荡得,好几张大桌子摞在一起,明显很长时间没用,旁边还堆了好些的屏风,看起来也很旧了。

    陆长青先前说过,鼓楼这边之所以那么多卖小吃的摊贩,很大一部分都是国营饭店的下岗职工,楼下的大食堂看起来人潮涌动的,可能生意并没有那么好。

    财务室就在包间的最里头,吕进敲了门进去,里面只有一个看起来四十上下的中年女人,戴着眼镜看起来一副斯文模样。

    吕进把单据交了上去,“赵姐,牛师傅要收的豆浆,一斤两毛五,结现钱。”

    赵会计点了点头,把收据收进抽屉里,写了张条子让吕进和周慧兰都签了字,然后直接就把三十七块七毛五数给了周慧兰。

    做完这一切,也没一句废话,倒是吕进乐呵呵的跟赵会计告辞,拉着周慧兰从财务室退了出来。

    “赵姐这人就这样,话少,人其实特好。”

    周慧兰笑着把钱收了起来,她才不在乎会计话多还是话少,话少了还省得她去啰嗦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