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相敬如宾不相睹 » 第三十六章 陈国日渐衰败

第三十六章 陈国日渐衰败

    晚饭过后,李学郯将晰乐送回北园,路上牵着晰乐的手,缓慢的走着,晰乐道:“你觉不觉得魏明善怪怪的,我们遇刺一事应该没有人知道,可是她是怎么知道的呢?真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李学郯拉着晰乐说道:“嗯,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呢,你只管开心的玩好,睡好就行了,这些事情我会处理好的。”

    晰乐歪着头道:“好吧,我知道了,其实我很聪明的,能看出来。”,李学郯只笑不语,继续牵着晰乐,将晰乐送回北园,他便回到东桦阁,桌上是一封关于陈国近况的密函。

    此时的陈国朝廷上,个个都跟霜打的茄子一样,垮丧着脸,每一个人敢说话,而坐在高堂之上的陈国皇帝脸色却还他们截然相反,一脸无辜天真。

    陈国幼主摇摇晃晃的坐在龙椅之上,沉重的皇冠压的他头总是歪歪的,身上的龙袍也显得格外的不合身,他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能知道什么?帘幕后的太后,用着些许不安苍白的声音说道:“诸位爱卿可有解围之法?”

    朝堂之下无一人回话,这些人有的已经做好了出逃他国的计划,有的勾结其他的人出卖国中信息。

    “太后,我国国库已空虚,粮草补给也跟不上,前方战场的战士也伤亡惨重,若想保住陈国最后的血脉,只能和他们谈判啊。”,说话的此人真是给李学郯写密函的陈国太尉沈泽平。

    “沈大人,此言差矣,连抵抗都不曾就选择放弃,这有辱一国之风。”

    “抵抗?敢问周大人如何个抵抗法?我陈国现在是要人没人,要财没财的,简直就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帘幕后的太后,手扶着额头,看着外面这些人吵得不可开交,心力交瘁的说道:“诸位大人不要争吵了,争吵也解决不了问题的。”

    “关尚书,你可有法子?”,太后只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关新德的身上。

    关新德是看着父辈们开国到现在的,从父亲手中接过那个秘密,一直守到今日,而现在看着日渐衰败的陈国,他实感有心无力,满心凄凉。

    “回禀太后娘娘,沈大人和周大人所言皆有理,抗之无力,不抗之无颜。”说完深深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不如我们放出陈国宝藏的秘密,若哪国愿保陈国不灭,实在不行设为番国也可,只要留我陈国血脉即可。”

    太后见连关新德的法子也是破釜沉舟这一招,心下也是凉到底了,心如死灰的问道:“其他卿家觉得关尚书此法是否可行?”

    那位周大人说道:“太后娘娘,关大人此法可行,也不行。”

    关新德看着站在对面的沈泽平问道:“周大人此话何解?”

    周大人继续说道:“关大人,陈国宝藏乃是我陈国根基所在,命脉所在,若将宝藏拱手让出,那我陈国就真的完了。”

    沈泽平嘲笑着说道:“周大人,可真是可笑,恕我说一句不敬之言,国都没有了,敢问周大人要这宝藏又有何用?”

    太后说道:“可若是对方出尔反尔该如何是好?我朝已无力和别国谈条件了,恐到那时不但没了宝藏,还葬送了陈国唯一的血脉。”,说完,太后用凄哀的眼神看了一眼那个坐在宝座上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最后还是没有商议出什么对策,而现在的陈国基本是没有与别国抗衡的能力,犹如风中残叶摇摇欲坠。

    回到府中的关新德心事沉重的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着,而跟随他多年的老管家站在一侧,问道“老爷,今日是遇到棘手的事情了?”

    关新德睁开眼睛走到厅前负手而立,语气中尽是无奈,道:“恐我陈国这一难是躲不过了。”

    整个陈国现如今的局势妇孺皆知,虽然还照常过着日子,可心中的不安和惶恐却是与日俱增,管家也走到他身边,叹了一口气说道:“那老爷可有什么打算?毕竟小组现在是唐国太子妃,若是您.......”

    关新德知道管家的意思,态度很是坚决的说道:“不可,无论我自己境况是好是坏都不能连累乐儿,若我前去投靠唐国太子,的确是一条生路,可是从此乐儿就有一个贪生怕死,投敌卖国的父亲,她在唐国将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见关新德态度如此,管家也不再提此事,而是说起另外一件事,道:“老爷,倘若陈国真的发生......,那么那个秘密该如何处置?”

    关新德走回桌边坐下,说道:“唉,今日在朝上也有提及此事,可是还是没有定论,宝藏一事也只是听父辈提起过,可不曾亲眼所见,也不知是真是假,是实是虚啊。”

    “老爷,小姐来了不少书信,您这老是不回复她也不是个事啊。小姐聪慧心思通透,她肯定会猜到的。”

    他突然想起晰乐写了很多信回来,可是自己最近忙于陈国之事,也不知该如何回复,他怕自己稍言语不慎,会被晰乐发现自己的处境艰难。可是老是不回信,晰乐也会起疑心,想想还是去了书房,拿起笔,再三思索后给晰乐回了一封信。

    信上写了陈国的境况如往常一般,安平繁盛,自己身体也很健康,诸事顺遂,写好后他将信放入信封中,想了想又拿了出来,将写好的信揉做一团,扔在了桌上,又重新拿出来一张宣纸,只写上了寥寥几笔:晰乐我儿,为父一切安好,勿念。昏暗摇曳的烛光下,关新德已是老态龙钟之样。

    陈国在开国之际,曾有一宝藏,话说里面有金山银山,珠宝美玉,可以在危难之际有重建一国之强力。这个宝藏在地势隐秘,且必须有四把钥匙才能打开,每把钥匙形状不一,其中一把在陈国皇帝手中,其他三把被放在陈国三位开国功臣手中保藏着,而关新德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到了这一辈便交给了关新德,但是这是陈国先祖之事,就连当今的皇帝也不知宝藏到底是真是假,也不曾有人敢去查探。

    写好信的关新德唤来管家,让他明日一早派人将信送去唐国,而自己则拖着孤独落寞的身影回到了卧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