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战锤40K开始的无限之旅 » 17·现今世界科技的巅峰

17·现今世界科技的巅峰

    为什么是动力甲?而不是海陆空天一体?

    因为作为反抗组织的他们,极度缺少重火力,高精尖的海空军所需要的储备人才。

    反抗军的核心不是信息化集成的合成旅、合成营,而是以数量庞大的步兵为核心力量。

    如果没有伶迁,那么面对须人所控制的联合zhengfu,可谓是胜率极低。

    伶迁大可搞出几条装甲、无人机、武装直升机生产线,但是原料实在太难弄到了。而且集成程度越高的军队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训练十分庞大。

    反抗军中专业的战士本就不多,又缺少训练,即使是有了这些现代化装备又有什么用呢?

    还记的沙特与也门的战斗中,一支信息化的沙特装甲旅,在路过一个山谷的时候,被山上埋伏的也门军队伏击,丢盔弃甲而走。而也门仅仅是用了三国时期的战术,加一些AK而已。

    所以装备的好坏,并不能直接提升战斗力。

    而战术战法的转型,则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物资投入。

    既然这样,不如不改变散兵作战的战术,转而强化步兵本身。

    现代化单兵装备还没有普及有源外骨骼(无源机械式外骨骼在工厂和后勤部门已经小批量列装。)主要原因还是能源,也就是动力系统还不够成熟。

    一套动力甲需要什么?

    从最简单的来看,一个供能的核心,一个铁架子,一个人机交互系统操控铁架子。

    有这三项,基本上就足够了。

    又不是打太空战争,像维生系统这种东西就没有必要。

    人机交互系统伶迁已经在须人的幻境设施中找到了,脑感交互科技最早是源自于须人的宇宙飞船驾驶舱。

    当须人来到地球,由于他们缺少工程师,都是平民,所以丢失了大部分科技,这是他们唯一反向研发出来的科技。

    幻境所包含的五感过于复杂,人间五味五色需要一个巨大的设备维持脑力的运算,而动力甲则不需要这么复杂,小型化自然也就有了基础。

    像《环太平洋》的通感连接,或者战锤40K中的机械神经束,还有《星际争霸》中的机械式、体感式信号传导。

    伶迁所简化的脑感交互,所传导的信号仅有四肢的关节活动而已。

    铁架子则更好说,强度更好,重量更轻的合金即可。

    有源外骨骼,并不是完全丢弃无源的外骨骼的机械式借力结构。

    在应对重力、负重方面,机械式的设计可以让身体的重量,传导到地面,而非人的肢体。

    所以铁架子的设计,应该是基于无源外骨骼的设计。

    再外加动力系统,在铁架子的基础上,开发动力传输系统。

    所以问题在于能量系统、动力系统要怎么办。

    像《明日边缘》《流浪地球》中的还算不上“动力甲”,而是“军用全身式外骨骼”。

    这些不同的设计之中,有的是液压动力源,有的是固体燃料,有的是电力,有的是冷核聚变,还有的是方舟反应炉。

    后面两种,伶迁是搞不出来的。

    因为宇内天核当前搜集的知识,仅是须人在2018年后,整合的所有人类科技,以及部分须人科技。

    不过,须人统治之后带来了一个好处——人类科技整合。

    就比如隐身飞机的发明,中美俄每个都研发了一遍,这对人类的科研资源来说是浪费,但出于对抗,双方是不可能公开这类科技的。

    但是在须人的统治下,国界被打破。

    同一研究前沿的各类隐秘科研成果得以共享。

    再举一个例子,以现在的新能源电池举例。

    比如长按拥有着原力超级电子驱动系统,比如B亜D拥有刀片电池,攻克了刺针试验(电池被戳一下会发热,很危险,燃烧或爆炸。)

    再比如拧德时袋的CTP无模组电池和超级快充。

    还有航天级安全,和超长16年寿命。

    以及淞下的全球顶尖能量密度。

    其实人类的科技并非止步不前,而是商业竞争,**竞争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大家只能在某一个小的区域实现突破,没有余力进行全面突破。自然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跨时代的应用科技发展。

    但现在须人统治之后,这边界被打破。

    一个集成了全世界所有电池科技的“整合电能体系”,其实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在2022年的工厂,花个5万,就可以买到一副工业用有源外动力骨骼,非常小巧实用,而且一次可以用6小时。如果加装外挂式电池包,可以维持24-36小时运作。

    现在伶迁可以根据这套“整合电能体系”,硬是鼓捣出来了一个支持24小时续航,充电需要1小时,寿命10年的动力甲能源系统。

    伶迁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资料中记载的物质,进行生成。

    方培武的身上光芒闪过,复合纤维组成的衣物包裹住他的全身。随即合金骨骼开始包裹,复合传感器、导线、液压系统、机械式传动、脑感交互原件、超级电池背包一个个开始具象化。

    此时的50名战士,身上包裹着一层外骨骼。就如同《流浪地球》中那样比较简陋。

    随后,肩甲,胸甲,背甲等一系列合金装甲开始生成,将他们的外骨骼和躯体包裹起来。

    此时已经像模像样了。

    就像星际战士一样,他们的盔甲风格比较粗狂,没办法,科技受限,无法做出像钢铁侠那样,精致又小巧的动力甲。

    不过最具特色的是,也是最像星际战士的是,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背包,这里就是超级电池的动力背包。

    “好强!”方培武抬起手,动力甲就像是自己的手臂一样,也抬了起来,捏了捏拳头。

    “这是怎么做到的?!”一群科学家、工程师、机械式走了上来。

    他们是亲眼看见由内到外,一切的设计模板。

    伶迁歇了口气,又松开了电力源。

    此时的宇内天核就像是挂着1挡的汽车,明明电力已经这么大了,明明油门给得很足了,它就是转的很慢,效率很低。

    “呼...呼...”伶迁歇了5分钟,解释道:“这并不算完整意义的动力甲,只是外骨骼套了一层铁皮。”

    “那也不得了了!据我所知,当年波士顿动力和赤红能源打的热火朝天,谁都没能实现这一层的突破!”一个戴着眼镜,地中海的老头子双手颤抖的抚摸着方培武的盔甲。

    搞的方培武也有些不适应。

    “动力呢?动力是什么?!”

    “你?叫什么?”

    “我是前国科院的院长,温茂斌!快,快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看着老人家像个孩子一样,伶迁双手撑在膝盖上:“电驱的。”

    “可是,电驱毛病可多了!”

    “我知道,在日本的时候,须人所整合的人类科技都已经被我拷贝过来了。”伶迁有些怜悯他,一个奋斗终生的科学家,因为家国边界,注定不停地做重复劳动:“说起来,真是讽刺。”

    “那,这个...”温老还想继续提问。

    而伶迁只想快点结束,他很疲惫了。

    于是,他抬起手,阻止了他的话:“我的虚空造物,是0公差0偏差,图纸我会生成一份给你们。靠我一个人,太费劲了。还是要建立生产线。

    我知道现在生产线机床精度不够,导致产品精密性不够,产品精密性不够,所搭建的机床精度自然上不来。

    所以我会生成第一批母机床,你们在这个基础上,完成动力甲所需要的完整292个机械元件,682个电器元件生产线。

    好了,让我完成它吧。还差一个头盔和军用单兵现实增强系统。”

    众人退后,只留下50名战士纹丝不动。

    厚实的头盔生成。

    由于此时的人类并不像阿斯塔特一般,拥有基因改造后的超级器官。

    头盔上依旧有军用拾音器,作为士兵的超级耳朵。

    目镜是三层结构,1层军用钢化玻璃,1层军用聚酯防爆层,1层MARS系统(军用增强现实目镜)。

    MARS实现了色彩增强技术,和图像识别。哪怕是会说话的树,也躲不过色差和形态识别,也就是说像打游戏一样,敌人会有红色的轮廓和头上红点标识。

    同时MARS目镜继承了热成像功能,也可以与枪械链接。

    枪械的红色镭射,也会在MARS目镜中显示。

    就像一般FPS外Gua中的微自瞄,红色镭射会下意识对准敌方的躯体,实现微校正。

    同时不同士兵之间,有无限链接,极限通讯距离200米,也会在MARS目镜中显示为绿色的友方单位。

    头盔的外部,还有一个摄像头,在200米的通讯距离内,可以实现视野共享。

    这都不是超出21世纪的科技,然而整合在一起,竟显得高大上。

    “呼,终于完成了,还差涂装、装饰和武器。”

    中国风的盔缨竖起,主题金色黑色的涂装涂上去。

    肩甲和胸甲上,出现银色的“银华魂引坠”图案,作为识别。

    傻大黑粗的铁皮显得呆板,远不如阿斯塔特那版装饰的豪华。

    于是肩吞、腰吞、束腰、顺着束腰垂下的布条,一系列中国铠甲风的元素开始展现。以及腰间的胸挂,两腰各有3个弹匣。

    这么一看,倒还像模像样。

    ‘最后一口气了。’

    电流再度传导,比QBZ-47更加硬朗、更大、更方正的步枪出现,握把,枪口,瞄准镜,战术部件,高级缓冲管,枪托垫等各式先进装备,让这把枪也看上去科幻了起来。

    之所以选择这把枪,是因为它的弹匣在后部。

    这是山寨阿斯塔特的局限,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压得住这么大口径的武器,剧烈的后坐力晃动依旧存在,前置的弹匣需要更高的强度和锁扣,这没必要,还不如直接后置弹匣。

    19.8mm反器材口径,20发并排弹匣,可以击穿2米混凝土的子弹,足以让这只“步兵”部队,在面对装甲的时候有一战之力。

    锯链剑这玩意儿肯定是没有了,不过,每个人背后都背着一个2米长的陌刀。

    适应战士们的体型,刀身和柄粗都有所加宽加粗。

    事实上,这套动力甲已经达到了2.3米高。

    “我...累了...”

    伶迁喘着气,说着便走了下来。

    “去适应一下吧,有缺陷再告诉我。”

    三个姑娘跟着伶迁的步伐,来到了休息室。

    这一歇就是2天,期间,三人都成了他的女仆了...

    方培武等人也兴致冲冲的来到了反抗军武器测试基地,在甲乙丙丁十个天干大佬的目视下,他们充分展示了动力甲的性能。

    甲很兴奋:“如此一来,面对装甲我们也有的打了!仅靠我们2万士兵,足以拿下首都!”

    “你别高兴得太早。”己站了出来:“电力系统一来全国性的电网,也就是说后勤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战斗。”

    “我知道!”甲点了点头,看着学者系的乙。

    被盯得难受,乙咳嗽了两声:“准确来说,现代电网的普及是出于商业利益,而我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军用的目的,就是以暴力解决问题,这成本,和收益完全不对称,这不是问题。”

    “很好!”甲信心勃勃。

    “那个...”丁走到了方培武的身边,看着他的吊坠:“这真的是...仙界的枢纽?”

    “老丁!”甲皱上了眉头,神的存在,伶迁的存在是他最忌讳的。但无奈,丁本身就是面对须人,绝望的人类反抗组织推举上来的精神领袖。

    他没办法直接撸掉丁的职位。

    “额...”方培武被问的一愣,他捏住吊坠:“我也不知道,只是最近做梦,总是会梦到一个大山,那里充斥着各种华美的建筑。”

    伶迁的方法开始奏效了。

    “我能拿一个吗?”老丁怯生生的,仿佛是对待什么贵重物品。

    “当然!”方培武指着远处:“那里有不少,后续按照朱雀大人的说法,每个人类都会有一枚。”

    此时伶迁也结束了修养,答应给的生产线都已经弄好。

    方培武他们的测试十分完美,除了少部分传动系统需要修修改改,没什么大问题。

    时间来到了1个月后,2000多成型的动力甲制作完毕。彩花、蒂法、神奈三人也都装备上了类似寂静修女般的定制的动力甲。

    人类抵抗组织选择了重庆这座曾经的工业重镇,山城的特殊性削减了须人海军和装甲的用武之地。

    此时,更加灵活的动力甲、单兵则更能大放异彩。

    “你一定要带么?听我的,战争是很复杂的。”甲不想放权。

    而伶迁的决议也不容置疑:“我知你不想让我出名,因为你心底里还信着‘人类幸福靠自己’那一套,但事实呢?我已出世,有些东西,被动的接受,不如主动接手。”

    “那...好吧、你是对的。”甲很惆怅:“即使是开明的、唯物的21世纪,依旧有那么多信教的人,我知道这是改变不了的,更何况除了你这尊真神。”

    “呵。”伶迁笑了笑:“你倒是不想他们那样‘尊重’我这个大神嘛。”

    面对伶迁的佯怒,甲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笑笑:“我知道,其实你也是人类,是吗?”

    “...呼。”伶迁抬头,若有所思:“应该吧...走了。”

    伶迁举起拳头,看下地底基地的2000人:“圣教军,出发!”

    为什么会叫做圣教军?

    到底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也许,战场会解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