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侯 » 第七十四章 第一题,史论

第七十四章 第一题,史论

    像苏州这种大府,在明朝鼎盛时期,每次府试来参加府试的童生至少有上千人。

    相关的资料陈艾在读大学的时候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过,相比之下,府试考场的条件可比县试时好太多了。县试大多简单地将县衙大堂布置一下,摆几张桌椅,再找几个衙役监考就可以了。

    而府试则设有考棚,有专门的大门、院落、考舍,大堂、书房,甚至还有厨房。府试虽然不过是童子试的第二场,可上级学政一旦心血来潮,很有可能跑来视察考场。因此,考场到时候还要做学政衙门之用。

    当然,一千多考生,再加上陪考的家人、同窗和老师,好几千人出去了。这么多人,要维持考场的秩序,也需要抽调大量的人手过来戒备。

    所以,三年两考的府试对地方官来说却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

    当然,如今的苏州知府姚善却没有这个烦恼。这几年,朝廷几个大案办下来,苏州士子逃亡一空。往年人声鼎沸,人头蹿动的考场也只剩百余人,稀稀落落,显得很是冷清。

    如此倒让知府大人轻松了许多。

    古有官不修衙一说,今上为政酷烈,普通官员贪污一两银子都是死罪。因此,苏州府的供院非常之破旧,往年还曾发生过小贩偷偷钻进考场叫卖的事情。倒不是姚知府不想将贡院修上一休,实在是这种政府工程涉及大量现金往来,一个不甚就有贪墨的嫌疑。

    况且,现在地方官走马灯一样换得勤,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就被人拿掉头上的乌纱帽,又何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此前姚知府就想过将这科府试考场设在云岩寺中。相比起破旧的贡院,这座始建于北宋至道年间的庙宇宽大幽静,是一个合适的考试地点。

    在此之前,他已经找人来勘察过现场,今日兴致所至,索性一言而决,将所有童生都留了下来。

    他也知道考生中有人打着作弊的主意,这年头什么人都有,不可不防。可是,如今的作弊手段越来越高超,当真是令人防不胜防。今日突然宣布立即开考,打他们一个猝不及防,也是一种无奈的抉择。

    一声令下,所有的考生被勒令原地坐下,不许乱说乱动。

    这突然发生的一幕让很多童生措手不及,一个个都呆若木鸡。

    很多人都已经喝了不少酒,有些微醉,听说马上要进场答卷,酒却醒了大半。不少人都偷偷地抓起地上的积雪往脸上擦,试图让自己清醒过来。

    陈艾心中倒是愿意立即进考场中去,快些将这次府试应付过去,好早点回吴江准备过年的事情。童子试本没什么大不了,关键在于乡试,在这上面按步就班一路考上去,的确有些让人不耐烦。

    回到座位之后,陈艾虽然有些醉,却不像其他童生那么急着让自己清醒过来,反一脸闲适地坐在座位上静静等待。

    也不急着这一时,府试虽然不正规,可时间却比县试要长许多。一般来说,府试要考三日。今天索性先在寺庙里睡一夜,好好休整一下,能够在这种清幽的庙宇里考试可比在贡院低矮的考棚里舒服多了,这个知府大人倒很人性化啊。

    很快,随身侍侯苏州府一干官员的衙役将所有考生都控制住了,几个手持水火棍的衙役分别站在人群的四角,又有人骑上快马回城中调集人手。

    至于考试题目,估计知府大人早有准备吧,而包括徐增山再内,所有官员自然而然地变成了阅卷官。时间虽然紧迫,可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吃过僧侣们做好的午饭不久,苏州府所有衙役、六房书办都来到了云岩寺,还随身带来了早已经印好的卷子和一百多份为考生准备好的文房四宝。

    在简单的搜身之后,考生们依次陆续进场。

    陈艾醉得昏昏欲睡,几乎有些走不动路。但他的脑子还非常清醒,再看看其他考生,已经有人紧张得浑身乱颤,走起路来比他还不稳当。

    陈艾心中好笑,这有什么好怕的。府试的录取名额是固定的,每科五十名。若是往年,一千多考生竞争这五十个名额,三十甚至四十比一的比例是有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味道。可如今的情形是,苏州一府就一百来考生,却没什么难度。

    只要你不是笨蛋,想过这一关,举手之劳而已。

    交了明朝的准考证,验明正身之后,陈艾依照座号在庙中转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最后还是在一个衙役的引导下才来到一个小院中。

    衙役指着一见小屋笑道:“陈先生,这就是你的考棚了,快进去吧,马上就要发卷子了。”

    那间小屋以前估计是一个僧侣的住所,门口贴着一个张纸条,上书“天二”字样。里面倒也干净,只一床一桌一椅。

    陈艾对这个考试环境非常满意,虽然三天的考期让人有些不耐烦,可住在这里也不错,权当修身养性罢了。

    衙役游指着桌上的一个小铃铛说:“陈先生,若有事可摇桌上的铃铛。”

    陈艾往床上一倒,挥了挥手:“我醉欲眠君且去。”

    衙役微微一笑,转身关门出去:“果名士也!”

    这一觉倒睡得不塌实,朦胧中响起了一片磨墨声,大概是其他童生准备答卷了吧。

    等睁开眼睛,又到了晚饭时间,竟没有任何胃口。

    卷子已经放在桌子上了,陈艾一个激灵,忙用手抹了抹脸让自己清醒过来,拿起卷子一看,却是一道史论。题目也非常简单,《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也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以后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这个题目中的典故对现代人来说可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陈艾摆了摆头:穿越到这么一个低智社会还真是没有挑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