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渠道大王 » 【102】思密达个鬼

【102】思密达个鬼

    宋屏儿刻意的撩人,其实也有原因。

    前阵子,她的土鸡蛋品牌接到了汾阳王酒业的一个大单子,是要用来给员工发中秋福利的,这让她差点欢喜的晕倒。

    足足超过两千份礼盒装,她估算过,起码会产生近三万的利润,这还是她一再压低价格的原因。

    而且之后,她弟弟也直接被阳光装饰公司聘请了过去,当了一个兼职设计顾问。

    平时不用去公司报道,只要按照公司的要求,提一些合理的建议就可以,这给她美术学校毕业的弟弟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信心。

    关键是不用太费事儿,还能给赚钱,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这非常友好了。

    自弟弟查出白血病后,不但经济上家里越发拮据,更难的是弟弟对生活完全丧失了信心。

    现在宋屏儿只希望弟弟能够积极向上,坚持到找到适配骨髓的那一天,到时候给弟弟做了移植,让弟弟恢复到正常人,这样下来,其它的事便都好说。

    毕竟现在她的生意已经恢复正轨,就算欠了一些钱,她也觉得没有问题。

    而这一切,她知道,都是米阳给她带来的,所以她要真心感谢米阳。

    现在只有她和米阳两个人,有些话就忍不住想要点透。

    只是当宋屏儿正想和米阳再说点什么的时候,房门外面又传来敲门声。

    何军和谭超换过新衣服后走了进来,宋屏儿只好咽下了已经到嘴边的话。

    “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出发。”米阳大手一挥。

    虽然米阳作风有时候有点孩子气,甚至带些大大咧咧,但在场的三个人,除了谭超接触不多,其他两人都知道,米阳不简单,而且,是很不简单。

    此时已是秋初,五一路两侧的商铺,便是没关板的也处于半歇业状态,倒是街尾的一个集贸市场还有不少摊贩,声嘶力竭的叫卖着烤串、臭豆腐和各种小吃。

    这附近紧靠居民区,居民们上下班后买点方便熟食,回家再生火就简单多了,各个摊贩生意还挺火的。

    龙城这边的臭豆腐,缺乏了最正宗那种臭,但也更符合晋省这边人的习惯。

    何军却好这口儿,在一处臭豆腐摊位前,给了摊主大婶五元钱,大婶便一边热情地说她的臭豆腐怎么闻着臭吃着香,一边麻利的往碗里捞,很快,满满当当四碗就摆到了大家面前。

    米阳笑着说:“阿姨,您是不是弄错了?我们就一份。”

    阿姨哼了一声:“那你们装的时候怎么不说?出锅了,调料都上了,不能退。”

    几句话,却把一个鲜活势利的小摊贩形象,表现了一个淋漓尽致。

    随即觉得自己可能做的过火了,讪讪一笑,说:“老板,这我也不能卖了,这样,四份是六块钱,我给你优惠,你给五块就好了。”

    米阳无语的摇了下头,好在这东西他也喜欢吃,看何军给了钱,端了一碗给宋屏儿,对方却后退一步,躲了远远的。

    米阳把两碗臭豆腐吃完,接到了田光华的电话。

    “柳巷那边有个新开的韩式自助烤肉店,还有表演,那里老板我熟,咱一边听歌,一边喝啤酒吃烤肉,也感觉一下思密达的风尚?”

    听到田光华的建议,米阳摸了下肚子,就笑道:“思密达个鬼,学的不伦不类,还是吃咱山西过油肉过瘾。”

    话是这么说,米阳还是等到田光华过来后,一起决定步行去烤肉店尝尝鲜。

    反正现在还是长身体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胆固醇和三高。

    烤肉店里空间很大,通体大理石打造,头顶各种水晶装饰和灯光闪耀,隔几米就有一个小小的转台,田光华说,这是用来点歌的。

    米阳习惯使然,估计了一下,装修花的钱起码五十万以上,就两个字,豪气。

    这可是2001年的五十万。

    不过看上客数量,还有单人39的消费,这个装修应该也能赚回来。

    在自助取餐区,有各种头顶白帽的厨师在操作台,也有服务员穿插服务。

    取餐区后面,木桌木椅环绕着中间空出来的大片区域,有一个高台,那是用来表演的。

    门口吧台的服务员是个十七八的小女孩,白衬衣格子裙,很清秀的样子,见到田光华忙殷勤的打招呼,领着米阳等人坐到了靠窗的等候椅上。

    夏季已过,正是迎来烤肉店火锅店的高峰期,排队的人比较多。

    不过田光华毕竟和老板认识,不一会儿就插队找了个不错的位置。

    “这里视野好,表演台能一收眼底,旁边也有一个小台子,米总要是感兴趣,可以让台上的小姑娘下来,专人给咱们表演。”

    米阳点点头,这些东西,就是专门给指定人服务的。

    不然,你不消费,我不消费,祖国经济靠谁振兴?

    等各自去把调料主菜准备好,一边烤着一边聊天的时候,台上的音响里想起了一首怀旧的歌曲。

    这曾经是大陆大街小巷都在传唱的宝岛流行歌曲,“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这是一个抗日老兵和小女孩的故事。

    抗日老兵在一次冲锋时被敌人用刺刀割断声带,变成了哑巴。他后来到了宝岛,靠捡破瓶子为生,他家里的墙壁是由一个又一个空酒瓶叠成的。

    他不能说话,只能用唢呐吹出“酒干倘卖无”的声音。

    而靠着捡垃圾,他抚养着一个捡到的弃婴长大,这个弃婴,便是那小女孩儿。

    老兵渐渐老了,小女孩渐渐长大,老兵变得苍老,皱纹、白发、瘦弱、老态龙钟;小女孩出落得亭亭玉立,进入了歌坛,成为了歌星。

    老兵怕人知道他和她的关系,为她光鲜的外表抹黑,所以,毅然离开小女孩,自己去漂泊。

    不见了老兵的踪影,小女孩儿悲痛欲绝,四处找寻他,所以,有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是你给我一个家,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虽然你不能开口说一句话,却更能明白人世间的黑白与真假,虽然你不会表达你的真情,却付出了热忱的生命。

    远处传来你多么熟悉的声音,让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灵,什么时候你再回到我身旁,让我再和你一起唱,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不同于原唱苏芮女士那极有穿透力的声音,台上唱着这首歌的却是一个典型的糙老爷们,看那不修边幅的脸颊,岁数应该和米阳的父亲差不多年纪吧?

    “这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