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宝玉再生之开挂人生 » 第35章 怡康王一下江南 甄英莲苦消孽缘

第35章 怡康王一下江南 甄英莲苦消孽缘

    话说贾政携全家归乡,同时护送贾敏母子去扬州。贾敏方明白宝玉那句“自有安排”是何意。心里对宝玉更加喜爱,遂生出要把宝玉黛玉二人的婚事先定下来的想法。

    贾敏私底下悄悄地把心事说与贾母,贾母沉吟道:“现今两个玉儿还都小,现在就给他们定了亲,离成亲还有些年头,两个孩子就不能像如今这般相处了,不如让他们再无拘束地在一起玩几年再定亲,待玉儿及笄之年,就让他们成亲。”

    贾敏见母亲已有成算,也就放了心,便不再提及。

    贾府上下都忙着收拾东西下江南,听说要一路游玩看风景,黛玉、湘云、迎春、探春、惜春一干小姐,整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京都都没有逛过,如今听宝玉说要带着她们一路游玩,无不欢天喜地。

    可卿本放心不下父亲和幼弟,不曾想秦业也告了假,带秦钟一同前去,说是让秦钟游学历练历练。可卿心下大喜,又恐不妥,得知是贾蓉亲自安排,心中大慰,对贾蓉又多了几分敬爱。

    王熙凤本是金陵人士,得知举家回金陵后,高兴得竟几日睡不着觉,指使得平儿及一众人团团转,早早地把行李及打点众亲戚的京都土产准备妥当,又催这个催那个的,整日里忙得像陀螺。

    李纨看着喜气洋洋,忙里忙外的风姐和可卿,摸着自己隆起的腹部,笑骂道:“两个没良心的东西,一日不在我跟前晃几趟不算完,故意来气我去不了。”

    一语未了,湘云一阵风似的跑进来,笑道:“大嫂子说得是,她们两个都是黑了心的,故意气你不能去。”

    又趴李纨肩头说道:“大嫂子想去也容易,让大哥哥也告老还乡就成了。”

    说完,不待李纨说话,拉着风姐就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道:“你还有闲工夫在这里磨牙,老太太喊你快去呢。大姐姐和大姐夫也要跟着去。”

    李纨和可卿一听,大姐姐和大姐夫也要去,不禁疑惑,难道是怡康王与元春也要随同南下不成?

    可卿遂搀扶着李纨同往贾母处来,看看到底是何情况。

    到了荣禧堂,只见元春正和贾母、王夫人说话。

    原来那怡康王云鹤本就是个好玩的主,没成亲前,一年倒有大半年在外面云游,最远去过塞北,只是江南还不曾去过,此次见贾府举家南下,便起了同行下江南游玩的心思。

    哪知圣上也就由着他,准他一同南下,还对朝臣戏言——皇家竟为贾存周养了个儿子。

    “他说游玩需有知己、爱侣陪伴方才有趣。以往都是一个人如苦行僧一般,这次偏要跟着同去。”元春红着脸笑着说。

    不待贾母、王夫人说话,王熙凤一拍手笑道:“王爷只说是爱玩,心里必是为咱们一家人老老小小的安全考虑,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王爷同行,那个“万一”早已吓得跑到爪哇国去了,哪还敢露头?”

    “再则,王爷必是为大姐姐考虑,怕大姐姐思念老太太、老爷、太太,遂一同前去,以全大姐姐的孝心。游玩只是其次。”

    “刚儿云丫头说大姐夫,我还犯嘀咕谁是大姐夫?听大姐姐这么一说,这王爷何止是大姐夫,简直是大哥哥没想到的他都想到了,大哥哥做不到的他都做到了。这可不比大哥哥都贴心?难怪云丫头喊王爷大姐夫呢,看看王爷做的事,真是让人服气,亲切!”

    说着又弯腰趴贾母脸前,指着贾母额头上的窝窝,笑道:“老太太也忒偏心了些,把这福窝里盛的福气都给了大姐姐,好歹也匀给我们一些。”

    又回头看着元春说道:“王爷把大姐姐宠上天了,真让人眼热。这次有王爷同行最好,让你琏兄弟也跟着王爷好好学着点,他能学王爷个皮毛,略懂得个疼人,我就满足了。我也算沾上老太太的福了。”

    一席话说的大家都笑了。元春羞红了脸。

    贾母呵呵笑道:“你这个猴儿,这满屋里识文断字的人都不及你这张嘴。”

    不说贾府这些主子们个个满心欢喜准备动身,只说那些丫鬟随从原先家在都城不情愿去的,现听说王爷同行,也争着要去。

    放下京都贾府举家南下暂且不说,单表金陵原先预备北上的薛家,因贾政引咎辞职,致使贾雨村被贬边疆不说,这薛家作为祸根,自然亦受罪罚。

    只说这呆霸王薛蟠受了八十大板,即便家里人使了银子,也是打了个皮肉开花。

    及至抬回家中,薛姨妈和宝钗看到浑身是血的薛蟠时,两个人也不由地疼出泪来。

    薛姨妈又是心疼,又是发恨,想骂贾政又觉不妥,就骂一回贾雨村,又骂那英莲是扫把星,又要命人把她拉出去发卖了。

    宝钗忙劝道:“这事原是咱们家无法无天,也是人所共知的。妈不过是心疼的缘故。要出气也不用发卖英莲。她是苦主,如今妈发卖了她,岂不是告诉众人妈偏心溺爱哥哥,纵容他生事招人。这原是圣上裁定,连带姨夫都被罢了官,告老还乡,一家人不日就将来金陵。”

    “哥哥也该有人教训他。妈这样做,由不得姨妈姨夫多想误会。再则,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大姐姐怡康王也一同前来,若是问起,得知妈妈这样做,再被有心人说成违抗圣意,岂不是要招致大祸?”

    薛姨妈听了道:“我的儿,到底是你想的到,我一时气糊涂了。”宝钗笑道:“这才好呢。他又不怕妈,又不听人劝,一天纵似一天,吃过两三个亏,他倒罢了。”

    薛蟠趴在炕上嘴里只管痛骂,又命人去打死英莲。薛姨妈禁住那些人,劝慰半日,薛蟠依然愤愤不平,只令让英莲来伺候。

    只说这呆霸王,把这一切都记在英莲头上。一心一意地搓磨她,不论白天黑夜只让英莲一人服侍。

    喝茶不是嫌太烫就是嫌太凉,抓起茶杯就往身上砸。不让人有片刻歇息。

    他自己睡着了,英莲禁不住打个盹,只要他睁眼一看到,虽不能动,随手不论抓起什么不分轻重地就打。

    要么就抓住英莲下死手往身上又拧又掐,口内骂道:“爷走八辈霉运遇到你这个扫把星!坏了爷的好事不说,还害了我妹妹!”

    英莲但凡躲闪一些,打骂得更狠。

    不出半月,再看英莲,鼻青脸肿,形容憔悴,捋起衣袖,胳膊上青一块紫一块的,竟无一处好地方。

    宝钗看闹得实在不像话,便去规劝一番。哪知薛蟠呆性发作起来,妹妹不来劝还好,妹妹一劝,反而打起英莲越发狠起来。

    说来也怪,那薛蟠的伤势总是不见好。再金贵的药用上都无甚大用,又适至暑天,伤处竟然开始化脓,恶臭熏人。

    薛姨妈急得多方求医,怎奈总也不好。后面又发起热来,烧得不省人事,满口胡言。

    看情景只怕是不中用了,只剩捱日子了。这下宝钗也不由地心焦起来。

    英莲见了,唯唯诺诺地对宝钗说起一个偏方,就是用那蒲公英熬汤喝了,可退热。

    宝钗略懂医理,略一思忖,就命人采了蒲公英来,和英莲熬制了浓浓的两大碗,给薛蟠灌了下去。便亲自守着。

    至夜里,薛蟠热退了下来,第二日,人也清醒了过来。薛姨妈、宝钗母女俩方才放下心来。

    三五日后,疼痛虽愈,伤痕未平,薛蟠只装病在家,愧见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