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世华唐 » 0177 晋阳公主的个人秀

0177 晋阳公主的个人秀

    得知女儿竟然来了前线,李世民非常的震惊,连忙派人去阻止。

    只是李明达自有算计,根本就不听他的劝阻,执意来到前线。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只能派人去迎接。

    这么一来很多人也就都知道了此事,大家的表情各异。

    公主过来干啥?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

    只是连事涉晋阳公主,他们也只敢私下进言,这里太危险了,还是别让公主过来了。

    李世民唯有苦笑应对,不知不觉小棉袄的翅膀硬了,耶耶的话都不听了。

    同时他心中对陈景恪也不无埋怨,本来还好好的,你去一趟小兕子就非要过来,肯定是说了什么。

    不行,回头要好好训斥他一番,这不是瞎胡闹吗。

    就算是小兕子自己的意思,你不能帮着一起劝吗。

    让她一个小姑娘跑到前线来,太危险了。

    李明达来的时候很高调,可以说高调的有点过分。

    她骑着马带着部队招招摇摇就来了,沿途遇到唐军部队,还会停下嘘寒问暖。

    突然,某个被公主鼓励的士兵高呼:公主万岁。

    然后很多人跟着一起喊,公主万岁。

    最后是她走到哪,哪里的人就高呼公主万岁。

    这一下全军上下都知道晋阳公主来前线了,连安市城内的守军都知道了。

    然后所有人都有些懵,唐军这边想的是,公主来干啥?

    不过不管了,那可是公主啊,圣人最疼爱的晋阳公主。

    喊万岁就是了。

    安市城那边想的是:唐人打仗还让公主上战场?玩呢?

    陈景恪不知道李明达的心思,对她的行为相当的无语。

    悄悄的来,悄悄的走,不是更好一点吗?你这样高调会惹非议的啊。

    只是李明达执意如此他也没有办法,只能让所有人提高警惕,免得被不知道哪里跑出来的敌军给惊扰到。

    不过,似乎她这么一弄,唐军的士气莫名其妙涨了不少啊。

    看着明显兴奋了不少的将士们,陈景恪略微思索就有了大致的猜测。

    其一,连公主都过来了,说明高层对此战是很乐观的。

    其二,久攻不下士气难免低落,尤其是对之前势如破竹的唐军来说,反差太大。

    以至于军营中弥漫着一股紧张压抑的氛围,连笑声都少了许多。

    李明达的到来,且还是如此高调的过来,冲澹了这股压抑氛围。

    其三,这可是千金之躯的公主啊,竟然出现在这里对他们嘘寒问暖,谁会不感动?

    ……

    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起到了意想不到了效果。

    陈景恪若有所思的看着她的背影,难道这就是你执意要高调过来的原因吗?

    真是个聪明的姑娘啊。

    此时他感觉有点压力山大,找个这么聪明漂亮的媳妇,谁压力不大啊。

    山坡上李世民目睹了这一切,最开始他对李明达的行为也是非常不满的。

    虽然很疼爱她,可这是战场岂能儿戏?

    他已经做好准备了,等会儿没人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训斥她。

    嗯,还有陈景恪,一定要重重训斥才行。

    小兕子这样做,肯定是他蛊惑的。要不然平时乖巧的她,怎么会作出如此出格的事情。

    他身后站着的不少文臣武将也同样意见很大,甚至感觉到屈辱。

    公主这是想干啥?真把战场当儿戏了?

    我们这些人拼死拼……窝草,不对啊,怎么将士们的士气不降反升啊?

    在场的哪个不是身经百战之人,自然能从将士们的欢呼声中看出改变。

    略微一想也就明白了个中缘由。

    此时再看晋阳公主,哪还有一丝不满。

    李绩夸赞道:“公主有平阳公主之风也。”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公主打小就聪明,公主来的好……

    李世民听的嘴巴都合不拢了,连连谦虚道:“过奖了过奖了,小孩子胡闹,我正准备狠狠斥责她呢。”

    众人自然不会把他的话当真,继续吹捧了一番。

    李明达故意绕着军营跑了一圈,甚至还来到安市城前炫耀了一把。

    并掷地有声的留下一句话:“此城我大唐必破之。”

    她的自信感染了所有人,将士们高呼:“万胜,万胜,万胜。”

    安市城头的守军赫然变色,梁万春亦心道不妙,他可太清楚士气改变对两支军队的影响了。

    难道这就是你鼓舞士气的方法吗?还真是别出心裁啊,贞观圣人。

    ……

    在炫耀了一圈之后,李明达才正式来到李世民的帅帐。

    李世民羊装生气,道:“谁让你这么做的,简直胡闹。”

    李明达眼睛顿时就雾蒙蒙起来,道:“我……我就是见将士们辛苦,想来慰问一下……下次不敢了。”

    李世民表情一僵,心中拼命告诉自己,别信她,她装的。

    然而嘴却不听话的软了下来,道:“好了好了别哭了,你这也算歪打正着,这一次就不处罚你了。”

    “但切记以后再有什么想法要先告诉我,切莫在随意行事。”

    李明达委委屈屈的道:“嗯,我知道了……我也是担心耶耶才会如此的。”

    其他人犹如看戏一般看着他们,还真是父慈女孝啊。

    然后李世民把目光转向陈景恪,毫不客气的道:“是不是你在公主面前胡说八道了?”

    陈景恪无奈,知道这会儿嘴硬没好处,就老实的道:“将士们实在太辛苦了,圣人也宵衣旰食……”

    “我就没忍住和公主说了几句,以至于引起如此多的事端,请圣人责罚。”

    李明达连忙道:“耶耶,不怪医师的。他劝过我,是我执意要来。”

    李世民脸色稍霁,道:“所幸此次并未酿成恶果,念在你之前的功劳上,这次就免了你的责罚,但若再有下次定罚不饶。”

    陈景恪说道:“谢陛下。”

    什么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就是。

    反正群臣看的那叫一个开心,天子家事偶尔看看也是挺有意思的。

    当然,前提是晋阳公主的人缘好,且这次又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之后群臣就告辞离开,把空间留给了父女俩,陈景恪也很识趣的离开。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听到李明达似乎再说:耶耶,我想听你给我讲洛阳一战擒双王的……

    后面的话他没有听到,但也大致猜到了李明达会如何劝谏。

    好聪明的姑娘啊,这让他既是高兴,又是亚历山大。

    不过很快他就收起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开始为破城做准备。

    他的准备其实很简单,黑火药。

    在知道李世民会被安市城阻挡那天开始,他就悄悄的收集黑火药最重要也是最难找的原材料,火硝。

    他虽然没有任何职务,但作为军医署的创始人,在军医届的地位是无人能比的。

    所有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指挥徒子徒孙来干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而火硝本身就是一味很平常的药材,他让人收集这玩意儿可以说名正言顺,没有人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至于火硝的收集方法,俩字来概括,煮尿。

    把哺乳动物的尿液泼在土墙上,刮表面那一层生成物。

    放在锅里煮,然后过滤凝结,最后就成了火硝。

    在军队最不缺的就是原材料,制作过程说起来很简单,就是那个味儿实在有点大。

    不过还好,陈景恪只需要指挥别人干活就行了。

    原材料早就收集好了一部分,只是没有组合成成品罢了。

    这会儿眼见猜测成真,且李世民渐渐有掌控不住局势的样子,他就决定准备出手。

    把三种材料按照最佳比例混合在一起。

    等混合的差不多了,又找来一个筛子,把火药泥从筛子眼里按出来,就是条状火药。

    等晒干后折断就是颗粒火药。

    他害怕黑火药的威力不够,还找机会制作了一点硝化产品。

    就在他忙碌的时候,李世民找了过来,默默的站在一旁看他忙碌。

    这可把他下了一大跳,连忙道:“圣人你怎么来了,快跟我离开此地。”

    李世民却没有生气,反而好奇的道:“这就是你和小兕子说的神秘武器?”

    陈景恪有些紧张的道:“对,就是它……咱们先离开这里,太危险了,出了事儿谁都负不起责任。”

    尽管很是疑惑,但见他如此着急李世民也知道事情或许很危险,就转身去了安全的地方。

    “现在可以说那是什么东西了吧?”

    陈景恪说道:“一个叫火药,一个叫炸药。”

    李世民重复道:“火药?炸药?”

    怎么听起来都是药啊,不过想到陈景恪的身份又了然了,医师弄出来的可不就是药吗。

    “有什么用?”

    陈景恪回道:“会爆炸,为例非常巨大。就屋里的那些东西,可以直接把安市城的城墙,炸出一个巨大到堵不住的豁口。”

    “就那么点东西?”李世民明显不信。

    陈景恪没有直接解释,而是说道:“圣人能想到琉璃是用沙子石头烧制而成的吗?”

    李世民依然将信将疑,却也不再一味质疑,说道:“有如此神器,为何不早拿出来?”

    陈景恪叹道:“大唐缺的不是火药和炸药,而是圣人一往无前的决心。”

    李世民沉默了许久,才颓然的道:“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

    “承乾和青雀之事让我颜面扫地,雉奴又年幼无有威信,我……”

    “哎,你看我又失态了,和你说这些牢骚话。”

    陈景恪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位帝王的内心,他是孤独的。

    或许从长孙皇后去世的那天开始,他就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了。

    儿子?那也是臣子。

    可是面对这样的李世民他却更不敢乱说话,只是说道:“若圣人能依照我的方法仔细调养,我有把握至少为你延寿十年。”

    这倒不是他吹牛,原本历史上李世民还能活四年多。

    他说十年其实只是帮忙延寿五六年而已,这点把握还是有的。

    听闻此言,李世民的精神也为之一振,道:“辛苦你了。”

    如果真有十年时间,他就有把握把李治培养好。而很多原本不敢做的大动作,也可以重新提上日程了。

    陈景恪说道:“陛下言重了,这都是我该做的。”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你是那位派来的左世良臣了。”

    陈景恪摊了摊手道:“是不是良臣我不知道,但我敢保证,我一定是以为良医。”

    李世民大笑道:“哈哈……这一点我能证明,谁要是敢说你不是良医,我第一个不愿意。”

    笑过之后,他才正色道:“你和小兕子此行还是太过草率了,恐怕会引起部分人的不满。”

    陈景恪表情坚毅的道:“在我心中只有对错没有立场,小兕子心目中只有圣人没有其他,我们只求问心无愧。”

    李世民很是感动,道:“小兕子是个孝顺的孩子,你也是个诚实的孩子,这是最让我欣慰的事情。”

    “不过也不用怕任何人,你不是说我还能活十年吗,足够护着你们长大了。”

    “到时候雉奴也该长大了,就能替我继续护着你们。”

    ……

    之后李世民就下令李道宗为帅,高延寿为副将,越过安市城直击平壤。

    “此战不求拿下平壤,只要扰乱高句丽腹心之地,逼迫其回师救援即可。见机不对就退往海边,和张亮或者丘孝忠汇合。”

    李道宗兴奋的道:“喏,陛下放心,臣必定完成使命。”

    高延寿也敬佩的道:“圣人英明,臣有罪,之前曾在内心非议过陛下。”

    李世民并没有生气,反而大笑道:“哈哈,这说明延寿你也是个诚实之人呐,何罪之有。”

    说着就把自己佩剑赐给了他,道:“我不能随你们一起前去,就让我的佩剑陪你们一起杀敌吧。”

    高延寿激动的五体投地——是真正意义上的五体投地,然后起身接过佩剑高声道:

    “罪臣领圣命,必不辜负圣恩。”

    之后两人率领五千骑,越过安市城向着高句丽腹心之地而去。

    梁万春在城头目睹这一切,顿时面如死灰,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只能寄希望于国内不要乱。

    渊盖苏文,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