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第七碗孟婆汤 » 第二十三章 太子收官奔赴昆仑

第二十三章 太子收官奔赴昆仑

    艳阳高照,太守府邸,仓郡太守,吏部侍郎,仓郡的十八位县令,户部大小官员悉数到场。

    太子在主位闭目养神,所有官员在台下大气不敢出一声。冷落了所有人两个时辰,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一声。先前太子让人放话,今日要惩戒一批贪官,故而今日会场上一群人见太子迟迟不发落,反而甚是煎熬。

    终于有一县令忍不住开口道:“太子殿下,小县事务虽然不多,但都是民生,如今赶了两天路来聆听太子殿下教诲,如今却在此冷落尔等,太子殿下,可否指示?”

    在场的所有目光齐刷刷的看向起身的卢阳县令。

    这位卢县令是出了名的急性子,三年前科考第六名,如今是仓郡清河县;县令,为人刚正不阿,没有家门背景,平日里也鲜少在官员之中走动,故而很不讨人喜欢。

    “大胆!竟然敢对太子殿下如此大不敬,来人,将此人叉下去,打二十大板!”王福高喊。

    盛旭日心中笑了笑,这卢县令他是知道的,仓郡十八县,唯二两位位不贪不腐的县令之一,也正是因为如此,屡次遭人弹劾,但是其他人抓不到什么把柄,就只能是抹黑他。皇帝心中也大概清楚仓郡官员的德行,也就一直不予回复。

    “算了吧。”太子睁开了眼睛,制止了他们的行动。

    “太子殿下宅心仁厚,但是此等大不敬之人不严惩只怕日后人人皆效仿。”仓郡的主事也跟着附和。

    “你要效仿吗?”太子目光如炬,盯着主事。

    “臣万万不敢!”主事当即跪下。

    太子殿下冷哼一声,既然你不敢,也就不会有什么人人效仿了。

    “念在你是初犯,罚俸一个月。”倒不是存心要罚他,只是自己身为太子,此风断不可长。

    卢县令心中一凉,自己为官清贫,故而家里财政状况向来是捉襟见肘,幸而有个懂事且支持他的夫人,日子过得也算过得去,如今他倒觉得挨一顿板子其实也没什么。

    “不过。”太子话锋一转:“我近日私下访问了仓郡十八县所有县,问了许多百姓当地每年赋税情况,发现唯二国泰民安的就是清风县和仓东县,特此,奖励卢县令和杨县令一年俸禄,正好,仓郡的御史一职还空着,就让卢大人上任吧。”

    “恭喜卢大人。”在场诸位反应过来赶紧收起刚刚对卢阳义愤填膺的愤怒,转而换上了一副恭喜的嘴脸,让卢阳见了甚是不屑。要知道,御史一职监察百官,从今以后贪腐问题就是他来抓了,在座的各位立刻见风使舵。

    “当然,有做的好的,自然有做的差的,对吧,海县县令海大人。”

    海清赶紧上前,颤颤巍巍的跪了下来,旁人对太子殿下说的微服私访若有怀疑,他可是非常确信的,毕竟那日刑部处理组织的时候,他就在现场,还遇到了太子殿下。

    海清磕头如捣蒜痛哭流涕:“太子殿下,微臣知错,微臣罪该万死,那日太子殿下路过仓郡,臣还让太子殿下看了笑话。”

    在场的一惊,才知道太子殿下真的一个一个县跑了真不是儿戏!

    “来人!把这些人全部拿下!摘掉顶戴!”门外突然闯入一群官兵,都是太子从别的地方调集而来的,在场大小仓郡官员,上至王福,下至各县县令,除了卢阳,全部拿下。

    “我给你们两天时间,把上任以来你们所有的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全部写出来,以及你们知道的事情,全部写出来!一个人一间屋子,若有任何不实,三族就不需要留了。如果交代的清楚,可以留下一命,如果交代的别人的事情交代的多交代的清楚,七天之内,把所有贪腐的全部交给仓郡银库,甚至可以官复原职。”

    也就是因为这是太子了,换成皇帝来,这些人交代了只能保全家人,自己是定然活不成了。

    三日后,太子看着所有人呈上来的结果,里面有许多事情是他先前也没有料到的,太子完全想象不到,仓郡的问题已经如此严重,看着里面所交代的,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两白银!

    七日后,三百万两白银被从仓郡各地送到了仓郡银库。

    但是,让太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止一个人交代,仓东县县令杨勇贪污款项有一百两,是所有人中最少的一个。

    这一点,太子微服私访自然是没有查到的。

    “杨勇!好些人说你贪污一百两,你作何交代?”

    “回禀太子殿下,臣死罪,确有其事!”

    太子气的颤抖,前些日子才嘉奖此人,如今就如此令他不堪,太子的脸上火辣辣的疼。但是转念一想,别的县令贪污都是千两白银为单位,只有他只贪污一百两,到底是为什么?于是太子就发问了出来。

    “回太子殿下,臣是一统七年殿试探花。”一统是盛国年号,开国后到如今是第十年,第七年就是三年前。

    “太子殿下,微臣家中本也算殷实,父亲是前朝户部侍郎,只因为为民请愿请大周皇帝开仓放粮,就被砍了脑袋,导致家道中落,一直是母亲抚养微臣长大。后我太祖皇帝灭了残暴的大周,微臣奉母亲命,拼命科考,才考上探花。去年,母亲身患重病,无奈家中贫瘠,我便收了县里一商贩纹银一百两行了个方便,为他少收了点税,臣知道臣有负皇恩,罪该万死!”杨勇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尤其是说到母亲重病时已经泣不成声。

    太子心中的愤怒已经消失不见,杨勇贪污是真,但是事出有因:“你母亲现下身体如何?”

    “母亲醒来听说我是贪污收的钱治好了他,羞愤的上吊身亡了!是我害了我的母亲,我甚至没有让她过上一天的好日子!”杨勇已经哭的伏在了地上,双肩微微颤抖,看的太子心中阵阵不忍。

    太子叹了口气:“李公公,派人去查一查。”

    没多久,李公公就回报此事不假,很多人都知道,那些举报杨勇的人只是举报他贪污,却没有人和太子说背后的故事。

    太子殿下也陷入了两难,一边是国法,如此放了只怕以后人人都有借口,如若不放,只怕寒了天下人的心,思索再三,他开口道:“杨勇,我念在你一片孝心,事出有因,我就不降你的官职了。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收的一百两白银充公,你现在一年俸禄是一百两功过相抵,这次我许诺的奖励也就不给你发了。”

    “臣叩谢太子殿下!”

    “但是!你要是要领罚!这样吧,李公公,拆人给杨县令母亲的陵墓好好装饰修缮一番,罚杨县令不得饮酒,不得食荤腥,守孝三年。”说着,提笔写下“刚正不阿”四个大字表达自己对杨勇母亲的肯定赠予杨勇。

    杨勇怎能不知道太子殿下名义上惩罚实际上是要成全自己和已故的母亲身后之名?先前杨勇的痛哭是悔恨,是懊恼,如今杨勇的痛哭完全是对太子殿下的尊敬和感动。

    只是太子心中已经在盘算,是否需要改制了。嫣尚书家有一妻,三子一女,另外还有仆从六人,对于一国尚书而言,这配置确实有点寒酸了,但是即便如此,自己和嫣雪岩认识这么久,也知道嫣雪岩平日里没什么零用钱。嫣然虽然漂亮衣服极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夏雨送的,夏雨也是知道嫣家的情况,打心底就喜欢嫣然这个妹妹,从不爱计较这么多,再说,整个盛国,除了皇家,还有谁家敢和开国兵马大元帅,异姓王爷夏天比家产?

    如今来了仓郡,杨勇的私宅是祖宅,破落不堪,甚至没有钱给母亲看病,为了给母亲看病不得不铤而走险。

    卢阳也是一样,卢阳也就是家中没有遇到变故,所以清贫也罢,但是万一有一点风吹草动,不免会成为下一个杨勇。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万一遇到变故,岂不是逼着人家造反?

    如此以往,朝廷逼着百官过不好日子,百官逼着百姓过不好日子,天下岂能不乱?

    于是太子殿下就把自己的想法回报给了皇帝。

    除了卢阳升迁到御史,杨勇官复原职,其他人都被贬了至少一级,最终,太子还是没有杀一个人,只是在一个人的处理问题上,让他犯了难,那就是太守王福。

    王福是仓郡王家的人,王家在仓郡和河东郡势力极大,是当地传统豪强,数十人在朝为官,仓郡人杰地灵,只是经历过战乱的洗礼,变得比周边几个郡要穷,许多人都说哦仓郡人是因为穷怕了所以爱讲究政治,仓郡在朝中经常出大官,盛国正二品及以上有实权的只有一百多人,仓郡就有八人,全国三十多个郡中,仓郡算多的了,其中王家就占了四位。刑部侍郎王勇虽然是从二品,也是仓郡王家这一脉,只是王勇是最年轻的一位,毕竟刚过三十岁。王家和叔叔结亲,从这些日子来看,这些事情确实和自己的叔叔关系不大,自然怪不到叔叔头上,韩祥和柳树那日国花节上确实算得上是诬告,但是百姓哪里知道那么多?他们只会觉得你是沆瀣一气故而也没必要去惩罚。

    王福也并没有中饱私囊,毕竟王福是王家人,王家从不在乎这点俸禄,王家在乎的是权势,王家从商之人不在少数,最不缺的就是钱。

    但是失职之罪定然是跑不掉的了。最终,太子殿下决定把王福的处理结果丢给自己的父皇,剩下的并且附上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革职,只是他没有想到,此时在皇宫中,父皇已经和自己的叔叔把这件事给定了。

    最后,太子宣布,仓郡除清风县,仓东县,集体免税一年,以减轻百姓负担,并且山匪如果愿意下山好好耕作,官府不为难,没有命案在身的不追究,有命案的如果可以得到苦主的原谅只要缴纳罚款也可以不追究。

    仓郡百姓听到消息,看着太子一行人的队伍,对着队伍长跪不起,都觉得有了这位太子,未来的生活一定有了希望。

    太子很骄傲,夏雨也很骄傲,嫣雪岩也很骄傲,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为治一国哪有那么容易的?当然,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