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第七碗孟婆汤 » 第十四章 秘辛

第十四章 秘辛

    桂花林漫山遍野,一眼望去,绿色的海洋里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灯。一个女孩子挎着篮子在花间树下挑着,另外一个男孩子一直围着她,像是在解释着什么。

    “好了!嫣然是给你做的桂花酒,好好去选选。记得,刚开的桂花香味不足,开的久了的味道都散了,就要开了几日,又没有变色的金桂。”

    “好。”半晌夏雨总算是和自己说话了,项前也赶紧认真挑了起来。

    说起酿酒,到算是个力气活。嫣然一早就拉着雪岩蒸上了几十斤的大米,拿着从药王那里要来的酒曲,充满期待,想知道这仙界的酒曲酿酒和凡间有多大的区别。

    四人采摘回来新鲜的桃花瓣和桂花瓣,便一起回到项前的院中。昆仑人界山上,就属项前的院子最大,还有单独的灶台可以生活做饭。

    几人清洗花瓣的时候,太子也带着些奏折回到项前的宅邸。

    嫣然带领大家把蒸熟的糯米取出,足足四十斤,分成两份,分别和桂花和桃花搅拌,将酒曲在钵中剁碎混入其中,加上些水封好发酵,几人忙的不亦乐乎。

    项前,太子都是第一次帮助嫣然酿酒,好奇的也多了些,纷纷夸赞嫣然心灵手巧,夏雨见状失落在心底。

    京城的养心殿中,皇上正在闭目养神,夏天也在一旁等待。

    良久,夏天开始试探:“皇上,您这样给太子,没有任何提示,恐怕太子看不懂。”

    怎料皇上冷哼一声:“他是当朝太子,就算他看不懂,他也应该学会如何用人,总有人可以看懂,如若他身边连这样的人都没有,如何做好一个太子?如何担当大任?他是太子,并非需要事事躬亲,这天下如此之大,若是事事亲历亲为,不信任,不会用人,如何继承大统?仓郡的事,我对他很失望。”

    夏天内心长叹,但是也没办法,他是从心底心疼盛旭日这个孩子,因为是太子,也是皇家和夏家联姻的最大纽带,皇上要坐稳皇位,势必需要夏家的支持,因此,盛旭日从小就背负了太多。

    盛旭日在院中看完了几份奏折,不禁长叹一声。

    “旭哥怎么了?”嫣雪岩关心发问。

    “我们几人在仓郡努力的一切都不过是大梦一场。”

    此话一出,不仅是嫣雪岩好奇,就连一旁的嫣然和夏雨也好奇的停下了手上的事情。

    “此话怎讲?”夏雨警惕的问。

    “是啊,夏雨姐姐在仓郡开仓放粮救了那么多人,太子殿下你更是拿下了一群贪官污吏,如何就大梦一场了?”嫣然也好奇的问。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项前也补充着:“太子你甚至都身陷囹圄,到底是怎么了?”

    “你们看吧,仓郡太守王福的奏折,仓郡依旧匪患严重,百姓依旧缺医少粮,甚至因为我们调用兵粮,我皇叔盛天参我们的奏折也寄过来了。”

    项前听懂了个大概,应该是大家到了仓郡,发现匪患严重,粮食短缺,想了些办法,但是最后没有达到足够好的效果。

    几人不免有些泄气。

    “更让我不明白的是这些。”太子打开了皇帝和夏天联名写给自己的家书,上面只是写着一些数字和文字。

    “这不是户部的东西吗?”雪岩好奇的问,因为家书中的内容他在父亲的书案前没少见过类似的。

    几人一起围观,只见家书中写道:

    天下百姓一万万又四千万之众,一千七百五十万户,十四岁以上六十五岁以下五千万男丁,五千八百万女人。

    耕地二十万万亩。

    粮食年产量二十五万万石。

    夏雨看了半天看不出来问题,雪岩也是不知所以,嫣然则是看得直犯困。

    “完全看不明白有什么问题啊。”夏雨有些头大,嫣雪岩也是赶紧点头表示赞同,毕竟嫣文清掌管户部,这样的数字他不是第一次看见了。

    “有,问题大了去了。”正当几人完全没有头绪的时候,项前在一旁发出了声。

    “嗯?”几人异口同声看向他,也包括看着觉得头大昏昏欲睡的嫣然。

    “最少有三点问题。

    其一,天下男丁五千万,五千八百万女人,因此孺子老人还有三千二百万。大战过后,这些年休养生息,应当是男丁数量开始兴旺,这需要前几年户部数据做佐证。但是这也意味着一点百姓需要继续休养生息,应当是男丁略多于女人,才是正常。

    其二,大问题,男丁一人一月需要两石粮食,一岁便是二十四石,五千万便是十二万万石,其他人按照六成,应该是十三万万石粮食,总体应该消耗二十五万万石,加上权贵朝廷本就要拿走很大一部分,意味着全国百姓都在饿肚子,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前线将士们。

    其三,我盛国法度,每个男丁拥有一百亩良田,男丁五千万应当是五十万万亩良田,实际上只有三十万万亩。

    其四,五千万男丁,实际上在耕种的可能只有两千万,这太少了。

    其五也是最重要的,我在仓郡下地种过粮,仓郡一亩地产粮应当在四石,仓郡在天下不算是沃土,江南富庶之地应该是有更高产量,二十万亩良田去掉棉桑应当是十六万万亩,产粮应当是至少六十四万万石,实际上远远不及。”

    盛旭日和夏雨越听越惊,只是从这简简单单的数字,项前就已经分析出来了如此多的东西,不能不让人称奇。

    “所以说,这天下百姓如今食不果腹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太子冷静且严肃的发问。

    “其一,绝大部分良田掌握在权贵手中。”

    “说得对,我夏家族有三万亩良田,夏王府有一万亩,朝廷百官,各位王爷至少应该有十五万亩。”夏雨倒吸一口凉气。

    项前立刻改口:“掌握在谁手中不可怕,可怕的是,百姓无田,只能附身于权贵,权贵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论百姓如何努力,只会把一丁点分成给到百姓,让他们饿不死,也攒不下不得不依附于权贵,这还是盛世,如若有任何风吹草动,比如天灾,就会立刻变成人祸。”

    太子深吸一口气:“继续。”

    “夏雨刚刚所说的十五万亩,我觉得不止,应该远超这个数字,至少在仓郡,王氏家族就有超过三千亩良田,这一点应该是不全算入朝廷百官的,具体的数字,我不清楚,想来户部应该有所察觉才对。百姓无论如何撑死只能糊口,便不会努力打理土地,土地产量自然下降。遇到天灾,越来越多百姓选择占山为王,于是就会有更多普通百姓遭殃,颗粒无收之下只能是把土地低价贱卖给权贵或者是世家大族获取微薄粮食度日,如此往复,天下百姓会被逼上绝路!”

    太子怒而拍桌:“查,我要彻查!雪岩,调集户部的人,把我的命令发下去,彻查每郡每县的土地所有权分布,我要好好看看,这天下到底是什么样!”

    “臣领命!”

    突然,太子想到了什么,他手中的酒杯突然落地摔成了碎片。

    “太子怎么了?”嫣雪岩关切地问。

    “土地兼并,应该是在大周就发生的事情了,如今越发严重了,我可能知道我母后的真正死因了。”太子的双腿在发抖,他倚靠在嫣雪岩的肩膀上,轻轻啜泣颤抖。

    “是什么?”除了夏雨,三人都在发问,除了盛旭日,夏雨也想到了这一层。

    太子愤怒的说不出话来,夏雨缓缓开口:“我远房姑姑,曾经把梁国境内所有权贵大家族的良田集体收走,进行统一分配,正是因此,梁国得以强盛,但是也正因此,她得罪了太多人,也包括了王贲的亲人。”

    太子深呼吸缓了缓:“我母后不只是得罪了那些人,更是让大周皇室感到忌惮,所以他们才会如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杀了我母后吧。”太子苦笑着。

    项前和嫣雪岩在一旁深吸一口气,没想到这背后竟然有如此故事?

    嫣然完全没有听明白大家说的话,但是看见大家如此氛围,只能是在一旁观察。

    “月假我要回一趟我家属地,我要好好看一看账簿,如果项前所言非虚,我夏雨保证,夏家的变革从我夏王府开始!”

    “感谢夏郡主为天下百姓着想,这天下归于我盛家,但是天下百姓并没有因此过得更好,这是我盛国之过。诸位,我们迟早是要下山的,几位可愿与我在此立誓?”太子严肃的环视四人。

    “如何?”项前发问,项前以前对朝堂之人总是有些异样的眼光,但是如今接触了太子夏郡主嫣家姐弟,他发现,原来这些人和他以前想象中听说中的不完全一样,看来道听途说来的总是有出入的。

    “无论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盛国,让天下百姓吃得饱饭,让盛国没有人再可以欺负我们。我要盛国国泰民安!”

    “好。”四人在太子的鼓动下,听着这美好的场景,不禁同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