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第七碗孟婆汤 » 第二十四章 镇江王家宴(上)

第二十四章 镇江王家宴(上)

    镇江王府这几日上上下下忙碌,自从郡主回来,以前摸鱼的时光彻底没有了。

    大家上上下下也听见了一些风言风语,郡主为了一些事儿耿耿于怀,一向强势的郡主大哭了一场。

    镇江王几个兄弟带着儿子女儿接着堂兄妹久久不见得借口也经常来上门拜访,实际上每次都是堂兄妹去见了夏雨,镇江王的兄弟们去拜见了太子。

    项前也跟着夏雨帮忙处理一些政务,帮助政策更快推行。

    王府内丫鬟仆从都在准备大宴,即便只是一桌菜,但是也是要提前许久准备。

    王府的下人更是忙碌,到处推行郡主的命令。

    假期第三日清晨,镇江王府的下人一清早便给四人准备了精致的请帖,其他人到是见怪不怪了,只是项前很好奇,三日前就已经定下了,而且自己一直住在王府之中,何必今日再来这样一封请帖,太子解释请客需要三请表尊重,项前才理解。

    隅时又来了一封请帖,项前便到了后院院中落座。

    台上正在表演,项前到的时候发现太子和嫣然已经在了。

    “这是什么舞蹈?”雪岩发问。

    “高台花鼓。”项前和嫣然异口同声,然后相视一笑。

    “项公子也知道这高台花鼓?”嫣然好奇的问。

    “是啊,家乡每到丰收之后,春耕之前都会有这种花鼓表演,代表着丰收的希冀。”

    “这舞难度极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舞蹈需要的是整体的协调性,还有平衡能力,配合能力。只能说高手在民间。”嫣然夸道。

    “我姐的舞可是天下第一美的,她有如此评价,只能证明确实厉害。”

    “是啊,民间的瑰宝可多了,我们仓郡也有宣纸徽墨,还有一家很有特点的卤鹅,有空我带你们去。”

    “宣纸徽墨?这个我熟悉,每年宣纸徽墨湖笔一大半据说都供应给皇家了。”太子发话。

    “是不是和龙泉印泥一般。”嫣雪岩好奇的问。

    项前突然咳了起来:“龙泉印泥做起来多难啊,比徽墨更费力。”

    “是啊,这天下目前用龙泉印泥的只有三人。”嫣然撇了一眼太子。

    “哪三人?我可以见识见识吗?”项前来了兴致。

    “喏,你眼前这位太子,还有皇帝,再就是我夏雨姐姐了,你没发现吗?夏雨姐姐前几日批文用的就是龙泉印泥。镇江王府院外就是龙泉印泥作坊,王府专供,王爷都舍不得用。”

    项前突然觉得有了许多压力,原先只是知道自己的恋人是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没想到,她随手拿来用的竟然是自己见所未见的龙泉印泥。

    “那是什么?”嫣雪岩好奇的问。

    “水浸不烂,火烧留痕;冬不凝固,夏不走油;一方朱红,千年国色。

    先是抽藕丝,这一道工序极其难做,先把藕掰断,不能全断,要藕断丝连,然后再把丝抽出,如果不是特别熟练地人来做会浪费很多,效率低下。一万斤藕,熟练的工人才可以取二两,晾晒一年。所以你明白夏雨姐姐的荷花池是做什么用的了吧。

    第二步是蓖麻油,晒五年以上,蓖麻子油黏稠得像膏体一样,用手触摸能跟着起丝才可以。

    第三步,朱砂磨粉,加水,朱砂水飞,纸张滤沫,静置沉淀,倒出水留沉淀,阴干。

    第四步,加药粉,麝香,黄金粉,藏红花,龙脑,犀黄粉,珍珠粉,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加花瓣,若是能加,我想加点桃花粉,试试能不能变得更香。

    最后把这些放在一起,暴晒七日,再放三月。”

    “那岂不是做个印泥得要六年?”嫣雪岩问。

    “是啊,劳动人民的智慧是真的厉害。”

    “项兄要不要和我们说说宣纸桐烟徽墨?”

    “宣纸是通过沙田稻草和青檀木做原料,可传承千年,不蛀不腐,使得文书典籍、书画珍品得以千古传存,传承千年,不蛀不腐,使得文书典籍、书画珍品得以千古传存,只产于仓郡泾县。

    先把原材料放在山坡上风吹日晒,制浆,放入水中,再由两个师傅配合把纸从水里捞出来,这一步尤其难,不能厚,不能薄,全凭手艺。捞出来的纸帖会控水,再放在墙上烤干,每一步都是很考验师傅手艺的,否则容易出现褶皱,更容易拉断,要知道,那时候还是少了些水的纸浆,就连成品的纸都容易被撕碎,更不要说是纸浆了。经过风吹日晒,火烤水渍,最后才能出来这样的宣纸。最大的宣纸三丈三,需要四十人协同。我有幸见识过一些宣纸,虽然我不太能理解其中奥义,但是听闻一位画师说过,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用湖笔在一张宣纸着桐烟徽墨做山水画,此生无憾。”

    “这种感觉我能理解,就像是喜欢吃,遇到了天下最好的厨子。”嫣雪岩道:“有朝一日我还要赚更多钱,我要做天下首富,然后我就要找手艺最好的厨子给我做最好吃的蛋炒饭。”

    几人大笑。

    “不过宣纸中,还有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太子好奇的问。

    “宣纸虽好,但是难度太大,缺乏传承之人,其实不只是宣纸,天下所有的民间瑰宝都是需要传承的。当年花国大举进犯,占领了仓郡,花国人也很喜欢宣纸,于是他们把泾县所有宣纸的种子,成品,器具都搬走了,但是模仿不出来,于是他们就把所有的师傅聚集在一起,要求必须替花国做纸。”

    “后来呢?”三人好奇问。

    “全部殉国。”项前带了些哽咽。

    “有朝一日,我们定要创造一个更强大的盛国,定要花国付出代价!”太子咬着牙坚定地看向前方。

    “臣请参战。”

    “那我多赚点银子,如果朝廷需要,我就竭尽所能支持。”雪岩也不甘示弱。

    “我虽然不懂什么大义,但是杀尽花国是我们所有人的义务,我也愿竭尽我所能。”嫣然也立誓。

    “好,我们一起努力,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聊什么呢?这么热闹。”夏雨入场,所有下人都跪了下来。

    “起来吧,今日的主客是项公子,菜品准备好了么?”

    福管家作揖:“回郡主,已经备好。”

    “那我们之间就不讲究这么多礼节可好?”夏雨询问四人。

    “好,上菜吧,姐姐。”嫣然一脸期待,其他三人也没有异议,夏雨点头答应。

    “上菜!”福管家一声高呼。

    “今日天气真好,没什么大风,不然就只能在屋里吃饭了。”嫣然感慨。

    “是啊,夏雨姐姐,今日有没有戏班子来唱戏啊。”

    “有,高台花鼓可好看?我是打算这段时间让这个戏班子去百姓中去,为百姓祈求风调雨顺的。项前,回了昆仑,我们去找一趟神仙,你找神仙求个恩典,祈求让天下百姓吃饱饭吧。”

    项前回答:“这事儿我试过,忘忧女神说不行,上次帮嫣尚书已经是破例了,我们得靠自己。”

    “姐姐,还没吃上饭呢,你就开始撺掇人家干活,这样人家怎么喜欢你。”嫣然开起了玩笑。

    项前微微一笑看了看夏雨。夏雨寻思,这几人都是最好的朋友,也没必要瞒着,她牵起项前的手,在众目睽睽之下骄傲的说:“本郡主宣布,项前,就是我镇江王府未来的驸马爷。”

    “哇!”虽然三人都猜到会有这么一天,但是当夏雨说出来的时候,三人还是一脸震惊。

    “这门婚事,我准了。”嫣然表态。

    太子也随之表态:“那我就祝愿你们二人白头偕老。”

    雪岩小声嘀咕:“你们不准也不行啊,又没人打得过他俩,我本来以为有个兄弟能打得过夏雨姐姐了,以后我就不用挨揍了,没想到这两人在一起了,以后我挨揍得超级加倍。”

    众人一阵大笑。

    一旁的丫鬟们也认真打量这位郡主看上的驸马,其貌不扬,贪图举止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但是他的佩剑似乎有些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