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本战国时代之忍国崛起 » 第六章 操练

第六章 操练

    午后,大人们上田务农的务农,服役的服役,道顺带着一群半大的小孩在林间操练。操练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洗脑和识字,再就是意志力训练,站队列。

    洗脑就是灌输正心价值观,合乎智仁,信,勇,严五材,不违天,地,人三利。首先灌输的就是后世忍者宝典《万川集海》中的正心。毕竟忍者都是从事在世人看来极为卑劣之事。所以必须首要武装自身三观,灌输服从首领之本能,所行之事皆为了实践世间太平之大善,而逃忍那是违反了忍者之处事基础,将受到无限制追杀。所以一名合格的忍者,那才能肯定不比武士低。但因为成才之路无良师益友,才会显得没什么前途。

    识字,就是道顺用在寺院顺出来的木炭,读写在木板上,解释字意,然后让下面的会员自己拿根木头在地上比划。三字经,百家姓,万川集海正心篇。。。教识字没啥循序渐进的概念,学什么文章就识什么字。识字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量变引起质变。这群小屁孩现在还没意识到,这每次几个汉字的积累,那可是连武士家的小孩都不曾接受到的教育。

    活动课上就是做拉伸,慢跑,站队列。古代吃的少,而且小孩子都在长身体,因此也没办法锻炼体能,只能做一下有氧运动,稍微强强身体。而站队列,这个道顺那也是在锻炼自身指挥调教能力和会员服从能力,虽然现在还是不堪入目,但也知道前后左右指令的动作意义了。

    此外,道顺还教导小孩生活方面的卫生问题。

    比如,多洗手洗澡,规定只喝开水,古代虽然没有重金属化学品污染,但微生物有害细菌可是一点不少,别看起来山泉水干净,实际上有细菌根本看不出来,但确确实实存在着各类细菌,人体要消耗大量免疫细胞去对抗外来病毒的入侵年轻时还好,一旦人到中年年纪大了,那多半会迅速凋零去世。现在还没有抗生素,一旦感染又或者发炎,那真的得看自身的八字硬不硬和老天的脸色了。许多古代人英年早逝,基本就和感染某种病菌有关。因为日本医术皆是传承中国中医术,还仅仅学了个皮毛,所以这世道的医生可想而知。

    这时候饭都吃个半饱,更不可能有营养养生这种词了。现在道顺一直在考虑如何吃饱的问题。

    伊贺国,位于纪伊山地东北侧。多山,即便是位于中部的伊贺郡村落,附近也有大片山林地。

    在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被绿色环抱的山地村庄。村庄周围的山峰苍翠欲滴,山峦起伏,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村庄坐落在山脚下,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从村中穿过,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楯冈村在外人看来各方面都没什么特点,但在道顺眼里,那遍地都是宝贝。但凡事慢慢来,毕竟现在还小,即便开发出来,也是便宜了别人。

    但这小身体还是营养跟不上了,平时两顿饭他也是饿的够够的,日本古代只有早餐和午餐,傍晚开始就得挨饿,以前小没啥能力,现在6岁了,稍微有了点气力,终于可以想办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去了。

    首先他想到的就是补充蛋白质,这米饭的蛋白质含量太低了,平时只能靠偶尔吃点鱼肉才能补充。

    日本古代有个槽点不得不说,那就是竟然不吃四脚腿走路的动物,像牛,马不吃那是可以理解,比竟可以耕作和作战,属于战略资源,但猪,鹿,羊等其他四肢行走动物都不能吃,那就真是哔了狗了。如果领民一旦违禁吃了这些,就会受到武士老爷的刑法。这个不吃肉食的历史原因比较复杂,此处不多解释,就是两个方面,佛寺兴盛,愚民教化。

    另外人们对肉的忌讳主要针对四脚动物,对鸟类并没有那么严格。而兔子经常以两脚站立,所以民间为了能更名正言顺地吃兔肉,把兔子当作鸟类。在日语中,小型哺乳动物的量词都是“匹”,比如一只猫的日语是“猫一匹”,而三只狗是“犬三匹”,而羊也算小型的,量词也是匹。而大型动物,例如牛、马、猪的量词是“頭”,比如“馬三頭”。唯独兔子的量词与鸟类一样,用的是“羽”。一只兔子的日语说法是“兎一羽”。所以在那个时代,吃兔兔和吃鸡没什么区别。

    对于肉食的逐渐开放,要数织田信长的安土桃山时代逐渐放松(1573年后),但也是偷偷摸摸。

    道顺能想到的肉食补充蛋白质的目标范围无奈变小了,那就是鸟,鸡,兔子,鱼虾。真是无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