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本战国时代之忍国崛起 » 第十五章 日本战国政治局势

第十五章 日本战国政治局势

    日本战国时代社会的几个现象:

    一,99%的平民没有晋升渠道,没有教育,生活在温饱线以下挣扎,没有战乱还好,碰到灾年或者战乱,那基本上就会生灵涂炭,乱世里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

    二,下克上极其普通,说个通俗明了的下克上关系链:天皇是幕府将军的傀儡,幕府将军是各地大名的傀儡,而大名要频繁上洛执政,所以,各地大名又是家臣守护代武士的傀儡。

    而织田家,斋藤家等等后世耳熟能详的家门,都曾经是大名家的守护代武士。

    最终他们靠着下克上,一步步走向前台。

    这里要说一下,上洛是什么意思,洛就是代表洛阳。汉代都城洛阳在日本人心中是古代政治文化圣地一般的存在,所以上洛就是上洛阳,去都城的意思。日本在汉唐宋各个时期,曾经派大批学者和僧侣来华学习。

    而日本学习华夏文化就学了个表面,没学个通透,就是半吊子学生,所以学完回去即便是治理村级规模的日本岛,各地都会战乱纷飞,几百年不曾断过。

    举几个简单点的例子,比如说华夏文化代表核心思想儒道,这日本也学了,但儒道的核心却完全不一样。华夏儒道尊崇“孝”道,这个核心思想就非常明确,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没什么可以做歧义的文章。

    而日本人学到的儒道,传到本土核心思想就成了“忠”道。这忠字可有说法了,往大了说,忠于大道神明,忠于天皇,忠于某某大名家等等,往小了理解,又可以忠于直属上级,忠于自己家族,忠于某个个人之类,这说法可多了,大义名分就很有说道了,只要你脑子够活络,那造反就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日本士族就是看谁深悟忠之大道,你悟了,再以忠之大道为大义名分,必定能忽悠一群人和你共同创业。

    再说一个上不得台面的故事,日本学习宦官制度,这天皇身边也曾想招手一些太监管理事物,毕竟太监没有子嗣家族的特殊性,有些权利让其掌握没有多大危害性,还是极为忠诚可靠的。但日本人净身方法没学到家,这一刀下去人就嘎了,怎么都治不好,连嘎了不知道多少个,这天皇知道后想想不是事儿,有伤天和,这才作罢。所以日本皇宫里都是宫女。

    再一个,就是日本没有科举。华夏君主制发展到隋唐就明显看出体制的落后了,隋唐前面的朝代基本都惨不忍睹,造反如吃饭喝水。但唐代出了个科举,使得君主制又延续了下来,因为寒门及平民只要读个书,每三年或者几年就有机会进入士族,成为编制内的人物,这可比造反简单安全多了。所以,华夏君主制又平稳延续了下来,只是到末期因为蛋糕不够分才瓦解重来,但每朝每代大家都认可这个规律。

    但日本没有学科举,阶级固化极其严重,因此,这也是日本这个弹丸之地战乱不休的核心原因之一。

    道顺正是想到这个核心原因,所以才有恃无恐,愿意尝试从小培育人才,开拓一条新路出来,他心理暗暗想到,对手不管能力多强,大格局上就是一群目光短浅之人,我道顺既要做蛋糕,还要宰了你们这群伸手分蛋糕的人。

    日本社会再有一个势力就是佛寺,佛寺在日本的意义,源自于日本去华夏取经,带回来相当多的文献以及生产技术,而去华夏的基本大部分都是僧侣,借着取经的由头,偷偷学习华夏的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为日本加速文化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僧侣在整个日本社会中代表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另一方面,在唐后几百年,许多佛教文化就深深影响着整个日本社会,就比如禁止肉食,这可是禁了上千年,虽然不是所有肉都禁止,但也严重影响了日本人基因进化,所以日本人就相对矮小。只是在现代近百年来,才缓缓提高平均身高。

    再说说日本士族,士族就如今而言就是属于编制内,属于分蛋糕的群体;士族以外就是编制外,属于做蛋糕的群体,日本社会就没有其他的。

    士族一类最高是天皇,皇亲一脉,这群人都没有姓氏,自认为神明代表,人间姓氏不配代表这群人,你硬要取个姓氏,也可以是叫天照大神,皇亲血脉一般都只有名字,就比如德仁,昭和(核),人如其名求仁得仁,求和得核。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神明血脉只是放屁,天皇之前的血脉属于哪个种的不好说,但这战国时代的血脉那必定是藤原氏的,日本整个天下就是藤原氏内部斗争,这在后面有机会再细说。

    这第二类士族是公家,就是替天皇办事的一个群体,可以理解为天皇的文职家臣团或者说是内阁议员之类的角色,这群人现在基本没什么作用,主子都是傀儡,这群傀儡下面的傀儡,这时代也就努力混个温饱。

    第三类士族就是大名,能称得上大名的,基本都有一万石以上的领地收入。也就是能养上百个兵的备队。大名可以申请入朝当官,只要你肯把每年收益净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库,就是每年交几百上千贯国土收益,那朝廷便会赏个官给大名,公家就充当赏官卖官的角色。而大名为了自己提高统治地方的合法性和大义名分,也不会吝啬与这部分钱财的支出。所以这类间接人养活了天皇和公家。

    第四类士族就是武士了,其实和第三类类似,这类人就是大名的家臣,大名要是去朝廷公办了,就会委任守护代武士管理领国,毕竟都城比乡下繁华,一般大名也愿意去都城享受人生,所以武士的作用就出来了,可以代替大名发展管理,甚至是代为统兵军事征伐。而家臣招募的家臣也算武士,武士一般都通过家族继承来实现延续,一般情况下不会发展平民成为武士。就如同山口一助,他在提拔为足轻组头后,就算踏入了武士阶层,原先的地,已经通过村长分配给山口家大伯等亲戚几人,一助目前就在从事自我锻炼武技和其他委派的任务。

    因为这个群体基本不事生产,属于编制内分蛋糕的最基层既得利益人群,蛋糕如果不变大,那分蛋糕的人基本就不会变,不然提拔武士上来就是分掉自己的蛋糕。

    日本国内的政治文化国情基本就是如此,一般士族之内只和同阶层的通婚,平民百姓基本没有任何出路。

    而道顺现在成立了山口组近一年,孩童们教育成长有了显著的进步,山口组为村里做了许多事实,增产鱼获,铺石修路,帮忙农活等等,让大人及村内武士看到了一种叫团结的力量,让平日里默默为温饱挣扎着的大人们,眼里有了希望,自己不行了,但孩子比自己更有出息,希望能跟着山奇丸道顺会有前途吧!

    村民们心理默默想到,一定会的,道顺这孩子绝对是神明派下来拯救苍生的,不然怎么可能懂那么多,识字教育,强身健体,还有那种处变不惊说词,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懂那么多事情。也就是在这种神佛观念昌盛的年代,大人们在惊讶后很容易接受了,毕竟他们相信死后必定会进入轮回。而佛寺的住持其实很早也发现这个情况,待其仔细了解后,更是惊为天人,也更加坚定了其念佛吃斋的动力,遇到丧葬时超度也更用心了。

    大人们心理都接受道顺的做法,也都期望自家孩子将来不单单能吃饱,更能有出息。所以,大人们对自己孩子也越来越关照,主要就体现在给孩子吃的更好了。也经常告诉孩子要好好跟着山口组学习做事,不能违逆道顺的话等等之类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