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本战国时代之忍国崛起 » 第三十四章 养殖场拓展计划

第三十四章 养殖场拓展计划

    不行,不能这么算,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只会把自己撑破,要稳住。

    道顺默默幻想着第二年养殖过程中,自己看着几万个蛋时的场景。然后大手一挥,给老子围山建大外番鸡养殖场!

    于是成为千鸡养殖户,万鸡养殖户,达成十万鸡养殖户。。。

    这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啊,咱可是励志率领忍军平天下横扫千军的人呐,怎么能在养鸡的路上越走越远呢?

    道顺快速摇摇头抛开这些杂念,这只是计划,仅仅是计划!

    回头深深看了一眼这10*10米的鸡圈,道顺告别养鸡户,起身回了秋名山城天守。

    他要在今年计划好后面几年的经济发展计划,明年开始他要全身心投入到忍者里训练中,甚至,吃住都在那里。根本没时间和精力想别的事情。

    所以,心里不想做大养殖场,身体还是很老实,他也懒得算了,直接拿出地图,在秋名山西南侧,整体画了一圈,圈里有一座高度350米左右的山,他在圈圈里写了三个字,外番山!又在图上圈圈左下侧写了一行小字:外番山鸡养殖场。

    又拿出一张白纸,写了一份外番山鸡养殖场建设规划。

    首先是要建设一条路通往外番山,这个山距离秋名山中间还隔着一个养蜂的山头。

    第二,然后再在外番山集中建设一批10*10的鸡棚,每个鸡棚都养殖一定数量的鸡。

    并且,一切内部设施规划依照外番山鸡试验场进行复制。

    第三,和上野屋老板新佑卫门确定好销售价格,这是今年的事情。并且,明年还要联络京都,奈良,近江和伊势的商人,推销扩张鸡蛋和鸡肉销售的渠道。

    写完,道顺就去找老爹商量了。

    本丸训练场上,老爹正认真的挥舞这太刀,劈砍着他面前的茅草柱子。

    道顺看老爹都快把茅草砍没了,于是喊了老爹过来商量事情。

    一助看到儿子叫他,也就甩了个花刀收工回家了。

    二楼评定间内,道顺把养殖试验场的进度和老爹汇报了一下。

    然后把自己计算的预测说了出来,最后把计划扩张的规划递了过去。

    老爹越听越来劲,这道顺穷的身无分文,他一助也是一穷二白。

    最近老酒都穷的喝不起了,一助砸吧一下嘴,仿佛是回味了一下酒香。

    这事确实得好好安排,养鸡场今年就不指望了,明年的话,这收入恐怕就上来了。一助准备过几天带点样品鸡蛋,询问一下上野屋老板收购价和收购量。

    看老爹一幅干劲十足的样子,道顺也是欣慰了。这活自己不想干,给老爹干倒是不错。

    然后一助又提醒老爹这养殖场的一些注意点以及山鸡的特性,就准备不管这事了。

    现在道顺关心的是种花大业以及果树产业,于是问道:“老爹,山上果树种植如何了?”

    一助闻言也是想了一下,说道:“已经购置了一些果苗,村民农闲时已经种植在山里了,秋名山城外侧以及南部西部丘林四周各个方向,高见山里都有种了一些。”

    今年农闲时刻村民响应山口家号召,几乎都在种花种树。

    连河边都种了几排樱花树。以后又是一道风景线。

    新村村民们今年还效仿楯冈老村,也在河里面建了一座捕鱼竹排。

    主要是山口一族搬到新村后,鱼肉就不方便供应了,因为老村产出的鱼没办法供应全村,现在有了新竹排捕鱼,鱼产也是能满足村内配给。

    而且,新村鱼税交上去后,预计楯冈村今年有500贯价值渔业商税。

    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

    “那就好,蜂蜜将来会是我们村的支柱产业,我们楯冈村将来必定是个花城因为养活那么多蜜蜂要采花蜜那花丛的规模必定超大。”道顺再次强调老爹,这养花可不是为了好看,这玩意是村里的经济基础。

    一助自然明白,点头回应,又聊了一阵后,一助继续去训练了。

    道顺日常则是和山口组的成员一起。

    最近道顺在教万川集海的将知篇。

    首先他回顾了这两年教的正心篇。

    正心篇以忠义之道为始,记载生死之道,为了使之成为修心的阶梯而作。

    尽忠尽职,虽会招致他人(目光短浅之人)的嘲笑,但是行正道之人,终将变得很有帮助,很有用。

    假如以这正心篇为开端,一日中日常、休息、座卧时,时刻保持很勇猛的意志,使眼为思贞之源,那么习熟此术后,自然会开悟正心的意义,知晓其中的奥秘。

    通习此术,柔弱之人可变得刚强,作恶之人会守忠义,患者也变得聪明。

    了解了勇之来源的话,忍术就可以说是入门了。

    如果心不正,谋略不会成功。即使策划了谋略,计划也自然会暴露,会流入敌人之耳(手下的“正心”),就算是武勇有余,也不能达到目的。

    故以正心为第一。

    说到此处,道顺天守一楼教室内的组员们温故而知新,都仿佛重新学习了一遍正心篇。

    道顺的教导缓缓展开,继续说下去。

    将知为第二要务。

    如上所述,达到“忠、勇、谋、功”地步的忍者,军中之将若不用的话,谋略很难成功。

    谋之所以不能很高明地实行,是因为不理解忍术的利用价值。

    军中之将若不理解这一点的话。会(对忍看的作用)起孤疑之心,本应该将忍者送入敌阵时,就会欠缺这方面的考虑。

    然而,如果不将忍者送入敌阵,就不会知道敌之秘计(包括敌之计划,部署,等等)。

    更进一步,若不知敌之秘计,难以决定本军的部署和谋略。

    部署和谋略若不决定,此后就会成为败军的基础。

    然而,如果使用忍术推测出敌之状况,制定相应的计谋,或者准备好部署,夜里暗中进行投石之类的攻击,谋借(谋略和部署)的预想猜中的话,则一定不会失败。

    现在,道顺讲的是作为将者,对忍者的应用场景和作用,要有清醒的认识。

    忍者在战场上就是暗夜中的兵王。能人所不能,行事以奇致胜。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战争的胜利。孙子兵法曰:“以正合,以奇胜!”胜败在“奇”字上,这奇兵可以是预备队,也可以是对忍者的运用。大家可以好好思考,作为忍者,可以在战场上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你是将帅,在知道忍者可以做的事情后,该如何应用?

    比如,在忍者调查知晓对面部署行动后,敌人在东面准备时,我们却从西面进攻,转瞬之间顺倒过来,或在南面准备时却从北面进攻,那么就会使敌惊慌失措,其败北就在所难免。

    但是换过来说,若带军的人不懂用忍方法,就冒然派怒者侵入敌之城曹,是不会达到里应外合攻击的效果的。

    达不到这个效果,则合战就不会胜利,或者忍者会因不考思不周而死。

    故此称将知为第二要务。在将知的下篇,记录了不派忍者入敌阵的兵法要点,军中之将若知此术,就会使敌之忍者无法入侵。

    在教授了不入敌阵之法的基础上,再记述派忍者潜入的战术。(所谓“丝邮捕螺,黄雀在后”的防范。

    。。。。。

    讲了一个将知篇的主纲,道顺开始分节讲解将知奥义,并穿插着学习部分汉字。

    作为组员,在学习万川集海正心篇以及道顺夹杂是一些私货后,山口组成员整个三观都慢慢和这个时代脱离开来。

    思想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并都发誓要在组长的带领下,结束这个暗无天日的乱世。

    而楯冈村町的变化,在山口组成员眼里,那就是乱世平定后的场景,那美丽的花城,勤劳的村民,希望的田野等等一切所见所闻,也更加坚定了山口组成员的决心。

    在道顺带领下,推翻旧社会,建以真正立万民为上的新秩序。

    组员们认真听讲着道顺的教导,视组长为真神派往人间的使者。这很容易让人信服。

    没有哪个小孩能懂那么多知识。

    没有哪个小孩能带领山口组做出如此成就。

    没有哪个小孩能在小小年纪就教书育人。

    没有哪个小孩能带领村子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只有神使,只有神才可以做到这一切。

    道顺不知道,自己这几年的教导,以及山口组成员的成长和认知的进步,已经让其成为神一般的存在。

    所有人对道顺都是发自内心的恭敬以及来自基因深处的顺从。

    道顺在教完今天的课程后,也就遣散了山口组,只是表示有时间的自己去种花。

    解散后,道顺就回到天守阁,在顶层,道顺眼神看向窗外,眼神没有焦距。

    他想着一些上辈子历史事情,最近记忆又解封一些,知道了许许多多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上辈子的事情。

    日本是神佛影响极其深远的国度。

    日本国王是以神明在人间的代表自居。这就是意味着,日本皇室还有点古代神教的意味。

    日本受神佛影响,信佛普通人吃斋念佛的习俗能持续上千年,甚至影响到种族基因变化。

    日本神佛还有一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意味,日本现在和美国就是儿子和爸爸的关系。但,美国会有倒霉的那天。日本他们善于学习先进文化,民族包容性极其大,善于隐忍,甚至为了跟随先进文化,可以抛弃所有历史因素,但也可以在某一天教爸爸做人。

    在古代,华夏就是日本的爸爸。源自与佛僧带来的先进农耕技术,使得日本才会在古代跟上文明发展的脚步。一到了近代,日本学习西方技术,在超过了华夏后,立刻露出本性,侵略华夏大地,虽最终被教做人,但还是看出这个民族的特性。就是思想意识分裂,极端矛盾。

    导致极端矛盾的原因很复杂,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有天皇改革派的关系。天皇这个职务角色,在日本历史上掌权时间加起来大概不超过200年,但每次掌权都会对普通民众带来极大的伤害,因为他的上台就是意味着政治矛盾的爆发。

    人可以为了神而疯狂,在日本,天皇就是神,为神死可以被神指引而灵魂再生。这就有点邪教意味了。

    也就是二战日本军人不怕死和疯狂的原因。

    而持续了上百年所谓的日本战国时代,之所以没有灭掉天皇,是因为几乎所有大义名分都以忠为核心,而大名们几乎都是天皇一系分封出去的子孙后代。

    换言之,基本都是一家人在斗。

    要如何在这个时代长治久安呢?道顺还没有考虑那么多。

    其实道顺猜想,织田信长尝试过,这种尝试直接导致了明智光秀的反叛,那句“敌在本能寺!”可不是莫名其妙喊出来的。

    更不可能是被压迫而反抗。

    也不是明智光秀有野心才反叛。

    从最终结果来看,对明智光秀也没有任何好处。

    但他就是这样做了。

    从逻辑上看就很简单了,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历史上都不可完全相信。织田信长之所以死,在道顺猜想下,在分析过信长上洛以来的所作所为,以及官职和掌控的势力而言。他被背刺无非就一个原因,唯想彻底改朝换代。

    他想灭了天皇一族。结果,自然有“忠”义之士不同意,反叛了。这是信长大意了。但也不是轻视对手,因为对手说弱小,那确实是弱的一比。说强大,那全日本贵族基本都可以是他的亲家。

    因此,道顺也有点矛盾。要不偷偷把天皇咔嚓了?想想还是算了,这特娘的就是开启地狱副本。

    这是与全日本贵族为敌啊!

    但还有个办法,那就是自己教育培养一套体系,不以旧贵族体系兼容的三观教育,然后徐徐图之。

    道顺想到此处默默点了点头。

    眼神恢复了焦点,看向东部平原上劳作的人们,道顺发现自己的羁绊也是很多的,这辈子,可不是为自己一个人活着了啊!

    他还有家族。

    还有山口组。

    还有楯冈村。

    他也有自己的期盼和希望。

    他,再活一次,曾经想着是为了自己和家人更幸福,而现在,捎带上还有楯冈村町的村民们更幸福吧。。。

    阁楼上,少年道顺趴在窗台上,饶有兴趣的看着外面的风景。

    外面一切在他看来,可真是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