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咸鱼暴君 » 第十一章 大明可以灭,华夏不能亡!(一,求收藏)

第十一章 大明可以灭,华夏不能亡!(一,求收藏)

    王承恩心中叹息。

    他的想法是直接突围逃亡,先确保皇帝的安全。

    时机稍纵即逝。

    如果崇祯调转马头,趁乱突围,凭借皇帝与护驾军的战力,大有机会逃出京师,而这一停下,给顺军喘过气来,这种机会越来越渺茫。

    崇祯不这样认为。

    他没有选择突围,提出单挑。

    是因为,他用洞察之眼,观察过李自成。

    姓名:李自成

    忠诚:0

    特点:鲁莽

    从特点中,看出李自成存在的缺陷。

    人无完人,每个人一般有多种优点或缺点。

    系统显示的,应该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人格特点。

    鲁莽。

    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若不鲁莽,李自成也不会杀官造反。

    一个下岗的大明驿站快递小哥,一路莽出这么大的造反业绩,很牛了。

    鲁莽者。

    敢拼敢闯。

    也容易骄傲自大,莽撞行事。

    当自己提出单挑,李自成手按在了佩剑上,表情上掠过轻蔑之色,说明他对于武力胜过受伤的皇帝,十分有信心。

    能亲手打败大明皇帝,在所有人面前,展现他个人的强大,对于他的威望和顺军士气,甚有好处。

    但听到军师宋献策说的话,李自成又犹豫了。

    崇祯抬起手,示意追随者原地待命。

    他单独驱马上前,站在明军最前方,无视万千对准他的箭矢。

    全场安静下来,鸦雀无声。

    众人表情各异。

    皇帝真不怕死啊。

    原来崇祯是这样的皇帝。

    以勇猛著称的李自成,此刻还躲在重兵保护中犹豫不决。

    相比之下,崇祯的魄力和勇气显得更胜一筹。

    兵卒武将历来最崇拜强者。

    底层民众骨子里也敬畏皇帝。

    尤其崇祯祖上是代表汉人,驱灭异族,让汉人摆脱蒙元残暴统治,意义非同寻常汉家皇朝。

    崇祯方天画戟遥遥指向李自成,傲然道。

    “李自成,你难道不知道,一旦你占取京师,自封皇帝,将成众矢之的,皇位与京师,你能保得住几时?”

    闻言,李自成目光闪烁。

    崇祯一语道破他最担心的问题。

    他也知道。

    北有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多尔衮的八旗军,王永吉的辽西边军。

    南有拥兵自重的左良玉,刘泽清,以及拥有富庶江浙地区支撑的奉天府班底。

    在西南,与张献忠也是敌对状态。

    无论拿一支势力,都不是善茬,特别是鞑子八旗军。

    大明聚集四十万九边精锐出关对付鞑子,却反被鞑子八旗军打得惨败。

    顺军一旦攻占京师,杀了皇帝,灭了明朝,以上势力,必定群起而攻。

    他复出短短四年多时间,号称拥有了百万大军,实际上他心里清楚,能打仗的兵,满打满算只有约十五万,其中精锐四万多。

    地盘扩大后,各城池还要分兵布防,不可能顶得住多个势力的夹攻。

    他发动东征,内心本是打算抢点钱粮外,巩固一下西北的统治,所谓攻破京师,横扫六合,是为鼓舞士气,说说而已。

    攻破宁武关后,他动过班师回归的想法,但众将强烈希望继续东征。

    考虑后,他同意了。

    能轻松吃到嘴的肥肉,都想尽量多吃几口。

    如今,京师居然不攻自破。

    他心底,隐隐感觉有些不对。

    因为,实在是太顺了。

    像是背后有一只巨手,在暗中推动,把顺军送入京师,灭亡大明。

    但即将占领繁华京师,坐上皇极殿皇座的喜悦与兴奋,把小小的疑虑冲淡了。

    崇祯一提起,李自成略有醒悟,却已回不了头。

    崇祯继续开口:“听说你是因百姓疾苦而造反,但你是给百姓造成更大疾苦。朕得到情报,在我们自相残杀,两败俱伤时,鞑子已趁机倾巢而出,多尔衮正率十几万八旗精锐南下,破关入侵后,你能挡得住吗?”

    许多人变了脸色。

    鞑子八旗军的恶名,他们素有耳闻。

    场上不少人,经历过鞑子破关入侵,烧杀掳掠,那种苦难比遭灾饿肚子可怕多了。

    当年国力还算可以的大明,差点就守不住京师,何况他们这些人。

    通讯手段唯有书信的年代,在场绝大多数人没有消息来源,包括李自成也没有鞑子动向的确切情报。

    虽然是敌人,但崇祯毕竟是皇帝,君无戏言,从他口中说出,还是具有可信度。

    崇祯视线扫出,见效果颇为理想,抬手高呼道:“大明可以灭,华夏不能亡!所以,我与你,决斗定皇位。”

    此言一出,所有人面色再变。

    崇祯作为大明皇帝,竟然说出大明可以灭的话语,出乎所有人意料。

    众人在崇祯身上,看到了这位汉家天子的凛凛大义,铮铮铁骨!

    也勾起蒙元残暴统治时的屈辱回忆。

    几句话之间,崇祯成功的把部分矛盾转移到汉人与鞑子之间。

    李自成、宋献策等明眼人,看得出来,却也心中一动。

    因为崇祯说的话,道破他们心中隐忧,又给出他们曾经想都不敢想的诱惑。

    进攻京师,顺军众人意见不统一。

    李自成在包围京师的时候,也想和谈,想要崇祯封他异姓王,把西北一带划归封地,再给个百万两银子的军饷。

    明皇祖制规定不封异姓王。

    钱方面,更是崇祯死穴。

    大明边军军饷还欠着好几年没发,崇祯命吴三桂率军援救京师,吴三桂讨价还价,提出要百万两经费,崇祯手中有的话,早就给吴三桂了。

    崇祯向大臣借钱,一个个使劲哭穷,都说自己两袖清风,一家人挣扎在温饱线上,没有多余钱物。

    崇祯想卖皇宫珍品凑钱,只卖了几件瓷瓶酒器,就被群臣说是有失体面,数典忘祖。

    崇祯所有临时凑钱的路子,都被断绝。

    所以,大明最精锐铁骑,不来勤王了。

    而李自成兵临城下,又提出要百万两粮饷。

    崇祯想坚守几天,攒点筹码再看看,于是先拒绝了和谈。

    殊不知,所谓亲信大臣直接开城门投降,京师一天都没守住。

    对此,李自成其实也没想到。

    现在崇祯提出决斗,并与皇位联系在一起。

    李自成大感兴趣,问道:“何为决斗定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