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咸鱼暴君 » 第二十三章 进来吧,对朕不满的奸臣们

第二十三章 进来吧,对朕不满的奸臣们

    有了一千万两赈灾款。

    受灾百姓不但不用交赋税,还能得到扶助,充分休养生息,快速恢复生产。

    地方官吏也能领到俸禄,安心办事。

    百姓能吃上饭,生活有了希望,有几个人愿意抛家弃子去冒死造反?

    虽不是长久之计,一千万迟早花完,但至少能暂时从根本上缓解民乱问题。

    相比减免赋税和给钱的狠,皇帝的刑罚更狠!

    贪一两,便要满门抄斩,按照目前大明官僚的尿性,如果真查起来,会死很多人。

    大明都差点亡国了,生死存完时期,皇帝再狠也能理解。

    皇帝所言,便是王法。

    铁血王法是一柄举起的屠刀。

    但总有要钱不要命的人,主动把头伸到屠刀底下。

    以为天高皇帝远,管不到他们。

    以为地方权势者勾结,就能人不知鬼不觉。

    以为崇祯的旨令,跟以前一样出不了京畿,他们依然是地方的土皇帝。

    “御史台派遣五路钦差,代朕巡察赈灾事宜,赐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崇祯继续宣布。

    钦差是在明面里,吸引注意力。

    暗地里,东厂、锦衣卫重启了监视探查职责,通过崇祯检视的忠诚暗探,已经交叉散播向各地。

    这才是真正恐怖的杀手锏。

    此前崇祯穷死,就是因为,一边没有魏忠贤这样的人才帮忙搂银子,另一边,没有锦衣卫监视,属于国家的钱财被蛀虫大量贪墨亏空。

    导致国库空荡荡。

    国库长期空虚极其可怕。

    拿什么供养庞大军队和赈灾?

    更别说开发火器,保持火器质量。

    而军饷、赈灾款、造军械的钱,照样被贪得无厌的人层层克扣贪掉。

    砸再多银子进去,也被吃干抹净,真正用到实处的少之又少。

    大臣提议加税赋,皇帝想不到别的办法,接受了。

    底层百姓尤其是受灾的农民,本就困苦,再加重赋税,活不下去,不造反才怪。

    百姓造反了,朝廷又得招募更多军队,动用更多粮饷去镇压。

    没钱?再加重税赋。

    农民更苦,更愤怒,造反的更多。

    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不亡国都难啊。

    一千万两雪花银,实在太诱人,许多地方蛀虫,可能早已贪惯了,可能认为皇帝只是说说而已,等风头过了,又能继续把黑手伸向赈灾款。

    但这一次。

    崇祯希望他们伸手。

    手持尚方宝剑的钦差,是放在明处的标靶。

    真正的屠刀,是秘密行动中的东厂、锦衣卫。

    就是要一路斩杀过去,把贪官污吏斩光,地方恶霸士绅势力连根拔除,直接抹杀。

    然后,新提拔上来的年轻贤能,立即走马上任。

    当吃药没有用的时候,就该动手术,把肿瘤烂肉全部切干净,彻底换一换血。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何况,诸郡蛀虫们这些年估计积攒不少财富,说不定又能让国库一波肥。

    借着赈灾,清除蛀虫,只是第一步。

    为的是安定民心,平息内乱,减少后顾之忧。

    满清大军压境,时间不多,先处理最紧要事务。

    火器军械制造与开发等不能马上收效的事务,留到山海关回来以后再说,当然,如果守不住山海关,可能也就没有以后了。

    皇极殿里。

    崇祯一个个旨令在下达。

    “李邦华、倪元璐,也给你们一千万两,你们负责粮饷调配,对了,先把将士的欠饷补上。”

    “阵亡将士的抚恤,以及选入朕亲征大军的将士军饷,都按双倍计算。”

    “同样,贪墨或克扣粮饷者,无论多寡,皆满门抄斩!”

    “老臣,接旨。”李邦华、倪元璐老脸乐得宛如菊花盛开。

    他们开心,崇祯却有些肉疼。

    两千多万银子,到手还没捂热,就花得差不多。

    午膳时间到了。

    崇祯命内侍把宴席摆到皇极殿。

    边吃边商议。

    本部杂事,负责人自己说了算。

    需要皇帝决定的大事,崇祯直接拍板定下。

    免除朝议、论证等所有繁琐步骤与礼法。

    吃完饭,所有事情基本敲定。

    毕竟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脑袋里又存着后世五花八门知识的积累,很多古人看来很不理解,极高深的事,在后世司空见惯,小学僧都知道。

    但在这里,众臣惊呼,“陛下太过博学了”,“陛下决断极为英明与高效,真乃千古英主”……

    众臣怀着对“千古英主”的崇敬,离开皇极殿,各司其职。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议事后,众臣忠诚度又有所提高。

    崇祯甚是满意,正想离开。

    “陛下……”王承恩犹豫了一下,轻声开口。

    “何事?”崇祯问。

    王承恩指了指殿外。

    “殿外的百官,觉得陛下轻视他们,愈发不满,群情激愤,老奴怕生事端,眼下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

    “对朕不满?叫他们都进来!”

    崇祯嘴角勾起一丝嘲讽。

    他现在很自信,也很不爽。

    自信,是由于昨夜通过把目前现实状况,与后世大明亡国后的历史做比较后,对于如何处理,心中已经拟好大致方案,胸有成竹,只待一步步去实现。

    不爽,是因知道大明灭亡前后,许多朝官大臣的做法。

    朝官尽心尽力为国为民,是最基本的职责,但他们中很多却做不到,只知道中饱私囊,自私自利。

    而做皇帝的,眼睛特么被翔给糊了,脑袋被所谓圣贤训导,所谓祖制给框住,被奸臣们带得团团转,沦落到家灭国破,自挂东南枝的下场。

    他们也是间接推动华夏从世界强国不断跌落,直到成为被列强瓜分的半殖民地,还差点被曾完败给大明的日本灭亡,使得华夏百姓遭受三百年无尽苦难。

    到后世,华夏只用短短几十年,便从一穷二白中重新崛起,再一次证明炎黄子孙的强大力量,但还在遭受外国势力的不断制裁打压。

    如果,三百多年前的此时此刻,就开始重新强大呢?

    老天给自己一个做大明皇帝的机会,虽然是个垃圾皇帝,但已经挺过了最地狱的第一天,还有什么不能面对。

    只愿能顶住满清大军的这次入侵,争取到重新强大的时间。

    大明如果能重新强大,华夏也不必遭受那么多的苦难。

    这也是崇祯杀起官吏勋贵,毫不手软的原因之一。

    他们流的血,能滋养民族命脉,能浇灌奄奄一息的大明,能清洗以后亿万炎黄子孙的苦难与耻辱。

    所以,进来吧,对朕不满的奸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