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咸鱼暴君 » 第六十六章 太神了!陛下竟能未卜先知

第六十六章 太神了!陛下竟能未卜先知

    崇祯离开议事厅。

    留下毕懋康、孙和鼎自己学习探讨。

    他们正沉浸在其中,时不时惊呼“陛下真乃天才”,“惊天创举啊”之类的言语。

    汤若望则对崇祯火**纸来源,无比好奇。

    他等在大门外。

    崇祯出来时,汤若望便上前施礼询问。

    “陛下,恕臣斗胆,敢问陛下铸炮方法,是从何处习得?”

    “天帝指示。”

    崇祯淡淡道。

    什么异样状况都可以推到神身上,没毛病。

    何况你是传教士,是神的仆人,你敢质疑?

    “天帝?嗯……华夏信奉的天帝,与臣信奉的天主,实质应是一个意思,说得都是上天唯一真神。”

    从汤若望的先辈利玛窦开始,把炎黄子孙信奉的老天爷,天帝,与他们的上帝,有意的混成一谈。

    又聪明地把他们的神,用汉语翻译成,天主。

    天主两字,在大明容易被接受,天主教的称呼,便是这么来的。

    天主教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在华夏传播。

    崇祯淡淡道:“朕不想与你探讨神学,除非,你改信我们的道家,反正也是同一个神嘛。”

    “这……”

    汤若望尴尬了。

    崇祯笑道:“放心,朕崇尚信仰自由,不是逼你。”

    “陛下开明。”

    汤若望心内松了口气,不敢再探口风。

    崇祯需要用汤若望这样的火器人才,态度保持亲和。

    关于火器。

    崇祯的安排,有先后顺序。

    铸造新火炮,没这个时间,不过可以改进现有大炮,研究火药威力的提升等。

    接下来。

    毕懋康、汤若望等,会根据草图的启发,紧急改进现有主战大炮,优先增加精准度与射程。

    山海关沿线长期保有上百门火炮,城内建有铸造、维护作坊,备有足够多材料,只做零配件不难,因此改造起来还是挺方便。

    轰!

    轰!

    隆隆炮声传来。

    “声音从南面传来,南面是大海,清军从海路进攻?备马!”

    “遵命!”

    周云辰迅速领来崇祯坐骑。

    崇祯骑上赤电,径直奔到城墙上,周云辰等禁卫紧随其后。

    大明北方水师已经没落,清军试图从海路突破也正常。

    对此,山海关已有防范。

    半路上。

    有李自成派兵来报,说是海上来了两艘大型战船,挂着大明旗号,正炮轰利用海路运输的清军船舶。

    这么一说,崇祯心里大概知道是谁了。

    一路上,将士恭敬行军礼。

    本来按照繁礼,所有人都要跪下山呼。

    是崇祯要求,战时只需站着行个军礼就可以,正在做事不方便,也可用鞠躬来代替。

    将士们甚是感念崇祯的这份开明。

    因为他们有时候正在搬运重物,或者办重要的事,突然皇帝驾临,他们要马上放下手头上的事,跪下行礼,导致影响进度,甚至要重新开始。

    崇祯登上高高矗立的城楼。

    瞭望海平面。

    可见两艘大型战船乘风破浪,白帆鼓胀,蓝底龙旗迎风飘扬,正在追逐十几艘矮小的清军船舰。

    “叩见陛下!”

    礼毕,李自成高兴的指着海面:“陛下,是南安伯郑帅统领的南方水师。”

    “清军舰船可能是见只来两条船,又在山海关岸炮射程保护之外,因此派了十几艘战船上去阻截围攻。”

    “结果,刚照面,清军主战舰就被击沉,如今反是两艘大明战船追着清军舰队,好生厉害。”

    轰!轰!轰!

    李自成正说着,海面方向又传来一轮火炮齐射。

    可以看到,又一艘清军船舰被打残,缓缓沉没。

    山海关上将士一片欢呼喝彩。

    “擂鼓助威!”

    崇祯喝道。

    咚!咚!咚咚咚咚……

    八名彪壮汉子赤着上身,敲响八台牛皮战鼓。

    大明战舰听到擂鼓助威,更加买力追杀。

    纵横穿插间,又连续击沉两艘清军战船,直到清军大小战舰全部出动增援,看过去有三十四条船扑来。

    “停鼓,鸣金!”

    崇祯见好就收。

    大明战舰战力,碾压清军船舶,坚持游走战术,或许还能击毁几艘,但没必要冒险。

    大明战舰听到撤回指令,调转船头,回归山海关这一边。

    清军船舶不甘心的追了一段,发现根本无法追上,被越拉越远。

    显然,不管是船舶性能,还是船员的操作熟练度,都差大明战舰一大截。

    水师战舰靠近,可以看到那白帆上的一块一块补丁,以及海水侵蚀严重的陈旧船体。

    崇祯皱眉一皱。

    就一个字,穷!!!

    驾驶这样的老破船,还能控制自如,不容易啊。

    那些腐儒朝臣,天天把天朝国威,体面挂在嘴巴,却没有人关心大明水师。

    要知道,如今世界,要有不断更新换代的强大巨舰,巡航于七海,横扫诸国,才叫国威,才叫体面,同时还能保证赚取源源不断的暴利。

    “郑帅名不虚传啊。”

    林忠陪感叹。

    崇祯摇摇头:“不是郑帅,是郑帅的儿子。”

    李自成道:“是啊,郑帅奉命从海路进攻建奴腹地,自然不可能来山海关。”

    崇祯颔首道:“没猜错的话,他们父子两天前,与朝鲜水师遭遇,大获全胜。”

    众人一愕。

    李自成讶异道:“陛下,这如何猜得了?”

    众人目光投向汪雄。

    汪雄的锦衣卫暗探负责收集情报,要猜至少得有情报线索。

    汪雄一脸迷惑的苦笑表情,已经告诉他们,没有得到任何情报。

    崇祯微微一怔。

    说漏嘴了。

    自己是透过得到咸鱼值的系统提示,获取的信息。

    没关系,现在这种事,无需解释。

    他笑而不语,故作神秘。

    众人感到讳莫如深,不敢追问。

    怀着心中的疑惑,众人等到郑芝龙之子登岸,禀报了大明水师与朝鲜水师,在渤海湾口的遭遇战。

    才知道果真如皇帝所言。

    李自成、林忠陪、汪雄等你看我,我看你,啧啧称奇。

    太神了!陛下竟能未卜先知。

    海战在茫茫大海中进行。

    战斗结束后,船舶没有任何停留,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山海关,根本没办法预先给出信息。

    林忠陪挠着头,似乎想到了什么,手向天空指了指,细声细气吐出两个字:

    “天帝……”

    众人释然。

    再一次证明,陛下与天神相通,才会有此奇迹。

    什么都瞒不过陛下啊。

    往后做事更不敢懈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