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咸鱼暴君 » 第九十六章 暴君觉悟

第九十六章 暴君觉悟

    与核心大臣密议,进行顺畅。

    第二波新举措,或改良,将一项项展开。

    专人负责外,首辅范景文进行协调支持。

    大明皇家银行,以点概面的大力推广,将极大为国家节省成本,减少克扣贪污的可能。

    崇祯设置这个银行的作用,与后世不同,是由皇帝亲自掌控,国家给的军饷,赈灾款,对外贸易税收等,不经过户部与地方衙门的手。

    大幅减少克扣贪污的可能,但不等于那些贪婪的心,不会伸出黑手。

    只要利益巨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崇祯也意料有人会伸手,他滴血的屠刀,正等着他们。

    几路钦差巡视在明,锦衣卫、东厂密探在暗,交叉查探,目前重心放在灾区。

    崇祯亲征前,已经部署出去。

    伸手,就砍脑袋!

    全家受益,满门抄斩!

    全族受益,株连九族!

    曾经伸过手,被查到也是一样。

    这是大明律中规定,依法处置而已。

    不清除内部腐坏毒瘤,大明永远无法稳固,百姓永远过不上好日子。

    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宁做暴君,不做亡国奴。

    此事,戚元辅的锦衣卫,林忠陪的东厂已掌握了不少罪行,打击了一部分。

    崇祯心里清除,这一部分,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内部无硝烟的战争,不比与建奴厮杀容易。

    大明皇家银行的推广,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他们可能也在黑暗中密谋酝酿,等待时机。

    崇祯要做的是,先剥离他们。

    宣布成立,大明皇家商会!

    把重商,摆在台面上,做成既成事实。

    有一定影响力的商人,登记后,便可加入大明皇家商会。

    商人对国家有重大贡献,亦可加官衔,或封爵。

    把商人地位,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

    银行与商会,相辅相成。

    也是以后大明皇家研究院的资金来源。

    筹备设立:

    大明皇家研究院!

    以及下属的大明皇家军学院!

    兵杖局,火药局,脱离工部,并入研究院管辖,皇帝亲自监督,禁卫军守护。

    研究院地点就在皇城内,专门隔出一块。

    火药局有爆炸的危险,做在外城一出山头上,与兵杖局一样,划为禁地。

    官吏重新考核上岗,不专业全部撤职。

    皇家军学院招收科举中,格物学、算学成绩优异者。

    只要能考进去,就有官衔,品阶薪俸高,加官进爵容易,平步青云。

    也就是说,现在除了武科吃香外,被文人认作旁门左道,奇技淫巧,不受主流待见的算学、格物学、火器研究、造船航运等也将成为香馍馍。

    只要抛出的诱惑够大,让世人都看到,不愁没有人才往这方面努力。

    文人肯学习,有学问,智商没问题,丢下四书五经,转学这方面也不难。

    在大明皇帝亲自全面推动下,必然趋之若鹜。

    擢,毕懋康,为皇家研究院院长,孙和鼎、汤若望为副院长(挂个名,没有实权)。

    招揽人才之外,还得着重培养人才。

    不懂没关系,只要肯用心进取,有尽忠报国的志向,有为大明重新崛起而奋斗的决心,直接纳入国子监成为留洋贡生,公费送去目前与大明没有争端的法兰西与英格兰学习。

    这是汤若望与他朋友们的功劳。

    他写信给泰西诸国的朋友,应邀请来大明的极少,但大力宣传了一把大明,大明帝王的善意、开明和英勇事迹,也渐渐传到了欧洲。

    由于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起步早,占据世界重要航路上的绝大部分殖民地与利益。

    快速发展中也想争霸的英格兰和法兰西,与老牌海上霸主们,争端必然越来越激烈。

    因此崇祯觉得,法兰西与英格兰,一定极有兴趣与大明合作,抛出的骨头足够令他们垂涎三尺,单单是与大明的贸易权,便是他们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

    目前,中国的优质茶叶还没有被英国植物猎人盗去印度和斯里兰卡种植,生产丝绸,制造陶瓷的技艺也没被偷学走,这三种都属于世界独一无二的特产品,在欧洲可以买出昂贵价格。

    欧洲有贵族能用上中国的这三种产品,是特别有面子的事,某种程度上象征财富与地位。

    因此,大有暴利可图,泰西商人趋之若鹜。

    但大明很谨慎,只有限出口,贸易权大多是放给肯卖火器给大明的葡萄牙人。

    葡萄牙商人长期垄断对华贸易。

    但由于泰西互相竞争激烈,荷兰崛起,葡萄牙海战屡败。

    葡萄牙商船,屡遭荷兰舰队劫掠,损失惨重,葡萄牙人在远东的商业霸权已经衰落。

    葡萄牙也想联合英格兰人的力量牵制荷兰人,英格兰此前想借助于打开中国市场,拿到永久贸易权。

    可是葡萄牙人又不肯分出贸易权给英格兰人。

    英格兰人就想用坚船利炮试一下能不能强行轰开大明国门,1636年威德尔上尉指挥官,率六艘武装舰船,在广州与大明发生过不大的冲突。

    最终是英方认输,答应赔偿银子两千多两,没得到贸易权,也没得到多少货物,就灰溜溜离开。

    现在,只要英格兰与法兰西让大明派遣学生去他们那学习,大明可以帮他们压制葡、荷、西三国,并与他们建立特惠国关系,特许长期贸易权等。

    这极为有利于英格兰与法兰西,却没有任何损害。

    相信英格兰与法兰西,见大明愿意建立这样的互利关系,做梦也会笑醒。

    尤其是,眼下他们内部由皇权代表的教会势力、议会代表的资本家势力,正在发生激烈争战动荡的时候。

    至于未来关系如何,未来再说。

    朝堂上。

    一项项事务顺利拍板决定。

    崇祯满意的道:“特遣留洋贡生你们选拔出来后,朕见过他们后,再最后定下。”

    主要是看他们忠诚度。

    忠诚度要保证,不然派出去不回来,被国外优厚待遇吸引,徒然浪费大明资源,还可能养出白眼狼充当国外的间谍。

    “遵旨。”

    “众爱卿还有事要上奏吗。”

    “陛下,臣赵撰,上奏弹劾两个人。”

    一位御史兼礼部给事中出列道。

    崇祯道:“弹劾谁?”

    “臣弹劾东厂掌印太监林忠陪,与锦衣卫指挥使戚元辅,滥用严刑,贪墨大量财物。”赵撰道。

    “臣附议。”

    左副都御史施邦曜等出列应和,应该是约好的。

    崇祯想笑。

    喷子又开炮了。

    赵撰、施邦曜两人清正廉洁,有能力,忠诚度高。

    他们除了本身任职的都察院外,也因他们的能力,身兼其它重要职务,因此能进入这次密议。

    但也由于太耿直,容易被一些势力当作枪使。

    林忠陪与戚元辅是崇祯手中启用的爪牙与眼睛,专门帮皇帝捞银子,监督官员,审讯严惩罪官等,都是脏活累活。

    他们得罪很多人,撬动诸多势力利益,那是必然。

    这样的职位,被言官弹劾,也是必然。

    被东林党批判得体无完肤的魏忠贤,罢官后还有人弹劾他贪得无厌,家里堆着金山银山。

    魏忠贤死后东林党抄他家,只抄到三四千两散碎银子。

    人称九千岁,权势滔天,担任阉党领袖那么多年,他搂的银子一年有时候有四五百万两,但死后家里只有区区三四千两银子,田产也没多少,又没有子孙后代拿去花销,能贪到哪里去。

    林忠陪与戚元辅也一样。

    通过诏狱审讯,他们查出一批又一批,抄斩一家又一家。

    尤其是林忠陪。

    在山海关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林忠陪通过遥控,帮忙搂得银子四百多万两,其中蓟辽王家贡献最大。

    赈灾、军饷、改造探险船、研发制造火器、建造新水师,那个都是需要巨量银子投入,特别是后面两者。

    没有银子,什么都免谈。

    他们眼光就这样,都察院御史弹劾也是他们的职责,也不能算错就是了。

    崇祯目光扫下去。

    范景文、李邦华、倪元璐等内阁大臣更懂得圣意,学乖了,没有出声。

    在场的林忠陪与戚元辅,面色微变,但也没有急于出声争辩。

    “可有证据?”崇祯淡淡问道。

    “有人证,皆是被害者的亲属,臣这有记录。”

    “呈上来。”

    内侍下去把记录本从赵撰手中拿走,送到崇祯手中。

    崇祯翻了几页。

    是一些关在诏狱的贪腐罪臣的亲属,跑到督察员告状,希望能打到戚元辅与林忠陪这两个眼中钉,便于捞人。

    崇祯道:“这些人证,只是口述,有确凿物证吗?”

    赵撰呼吸一滞:“并无物证,若是去林忠陪与戚元辅家中抄查,应能找到。”

    崇祯合上记录道:“你想找的话,倒是可以去皇宫库房中抄查。”

    “这……臣不敢。”

    崇祯面色一沉:“你不敢?仅凭罪臣亲属片面之词,空口无凭,你便要弹劾朕的肱骨之臣,你有何不敢!”

    “今日实话告诉你们,严刑伺候,抄家没收他们贪腐得来的家财,皆是朕亲自下令,他们家财悉数充入国库了。”

    “戚元辅与林忠陪不过是听命行事,你要弹劾的,应该是朕!”

    扑通!

    扑通!

    扑通!

    所有人都跪下。

    “臣惶恐,臣有罪。”赵撰额头冒出汗珠。

    崇祯态度很明显,直言戚元辅与林忠陪是肱骨之臣,奉命行事。

    “陛下息怒,莫气坏了龙体。”戚元辅与林忠陪眼中满是感激。

    依照帝王心术,虽然是皇帝旨意,但皇帝肯定不会认,他们这黑锅得替皇帝背着。

    没想到,崇祯直接挑明是他命令,当作众大臣面维护他们,称他们是肱骨之臣,也就是亲信大臣。

    “戚元辅,林忠陪,你们可知罪?”

    崇祯话锋一转。

    众人有些懵。

    你都说他们奉命行事了,怎地又有罪了?

    林忠陪滑溜一些,道。“臣,知罪,任凭陛下惩处。”

    崇祯道:“知罪便可,朕多次说过,眼下大明危亡之时,要快刀斩乱麻,且除恶务尽,这些罪臣的罪证都查抄到了,为何不处决?”

    “回陛下,是依照刑部规定,等到秋后问斩。”

    “秋后?看来你还没尽然理解朕的意思,也可能是朕没说清楚,那朕再说一遍,这两年内,罪臣证据确凿,即刻斩杀,不用通过刑部。这册子上的诬告者,一并满门抄斩,立即执行!”

    说完,崇祯把记录的所谓证人名册,甩给林忠陪与戚元辅。

    “遵旨!”

    林忠陪与戚元辅恍然大悟,陛下竟然是嫌他们手段还不够狠,不够快。

    他们心中一畅,起身拜别,离开朝堂,杀人搂银子去了。

    范景文、倪元璐等汗水也出来了。

    本想开口说点什么,但回想京师城破,皇帝与他们差点身死殉国,大明差点灭国,又把口中的话吞会肚子里,乱世用重典,病急用猛药,便是靠着陛下果决杀伐,现今大明才有了喘息的余地。

    赵撰、施邦曜等更是汗流浃背,吓得说不出话来,意识到错得离谱,龙颜大怒的陛下,不知要如何发落他们。

    崇祯从龙椅上站起,目光投向赵撰,略一思索后,开口道:

    “赵爱卿,施爱卿你们职责所在,直言上奏,也非过错,努力办事,维持京城稳定,朕都看在眼里,如今朕想委托你一事。”

    “陛下委托,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撰听到皇帝没有怪罪他,心中的大石头落地。

    崇祯道:“你善于言辞,年纪也不算太大,吃得消舟车劳顿,朕打算派你带领留洋贡生,出使泰西英格兰国,意下如何?”

    赵撰忠诚高,有能力,就是太顽固,不贬谪你,升你官,送贡生去国外学习,你自己也去涨涨见识。

    赵撰一愣。

    出使泰西,这可是千万里路程。

    但这关系到大明将来,是个非常重要的责任。

    他坚定的道:“臣,愿往。”

    崇祯笑道:“好。”

    “赵撰官升三级,擢为翰林院学士,大明游学使团主事官,封一等男爵。”

    赵撰大喜道:“谢陛下隆恩。”

    带使团出访游学,居然也封到了勋爵,这是他没预料到的。

    事情密议完毕。

    群臣退出皇极殿。

    崇祯对周云辰道:“把衣服换了,出皇宫走走。”

    他要去镜湖别院,看看陈圆圆。

    那妖挠的体态,魅惑众生的风姿,拿手的吹拉弹唱。

    在山海关可一直念着这位绝世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