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世界lll尊上 » 第712章风灵玉秀

第712章风灵玉秀

    练气讲究呼吸吐纳,多用腹式呼吸法,精神集中,循序渐进。

    南朝刘宋·鲍照诗:“服食炼气读仙经。”

    武术中练气可以使气充盈全身,从而大大提高劲力、耐力、防护力等作用。武术中运气成劲,由内而外发出的劲力,俗称内劲。

    印度的瑜珈中也有类似穴位的理论。瑜珈有三脉七轮的说法,认为人身的中线上有7个生命能源点,瑜珈的修炼正是刺激这7个能源点,从而达到强身的功效。中国的穴位理论更加详细,穴位不仅存在于人体中线,更存在于身体的其他部位。经络起到一种类似于纲领的作用,20部脉络把人身的穴位贯穿起来。人身有20条经脉,分为正经12脉和奇经8脉。会内功的人可以引导气在这20条经脉走一遍,称之为大周天。

    气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会练习导引、内丹术气功,佛教里的禅定、静坐也包含气功。气功常配合武术或静坐一起练习。练针灸的中医也常通过练习气功来增进疗效。

    内家拳不论哪一门,都有一种所谓的“气拳”,每一个招势都要静止很长时间,这就是内功的修炼。用行话来说叫“桩功”。桩功只是为了体验气,比如某一个姿势,你要感觉到有热气从脚下向上蔓延,直到腰间。有这种感觉说明练对了,没有就说明练得不对。当你对于内力的行走很熟悉了,就练习更加高深的桩功,这时,就涉及到各家各派的心法了。如何引导、控制你的功力,并使之在身体里如何运行。

    古代很早就有关于内功理论的记载,但是早期却不称为“内功”,而“导引”、“炼气”、“服气”等这些名称较为多见。东汉华佗编著的《五禽戏》,南宋时期的《八段锦》其实都可以归属于内功的范畴。

    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