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世界lll尊上 » 第716章风灵玉秀

第716章风灵玉秀

    温热病的化热阶段。以发热不恶寒,舌苔转黄为特点。多从卫分证转来,或由伏热内发。气分以中焦阳明为主,也包括肺、胃、脾、胆、大肠等脏腑。或热郁于肺而鼻煽气促、咳嗽痰黄;或热结胃肠而口渴引饮、大便秘结或下利;或湿热交困于中焦,胸闷脘满、舌苔腻滞;或热毒壅盛,或邪传少阳等均是。

    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一身之气的生成,是脾、肾、肺等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

    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结合成为胚胎,人尚未出生之前,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气,成为人体之气的根本。先天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灵枢·刺节真邪》称之为“真气”,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难经》称之为“原气”或“元气”。来源于饮食物的水谷精微,被人体吸收后化生水谷之气,简称为“谷气”,布散全身后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部分。《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另外,水谷精微化生的血和津液,也可作为化气之源。来源于自然界的清气需要依靠肺的呼吸功能和肾的纳气功能才能吸入体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清气参与气的生成,并且不断吐故纳新,促进人体代谢活动,因而是生成人体之气的重要来源,清气随呼吸运动源源进入体内,不可间断。

    从气的来源得知,人体之气的充足与否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

    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因而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对于气的生成至关重要。肾封藏肾精,不使其无故流失,精保存体内,则可化为气,精充则气足。如若肾失封藏,精耗则气衰。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气,统称为水谷之气,布散全身脏腑经脉,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所以称脾胃为生气之源。若脾胃的受纳腐熟及运化转输的功能失常,则不能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之精微,水谷之气的来源匮乏,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故《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肺主气,主司宗气的生成,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