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世界lll尊上 » 第834章竹中楼阁

第834章竹中楼阁

    自然的形式有变化、有生灭,人与形式合一,不是就会随同自然的形式变化和生灭吗?有变化,有生灭,人的精神不就会随同事物的变化和生灭而痛苦吗?

    自然的形式有变化、有生有灭,自然的本质没有变化和生灭。人的精神与自然同一性,是高于一切形式的存在。所谓的“天人合一”,也就是自心不被一切形式所迷,回归自己的本性,达到无善无恶,无佛无魔,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归根复性”、“返本还原”、“西方极乐”等说法不一,但其内在本质指的都是同一种精神境界,也是同一种精神成果。

    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

    用天和人来代表万事万物中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如无人,一切矛盾运动均无法觉查;如无天,一切矛盾运动均失去产生的载体;唯有人可以运用万物的矛盾;唯有天可以给人运用矛盾的资源!总之,以天与人作为宇宙万物矛盾运动的代表,才能最透彻的表现天地变迁的原貌和功用。

    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概括了天体运行的变化之微妙,万物并不感到突然而适应,而仁人志士应效仿其规律,所作所为被认同而不出现异议,即为: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矛盾对立统一体,在万物诸矛盾中,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层级矛盾!而人类活动的一切起点、指向与归宿,又全在这天人合一的四大矛盾运动之中!

    “天道”的字面含义是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世界必有其规则,是为天道。所谓天道,即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规则。

    在古代儒学中天道常与人道相关联,是哲学的重要范畴。

    古代哲学家大都认为天道与人道一致,以天道为本。

    一些哲学家主张,天道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天人互不干预。如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应“制天命而用之”。

    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天有意志,天道和人事是相互感应的,天象的变化是由人的善恶引起的,也是人间祸福的预兆。如“天人感应”。

    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天道具有某种道德属性,是人类道德的范本,天道是人类效法的对象。

    世界,必有其规则,是为天道。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一人之身心,唯有感悟一途,此乃天道也。

    所谓天道,即使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全都是有一定规则的,而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能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