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世界lll尊上 » 第847章竹中楼阁

第847章竹中楼阁

    八卦加轴心称之为九宫。配九宫数为乾九,坤一,巽二,兑四,艮六,震八,离三,坎七,中央为五。

    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后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后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义不变。直至孔子创立儒家,将周文王的易经收录为儒家经典(也就是儒家教科书)。汉朝时道家更由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等创出了无数的术数。--《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一”和“--”符号组成。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八卦之所以能生大业,在于它本身就是被创造来有用的。八卦是从四象中分离出来,以便于应用。

    先天五太最早见于《列子》,后见于东汉今文经谶纬神学《周易乾凿度》,被定为道家哲学中代表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分别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

    分别是解释了五种道学无极过渡万物的开始:太易,只有无垠虚无的宇宙状态。

    太初,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状态。

    太始,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宇宙状态。

    太素,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

    太极,阴阳未分的宇宙状态。

    太易为道家哲学中代表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的第一个阶段,只有无垠虚无的宇宙状态。与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

    《列子》说∶太易,未见气也。宋代的道法理论中,很重视这一阶段。《道法会元》卷六十七张善渊《万法通论》说∶太易者,阴阳未变,恢漠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太易,神之始而未见气也。

    太易,是指阴阳的分化尚未出现,广大无垠的原始虚空,当这一阶段,没有光明没有形象,没有形状,也没有名称。寂静无形,这就叫做太易。太易,一切现象的开始,但能量还未出现。

    太初为道家哲学中代表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太上老君开天经》认为,太初是道教创世纪中的第二个年代。

    《列子》说∶太初者,始见气也。太初,是气刚刚出现的阶段。张善渊则认为∶太初,都有名无实,虽变有气,而未有形,是曰太初。太初,气之始而未见形者也。

    太初,是阴阳变化出现了气,但尚未有形象。太初,就是气的开始而未出现形的阶段。

    太始为道家哲学中代表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初、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万物生衍前的五个阶段之一。也是先天五太之中第三个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