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的第二十八年,我失去了系统 »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工业化需要什么?

    一位天才的发明?一名伟大领导者的坚持和远见?亦或者商人们的投资?

    司羿深刻的清楚,这一切都不是最主要的东西。

    工业化最需要的,是人。

    或许说,是生命。

    土地税制改革之后,持有大量的土地已经不再是稳赚不赔的事情,由于会对荒地收取大量税收,如果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强行持有土地,只会让自己破产。

    而这,也造成了一些农民的破产。

    粮食的价格被官府抑制,纯粹的种粮只会让自己变得更穷,而通过土地税的改革,朝廷很轻易的能够决定田地到底要种什么。

    丝绸,桑麻,茶叶,水果......将朝贡体系改良成完整的贸易体系后,在利益的驱使下,经济作物成为了最主要的货物,这也使得,大部分靠着传承下来的知识种地的农民们,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被迫将土地出卖给了其他人。

    富农和小地主开始大量产生,而作为代价的是,大量贫农破产,进入了城市。

    他们就是工业化的第一批燃料。

    飞梭纺织机的诞生,使得天朝纺织产业的生产力骤然提升,但同时,飞梭纺织机也绝非什么安全的器械,纺织工很容易被飞梭伤到手。同时,纺织厂之间的互相竞争,一味大量的生产货物,为此,纺织工们常常被要求一天之内工作七到八个时辰,极度的疲乏之下,出事的概率更高了。

    朝廷几次严令调查这些事情,但在纺织厂产生的巨额利益面前,毫无意义。每一次调查能让纺织工们过上一段只需要工作六个时辰的好日子,但也仅此而已,等那段时间过后,一切照旧。

    除了纺织工以外,冶炼工厂,冶炼工人们需要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冶炼金属,火药工厂里,危险的条件造成工人们大量的伤亡,而他们可能获得的报酬,仅仅是价值十二个月薪水总计的补偿。

    工业化绝不是什么含情脉脉的事情,它冷酷无情的吞噬着人命,以生命作为代价,将人类强行带上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自己做对了吗?

    很多时候,司羿都在这样询问自己。

    即使在有系统的情况下,他仍然无法掌握全国上上下下所有事情,让所有人都服从自己的命令。如今他已经失去了系统,继续坚持工业化,又该造成多大的损害呢?

    为了工业化能够进行,他必须给与那些新式官员们利益,让他们从工业化之中获得利益,将他们和工业化捆绑在一起,才能让这帮人不会干扰,甚至阻止工业化。

    但也因此,在获得了利益之后,他便也无法确保这些官员们是否会为了更多的利益,而做出更多的事情来。

    压迫,剥削。

    减少工资,加长工作时间。

    土地税制的改革,就有这帮人的参与,这些地方上的工业官员们,他们清楚自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原本城市中的劳动力根本不够越来越快的工业化进程。

    而哪里的劳动力最多呢?

    答案是,农村。

    那些贫农们,让他们破产,让他们不得不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然后让他们进入工厂工作,大量的劳动力带来的是低廉的人力成本,而农村大量产生的富农和小地主们,则使得农村开始有足够的财力消费工业品,形成天朝内部的自循环体系。

    这是大多数人都满意的体系,朝廷开发了生产力,官员和商人们赚到了钱,富农和小地主们有了更多好用且廉价的工业品。

    而唯一会受到损害的,就是那些作为代价被燃烧的贫农们。

    正德七年,飞梭纺织机开始在南直隶一带大量普及,无数的纺织厂被建立起来。

    正德九年四月,苏州纺织工暴动,被镇压。正德九年七月,扬州纺织工暴动,被镇压。正德九年十月,安庆纺织工暴动,被镇压。正德十年一月,宁波纺织工暴动,同月,杭州纺织工响应宁波纺织工暴动,宣布罢工。次月,被镇压。

    愈发繁荣的市场下,是工人们的鲜血和尸体。

    司羿越来越麻木的看着系统提示自己国内哪个地图又出现了叛乱,然后命令军队前去镇压。他不敢调动新军去,他害怕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新军,在这样的镇压下被腐化,变质。但命令旧军前去镇压的结果就是,军纪远远不如新军的旧军,造成了大量无辜百姓的伤亡。

    天朝的确在变强,必须满足于小农经济下自给自足式的生产模式,纺织厂至少是工业体系下的一环,不仅生产力得到了提升,新的生产关系下,朝廷变得更加富裕,充沛的财政使得朝廷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例如建立乡村医疗体系和乡社体系。

    乡村医疗体系是司羿仿造自己最熟悉的那一套医疗体系建立的,大致就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医官培养体系,并要求每一名医生在行医之前必须取得朝廷给予的证书,而想要获得这一证书,就需要去村子里行医两年以上,并取得当地县官的证明。

    当然,这里面仍然有着交钱买通县官的可能,不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还是会选择去乡村行医两年,这已经大大缓解了乡村的医疗问题。

    而乡社体系则是负责统合乡村资源,告知近几年的货物情况,在确保粮食压力的情况下,调整乡村的产物。

    简单点来打个比方就是,如果朝廷觉得要准备打仗了,接下来粮食会比较紧缺,就会通过乡社告知农村,该种粮食了。

    当然,乡社没有直接的权利,无法强行要求种什么,但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乡社有着朝廷的许可,可以贩卖耕牛,并且不少外面生产的工业品,也是乡社负责售卖的,像一些铁质农具之类的,都是好东西,而想要买到这些,都得通过乡社,因此乡社在农村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这两个体系是司羿将控制力深入农村的重要手段,但同时,这两个体系也成为了朝廷的开销大头。

    财政压力死死的压着司羿,让他不敢对工厂下手,因为一旦失去工业的利益,财政压力会瞬间将他压垮。

    毕竟现实不是游戏,他也不可能开风灵月影,更何况,就算他开了风灵月影,‘叮’的一声得到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两银子,也毫无意义,没有提升生产力的情况下,凭白获得大量的钱财,只会造成通货膨胀。

    西班牙从北美搬来一大堆黄金,最后不也反而把自己经济玩崩溃了吗?

    如果系统还在的话,自己大概也不需要考虑这些事情了吧。

    司羿突然想到。

    如果系统还在的话......

    即使司羿自己也大概清楚,为何系统会突然消失,但当这一天突然降临的时候,他内心还是忍不住充斥着茫然。

    话说回来的话,系统,现在又在哪里呢?

    或者说,又在谁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