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这几年的大冒险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赵

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赵

    这次朝会后我便被封为了秦国国师,再也无人提出异议!虽然这国师和我在楚国一样只是个没有实权的空头衔,可嬴政对我是关心备至,给我的待遇堪比三公,他还经常召我进宫,有几次甚至亲自到我府上,和我纵论天下大势,分析各国优势劣势。好在我的大脑中复制的蒙恬思想似乎对这些颇有见解,靠着它我没有露出马脚。就这样接触几个月后我也慢慢看出这嬴政确实是一位礼贤下士,胸怀大志的君主。如果想最短时间内一统各诸侯国,他应该是最佳的人选。

    这天嬴政又召我入宫,我带上克斯玛来到咸阳宫,看到李斯和很多将军都已先我到了大殿,估计是有什么事情要宣布。

    “国师来了”嬴政对我说道,他虽然没有正式册封我,但一直称我为国师,其他大臣也称我为国师。

    “大王召我还有各位将军是有何要事吗?”我微微俯首问道。

    “国师啊!东边的韩国已被我所灭,我军打得很顺,韩国几乎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就被击破了,韩国国君韩安被俘。现在有丞相和几位将军都建议我攻击赵国,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不知国师意下如何”

    这样的军国大事要听我的意见让我一下就蒙了,因为我只能用蒙恬的思想来分析他的这个问题,可是这个蒙恬到底能力如何靠不靠谱我是一点都不知道啊!万一给出了错误的建议,那可是要害死不少人!我在秦国估计也举步维艰,更别说完成我的计划了。

    “国师,赵国自从在长平被我军坑杀40万降兵,国力大衰,可是如今20多年过去了,他们也在慢慢恢复元气,如果再拖延下去,对我们会越来越不利的”丞相李斯对我说道。

    “国师国师!”我正在走神!李斯的话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突然被嬴政的喊声打断了,我回过神来,见大家都在看着我,似乎很期盼我的回答,我只能硬着头皮说了,希望这个蒙恬是有真才实学的。

    “大王丞相各位将军如果依我看来现在还不能进攻赵国”我慢慢的说道,尽量使自己显出很高深的样子,我现在总算明白了什么叫做睁眼说瞎话,我对墨丽星上这些国家一点不熟悉,熟悉的是蒙恬,我现在只是蒙恬的一个传声筒而已,但是天知道这个年轻的军官说得对不对。

    “何以见得?”嬴政见我一开口就和丞相及各位将军意见相左,急忙问我原因。

    “其一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国内青壮年丧失殆尽,但是现在赵国新的一代青壮年又长成了,他们的父辈都死于秦国之手,所以对我们秦国怀有刻骨的仇恨,所谓哀兵必胜,这样的赵军战斗力是很恐怖的。其二赵国廉颇虽不在了,但是赵国有一人不除,我军胜算很小”

    这时有一位将军站了出来说道“国师说的莫非是李牧”

    我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武安君李牧,此人镇守赵国北境雁门关十数年,匈奴不敢越境一步,桓齮将军可称骁勇,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入赵国势如破竹,可是与李牧对垒不过数月就被其击败,不敢回国,只身逃往燕国,这李牧堪称知兵之将啊”。

    “大王,国师说的虽不无道理,但是战争总是互有胜负,总不能一朝战败,就畏惧不前啊!况且我们已经灭了韩国,如果能攻下赵国,那夹在中间的魏国自会不战而败,久拖不绝,一旦燕齐楚看出我们的意图,与赵国合纵抗秦,那灭赵更不可能了,已经被灭的韩国也有可能借机复国”这位将军与我争锋相对,侃侃而谈,看得出应该也是一位能征惯战之将。

    “大王,臣赞同王翦将军,国师乃是修道高人,毕竟没有掌过兵事啊”丞相李斯这家伙说话有水平,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还尽量不得罪我。

    嬴政眉头紧锁沉思不语,可见做个决策者也不是那么容易。

    随后嬴政便让我们都退出了大殿。

    几天后我听到消息,嬴政最终还是采纳了丞相李斯和将军王翦的建议,这样我反倒松了一口气,因为万一嬴政采纳了我的意见,而错失了灭赵良机,我这位上仙岂不是原形毕露了!况且我觉得那王翦说的也不无道理,他如果真的胜了,皆大欢喜,想必秦王也不会怪罪我这位没有掌过兵事的世外高人。

    嬴政为此还专门到我的府上向我解释,他说双方都有道理,只是灭掉韩国后将军们求战心切,军队气势高涨。他不想冷了将士们的心。我此刻对这个年轻人倒是刮目相看,一个君主能够时时想到笼络臣下,使其不生二心,一心一意的为他所用,这嬴政心思真是极其缜密。

    十天后秦军出动南北两路大军对赵进攻,意图两路夹击赵军而将其一举歼灭。

    不到一个月从前方传回的战报,赵军统帅李牧先集中兵力,打击北面进攻赵国番吾的秦军,李牧指挥的赵军机动灵活,行军十分快速,击败秦军北军之后,跟踪追击,驱逐秦军退出赵境,然后立即回师南进,声势所及,锐不可当,漳河沿岸秦军闻讯,不战而逃,上党等地秦军也纷纷撤退,不敢应战,秦军南北两路都大败而回,死伤无数。这场战役结果真的被蒙恬言中了

    面对这个结果,我却高兴不起来,虽然我个人的威信因此大大提高,可是秦国的军队却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而且这对年轻的秦王应该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统一各国的时间表可能因此而推迟。

    也正是因为这场失败的战役,秦王对我更加信任,不但常常召我入宫有时还经常亲自登门,与我讨论秦军下一步作战计划。我凭借蒙恬的思维竟然能应付自如,我不禁对这个年轻的蒙恬刮目相看,也很钦佩年轻的嬴政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性格。